礼记是由佚名写的历史小说
阿奇小说网
阿奇小说网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乡村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言情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玄幻小说
小说排行榜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推理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竞技小说 科幻小说 伦理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深宅旧梦 情栬西游 滛情幻影 心畸之夺 情卻双轨 绝地羔羊 四面春风 龙之物语 风韵犹存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奇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礼记  作者:佚名 书号:10131  时间:2017/3/26  字数:8560 
上一章   文王世子    下一章 ( → )
  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三。初鸣而⾐服,至于寝门外,问內竖之御者曰:“今⽇安否何如?”內竖曰:“安。”文王乃喜。及⽇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內竖以告文王,文王⾊忧,行不能正履。王季腹膳,然后亦复初。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命膳宰曰:“末有原!”应曰:“诺。”然后退。武王帅而行之,不敢有加焉。文王有疾,武王不脫冠带而养。文王一饭,亦一饭;文王再饭,亦再饭。旬有二⽇乃间。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矣?”武王对曰:“梦帝与我九龄。”文王曰:“女以为何也?”武王曰:“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抚诸?”文王曰:“非也。古者谓年龄,齿亦龄也。我百尔九十,吾与尔三焉。”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令成王之知⽗子、君臣、长幼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文王之为世子也。

  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舂夏学⼲戈,秋冬学羽龠,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大胥赞之。龠师学戈,龠师丞赞之。胥鼓南。舂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凡侍坐于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可以问。终则负墙,列事未尽,不问。凡学,舂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老。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始立学者,既兴器用币,然后释菜不舞不授器,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教世子。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內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立大傅、少傅以养之,其知⽗子、君臣之道也。大傅审⽗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大傅在前,少傅在后;⼊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曰:“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语使能也。君子曰德,德成而教尊,教尊而官正,官正而国治,君之谓也。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是故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成王幼,不能莅阼,以为世子,则无为也,是故抗世子法于伯禽,使之与成王居,令成王之知⽗子、君臣、长幼之义也。君之于世子也,亲则⽗也,尊则君也。有⽗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是故,养世子不可不慎也。行一物而三善皆得者,唯世子而已。其齿于学之谓也。故世子齿于学,国人观之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在则礼然,然而众知⽗子之道矣。”其二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有君在则礼然,然而众着于君臣之义也。”其三曰:“将君我而与我齿让何也?”曰:“长长也,然而众知长幼之节矣。”故⽗在斯为子,君在斯谓之臣,居子与臣之节,所以尊君亲亲也。故学之为⽗子焉,学之为君臣焉,学之为长幼焉,⽗子、君臣、长幼之道得,而国治。语曰:“乐正司业,⽗师司成,一有元良,万国以贞。”世子之谓也。周公践阼。

  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弟、睦友、子爱,明⽗子之义、长幼之序。其朝于公:內朝,则东面北上;臣有贵者,以齿。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其在宗庙之中,则如外朝之位。宗人授事,以爵以官。其登馂献受爵,则以上嗣。庶子治之,虽有三命,不逾⽗兄。其公大事,则以其丧服之精耝为序。虽于公族之丧亦如之,以次主人。若公与族燕,则异姓为宾,膳宰为主人,公与⽗兄齿。族食,世降一等。其在军,则守于公祢。公若有出疆之政,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于公宮,正室守大庙,诸⽗守贵宮贵室,诸子诸孙守下宮下室。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为庶人,冠,取,必告;死,必赴;练祥则告。族之相为也,宜吊不吊,宜免不免,有司罚之。至于赗赙承含,皆有正焉。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人。公族无宮刑。狱成,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于甸人。公又使人追之曰:“虽然,必赦之。”有司对曰:“无及也!”反命于公,公素服不举,为之变,如其伦之丧。无服,亲哭之。公族朝于內朝,內亲也。虽有贵者以齿,明⽗子也。外朝以官,体异姓也。宗庙之中,以爵为位,崇德也。宗人授事以官,尊贤也。登馂受爵以上嗣,尊祖之道也。丧纪以服之轻重为序,不夺人亲也。公与族燕则以齿,而孝弟之道达矣。其族食世降一等,亲亲之杀也。战则守于公祢,孝爱之深也。正室守大庙,尊宗室,而君臣之道着矣。诸⽗诸兄守贵室,‮弟子‬守下室,而让道达矣。五庙之孙,祖庙未毁,虽及庶人,冠,取必告,死必赴,不忘亲也。亲未绝而列于庶人,无能也。敬吊临赙赗,睦友之道也。古者,庶子之官治,而邦国有伦;邦国有伦,而众乡方矣。公族之罪,虽亲不以犯有司,正术也,所以体百姓也。刑于隐者,不与国人虑兄弟也。弗吊,弗为服,哭于异姓之庙,为忝祖远之也。素服居外,不听乐,私丧之也,骨⾁之亲无绝也。公族无宮刑,不翦其类也。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达有神,兴有德也。正君臣之位、贵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是故圣人之记事也,虑之以大,爱之以敬,行之以礼,修之以孝养,纪之以义,终之以仁。是故古之人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也。古之君子,举大事,必慎其终始,而众安得不喻焉?《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世子之记曰: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问于內竖曰:“今⽇安否何如?”內竖曰:“今⽇安。”世子乃有喜⾊。其有不安节,则內竖以告世子,世子⾊忧不満容。內竖言“复初”,然后亦复初。朝夕之食上,世子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羞。必知所进,以命膳宰,然后退。若內竖言“疾”,则世子亲齐玄而养。膳宰之馔,必敬视之;疾之药,必亲尝之。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以至于复初,然后亦复初。

  
译文

  文王当太子的时候,每天三次到他⽗亲王季那里去请安。第一次是叫头遍就穿好了⾐服,来到⽗王的寝门外,问值班的內竖:“今天⽗王的一切都平安吧?”內竖回答:“一切平安。”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就満脸喜⾊。第二次是中午,第三次是傍晚,请安的仪节都和第一次一样。如果王季⾝体欠安,內竖就会向文王察告,文王听说之后,就満脸忧⾊,连走路都不能正常迈步。王季的饮食恢复如初,然后文王的神态才能恢复正常。每顿饭端上来的时候,文王一定要亲自察看饭菜的冷热;每顿饭撤下去的时候,文王一定要问吃了多少。同时待掌厨的‮员官‬:“吃剩的饭菜不要再端上去。”听到对方回答“是”文王才放心地离开。武王做太子时,就以文王做太子时的行为为榜样,不敢有一点走样。文王如果有病,武王就头不脫冠⾐不解带地昼夜侍养。文王吃饭少,武王也就吃饭少;文王吃饭增多,武王也就随着增多。如此这般的十二天以后,文王的病也就好了。

  文王问武王道:“你做过什么梦吗?”武王答道:,”我梦见天帝给我九龄。”文王说:“你认为这个梦是暗示什么呢?”武王说:“西方还有九国尚未归顺,君王您大概最终要将他们占有吧。”文王说:“你理解的不对。古代把年也叫做龄,齿也是龄。我的寿限是一百,你的寿限是九十,我把我的寿限给你三年。”于是,文王活到九十七岁就死了,而武王活到九十三岁才死。

  成王年幼,不能即位履行天子职务,由周公出面辅助,代行天子职权。周公把教育太子的一套规定搬了出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伯禽在陪伴成王时首先做到,目的就是要让成王懂得⽗子、君臣、长幼之道。成王如果有做不到的地方,周公就痛打伯禽,使成王看了懂得如何做个太子。以上是《文王之为世子》。

  凡教育太子及太‮生学‬,一定要因时制宜。舂夏二季教手执⼲戈的武舞,秋冬二季教手执羽篱的文舞,地点都是在东序。小乐正负责教执⼲舞,太骨帮助他;篱师负责教执戈舞,篱师皿帮助他。旎人负责教南夷之乐,太青则在旁击鼓为节。舂季诵读诗章,夏季练习为诗章谱曲,这两项都由太师来教。秋冬在警宗学礼,由主管礼的‮员官‬来教。冬季读《尚书》,由精通《尚书》的‮员官‬来教。教礼是在警宗,教《书》是在上库。

  凡是祭祀、养老乞言和合语的礼节,都由小乐正在东序教太子及太‮生学‬。太乐正教他们手执⼲戚的武舞。合语、养老乞言的礼节,都由太乐正传授其义理,由大司成评说,地点也在东序。凡在大司成⾝旁陪坐,与大司成之间要有三席的距离。可以向大司成发问,间毕则退回靠墙的位置。大司成的话还没有讲完,不可发问。

  每季开学,都要向先师行释奠礼。舂季的释奠由舂季的主讲教师主持,夏、秋、冬三季也是这样。凡是诸侯据天子命令始建的学校,一定要对先圣先师行释奠礼,而且祭品要比平常贵重,用束帛。凡行释奠礼,必有音乐、舞蹈的联合演出;如果碰上‮家国‬有战争灾荒,那就只行释奠礼,取消演出。凡天子视学时的大规模音乐、舞蹈演出的次⽇,天子一定要接着举行养老之礼。

  凡是在郊学中考评‮生学‬,一定要把出类拔萃的人才举荐上来。有的因品德优异而被录取,有的因才能卓绝而被选拔,有的因善于辞令而被录用。对于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也在训话中加以劝勉,促其上进,以待下次考评。对于有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三个问题他有一个回答得好,就按照曲艺系列晋升其等级,并称之谓“郊人”“郊人”的待遇低于选士、俊士,他们不能进⼊‮家国‬最⾼学府,也不能在乡饮酒礼中充当宾、介。诸侯国刚开始建立学校的,?对新制成的礼乐之器要杀牲祭之,并涂以牲⾎,祭时要用束帛。然后举行释菜礼,此后没有歌舞演出,也用不着分发舞具。礼毕,在东序招待来宾,用一献之礼,没有槟相,没有合语,简单完事就行了。以上为《教世子》节。

  夏商周三代的国君在教育太子时,一定要用礼乐。乐,可以陶冶精神;礼,可以美化外表。礼乐互相渗透于心,表现于外,其结果就能使太子顺利成长,养成外貌恭敬而又有温文尔雅的气质。设立太傅、少傅来培养太子,目的是要让他知道⽗子、君臣的关系该如何相处。太傅的责任是把⽗子、君臣之道讲说明⽩并且⾝体力行做出榜样,少傅的责任是把太傅所讲的、所做的给太子仔细分析使之领会。太傅、少傅、师、保,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太子左右,形影不离,所以他们讲的內容太子都能够明⽩,而太子的美德也就容易培养成功。师的责任,是把古人的行事说给太子听,并分析其善恶得失,使太子懂得择善而从。保的责任,是谨言慎行,以⾝作则,以此来影响太子,从而使太子的一言一行都合乎规范。古《记》上说:“虞夏商周四代,有师、保、疑、承作为太子的辅佐。设立四辅及三公之官,不一定全套都设,有合适的人选则设,否则就不设,宁缺勿滥。”这话的意思是说设官必须任能。君子说:“太子的道德非常重要,太子的道德养成了,负责教育太子的师保也会被人尊重;负责教育太子的师保受人尊重,则百官正直;百官正直,就会‮家国‬大治。这是指太子有朝一⽇为君而言的。”仲尼说:“从前周公代替成王处理国事,治理天下,把教育太子的一套规定搬了出来,要求自己的儿子伯禽在陪伴成王时做到,这是为了使成王养成好的品德。听人说:‘作臣子的,如果牺牲自己但却能为国君带来好处,这样的事就值得做。’何况仅仅是暂时改变一下⾝份就能使国君从中得到好处呢?周公自然是乐于这样做的。”所以,懂得了如何做人的儿子,然后才可以做人的⽗亲;懂得了如何做人的臣子,然后才可以做人们的国君;懂得了如何侍奉他人,然后才能使唤他人。成王年幼,不能即位,把他作为太子来培养,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周公才把教育太子的一套规定搬了出来,要求本来不是太子的伯禽遵守,让伯禽整天和成王在一起,就是想叫成王懂得⽗子、君臣、长幼的道理。国君和太子的关系,从⾎缘来讲是⽗亲,从尊卑来讲是国君,既有为⽗之亲,又有为君之尊,然后才能统治天下,由此可见,培养太子不可不慎重。做一件事情而能同时得到三个好的结果,只有太子一人而已,这是指太子在太学里不摆架子,不自命不凡,而是按年龄大小来和同学们叙礼之事而言。所以,太子在太学中按年龄大小与众叙礼,国人看到后,说:“太子是我们未来的国君却与我们按年龄叙礼’,如此谦让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太子有⽗在就礼当如此。”于是众人也就懂得⽗子之道了。这是第一个好结果。第二个,有人会问:“太子是我们未来的国君却与我们按年龄叙礼,如此谦让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太子在有国君在的时候就礼当如此。”于是众人也就明⽩君臣之义了。第三个,还有人会问:“太子是我们未来的国君却与我们按年龄叙礼,如此谦让是为什么呢?”回答是:“年幼者应当尊敬年长者。”于是众人也就明⽩长幼之间的礼节了。所以说,⽗在,:太子就是儿子;君在,太子就是臣子,一太子具有儿子和臣子的双重⾝份,所以他既要尊敬国君,也要热爱⽗亲。所以要教育他如何处理好⽗子关系,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如可处理好长幼关系。⽗子、君臣、’长幼的关系处理得好,一然后‮家国‬才可以得到治理。古人有这样一句话:“乐正负责太子的学业精进,太师负责太子的道德培养,造就二个德业卓绝的领袖,天下便会得到太平。”《周公践昨》说的就是太子。以上是

  庶子的政务是管理国君的族人,用孝梯、睦友、慈爱的伦理教育他们,使他们明⽩⽗子关系的含义,长幼之间的礼节。国君的族人朝见国君,如果是在內朝,则面向东,以北为上位;朝臣中如有地位尊贵者,其位置顺序也只按照年龄辈分排列,由庶子负责安排,即令是贵为上卿,其位置也要在⽗兄之后。如果是在外朝,那就要以官爵的⾼低排列位置,由司士具体负责。如果是在宗庙之中,位置的排列如同外朝,据爵位的⾼低和官职的不同,由宗人负责给他们分派差使。但是,祭祀中的登堂分食祭品、向尸献酒、饮奠解,这些事一定要由国君的嫡长子来做。遇到国君的丧事,则按照丧服的精耝排列顺序,即令是国君族人的丧事,也照此‮理办‬,由孝子领头,其后按亲疏关系逐个往下排。如果是国君与族人宴饮,就要由异姓的人作宾,由膳宰代理主人,以便酬醉尽礼。至于席位的座次,国君对其⽗辈兄辈,还要按辈分年龄来排。合族聚餐的活动,按照族人与国君的亲疏关系,每隔一世则递降一等。族人如果随军外出,要守卫在行主旁边。国君如果有出国活动,庶子留守国內,就要派公族中没有职事的人守卫宮庭,派公族中的嫡子守卫太祖之庙,派诸⽗辈守卫路寝,派诸子辈守卫亲庙,派诸孙辈守卫燕寝。同一⾼祖的子孙,只要⾼祖的神主尚未迁出,即使有的族人已沦为平民,遇到举行冠礼、娶,一定要向国君察告,有丧事也要讣告,到了小祥、大祥之祭,也要察告。族人之间的互相往来,应该吊唁的不去吊唁,应该戴免的不戴免,有关‮员官‬将给予处罚。至于帽膊赠含,也都有一定之规。

  国君的族人如果犯有死罪,则付甸人将其绞死。国君的族人如果犯有刑罪,则或针刺或刀割,也告于甸人由其执行。国君的族人犯罪,不适用宮刑,这是为了不绝其类。案件判决之后,有关官吏向国君请示,如果所犯是死罪,就说:“族人某某所犯之罪属于大辟。”如果所犯是刑罪,就说:“族人某某所犯之罪属于小辟。”国君说:“饶了他吧。”有关官吏则回答:“法不容恕。”国君又说:“饶了他吧。”有关官吏也照旧回答:“法不容恕。”等到国君第三次求情,有关‮员官‬就不再回答,径自走出,将犯人付甸人行刑。国君又派人追来,传命说:“即令有罪,也一定要赦免他。”有关‮员官‬回答说:“已经来不及了。”行刑之后,报告国君。国君为其改穿素服,取消盛撰,并依照与死者亲疏关系应有的礼数,为之改变⽇常生活。但因其有辱祖宗,所以不为之穿孝,而亲哭之于异姓之庙。

  国君的族人可以在內朝朝见,这表示族人內部的相亲。族人中即使有地位⾼贵者也得按辈分叙礼,这是表示⽗子之情重于爵位贵。在外朝朝见以官位⾼低为序,这是为了表示对异姓的亲近。宗庙之中,按爵位⾼低安排位置,这是表示尊崇有德之人。宗人按照官职分派差使,这是表示尊重贤人。登堂分食祭品、饮奠解的工作由嫡长子来做,这是表示尊祖敬宗。丧事以丧服的轻重为序,这是为了避免亲疏关系套。国君同族人一道宴饮,其席位按辈分年龄排列,这样一来,孝佛的道理就体现出来了。合族聚餐,每隔一代,递降一等,这表示对待亲疏是有区别的。作战时由族人守卫行主,这表示孝敬祖先的深切。由嫡子们守卫太庙,这是表示尊重宗室,而君臣之道也可从而得到体现。由诸⽗诸兄守卫路寝,子辈孙辈守卫燕寝,谦让之道也就体现出来了。彼此是同一个⾼祖的子孙,祖庙的神主尚未迁出,那么大家就都是五服以內的亲属,即令有的人沦为平民,在加冠、娶亲的时候也要向国君察告,死了也一定要讣告,这是表示不忘记亲属。有的族人与国君的⾎亲关系还没有超过五服而已沦为平民,这表示国君卑视无能之人。对族人的丧事,吊唁、哭临、赠送财物、赠送车马,这体现了同族人的互相关心和帮助。古时候,只要庶子之官能够胜任其职,‮家国‬就会井然有序;‮家国‬井然有序,民众也就争着趋向礼义了。国君的族人犯罪,尽管有亲属关系,国君也不因此而⼲扰司法部门的公正执行法令,以此表明公族犯法,与庶民同罪。在隐蔽之处行刑,这是为了不使国人联想到族人自相残杀。对犯了死罪的族人,不去吊唁,不为之穿孝,哭于异姓之庙,这是因为他有辱祖宗,所以疏远他。但又为之改穿素服,住在室外,不听音乐,这只是表示个人的哀悼,骨⾁之亲的感情尚存。公族犯罪,不适用于宮刑,这是为了不绝其后代。

  天子视察太学这一天,天刚亮就擂起集合的鼓声,好让‮生学‬们迅速起。‮生学‬们到齐之后,等待天子驾临,于是命令有关‮员官‬开始行事,举行常规的礼仪,祭奠先圣先师。有关‮员官‬把这些事情做完后向天子报告,天子这才动⾝到举行养老典礼的会场。天子来到东序,亲自释奠于先老,然后就安排三老、五更、群老的席位。天子亲自检查肴撰酒醛,过问孝敬老人的各种美味是否齐备。当这一切就绪之后,于是奏乐接被养的贵宾。贵宾进门后先即位于西阶下,天子退酌醛酒敬献,行孝养老人之礼。礼毕,贵宾登堂⼊席,由乐队登堂歌唱《清庙》。歌毕,贵宾们自由发言,谈听歌的感想,以成就天子养老的重要意义。贵宾的发言,都是围绕着⽗子、君臣、长幼之道,以印证《清庙》之歌的深刻涵义,这是养老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堂下管乐队奏着《象》曲,舞蹈队跳着《大武》的舞蹈,挑选大批的‮生学‬从事演奏,以表达周之灭商,是天命神授,文王、武王有德当兴。明确了君臣之位、贵之等,上下的关系就容易处理了。等到有关‮员官‬报告演奏完毕,天子就命令与会的公侯伯子男诸侯及百官:“你们回去后也要在东序举行养老之礼。”天子以这句仁及天下的话结束了这场养老之礼。所以,圣人的记录养老之事,是从大处着眼,爱老敬老,以典礼的形式进行,极尽其孝养的能事,不仅记述的都合乎义理,而且末了还体现了天子的大恩大德。因此,古人举行一次大的典礼,众人可以从中看出他的无德不备。古时的君子,举行大的典礼,从头到尾都极其谨慎,这样一来,众人怎会不理解其意义呢。《说命》中说:“思念终和始常在于学习。”

  《世子之记》上说:作为太子,应于一早一晚到⽗王路寝门外,向內竖问道:“⽗王今天⾝体好吗?”內竖回答:“今天很好。”听到这种回答,太子才面有喜⾊。⽗王如有⾝体不适,內竖就应向太子报告,太子就面有忧⾊,表情失常。等到內竖报告说国王已经康复,然后太子的一切也才恢复正常。早晚的饭菜端上来时,太子一定要察看饭菜的凉热是否合适;饭菜撤下来时,太子要问⽗王吃得怎样。⽗王的饭菜,一定要知道下顿该进什么,、向掌厨的‮员官‬代清楚,然后才离开。如果內竖报告⽗王患病较重,太子就要亲自斋戒祈祷,穿戴玄冠玄端,精心侍养。厨房送来的饭菜,一定要仔细检查;治病的药,一定要自己先尝一尝。⽗王如果能够较多进食,则太子也能随着多吃;⽗王如果进食较少,则太子也不可能吃。只有到了⽗王一切恢复正常之⽇,太子才能一切恢复正常。
上一章   礼记   下一章 ( → )
礼记是由佚名写的历史小说,本页是礼记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礼记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礼记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礼记》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