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扇是由快乐女人写的玄幻小说 |
|
阿奇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神扇 作者:快乐女人 | 书号:14397 时间:2017/5/6 字数:8476 |
上一章 《小资料》佛教的二十四诸天 下一章 ( → ) | |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因⽇可破暗,月可照夜,龙则秘蔵法宝,阎摩掌管幽冥,故加此四为二十天。后又将“天龙八部”之紧那罗王,及道教神祇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增⼊其中,最终形成二十四天。 佛教中的诸天鬼神大多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民间神祇。佛教是与婆罗门教相对抗的宗教派别。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至上、祭祀至上和天神至上。但佛教并不否认天神的存在,它把天神作为一切有情(众生)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些吠陀神祇、婆罗门教神祇也被佛教昅收,成了佛教的护法神。如大梵天、帝释天原是婆罗门教信奉的大神,⽇天、月天是印度神话中的太神、月亮神,大自在天原是古印度外道崇拜的大神,夜叉和鬼子⺟是古印度民间传说中的吃人鬼和女魔鬼,焰摩罗王(阎罗王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地狱之主等。 佛教在国中流传后,诸天鬼神又与国中的民间鬼神相结合。如关公变成了佛门的护法伽蓝,包青天和韩擒虎等做了阎罗王,这使得护法神的队伍更加壮大。各大庙宇大雄宝殿中的二十诸天被装扮成国中古代帝王将相和后妃贵妇的样子,已被国中化了。 至今,佛教寺院每年农历元月九⽇都要举行供佛斋天法会。所谓“供佛斋天”略称斋天,民间俗称拜天公。清代《弘赞所集供诸天科仪》云:“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经》,修忏时设供三宝、诸天。”佛教徒虽不归依诸天,然礼敬诸天,这是因为诸天归命佛,且奉行正法,修诸善业、不作恶业之原故。据《金光明经》记载,诸天于金光明会上,佛前发菩提心,并亲承如来法敕,常佑护受持、读诵、书写《金光明经》者。因诸天秉持法王嘱累,巡行人间,以慈心辅翼有德,奖善罚恶,世人乃营建此供佛斋天之法会,诵经礼忏,施设净食,以供养十方三宝、护世诸天及其随从。为求表示最⾼之诚心与敬意,坛场应设三宝、诸天及其侍从之座席,设施当极尽庄严、清净,法会之礼赞唱诵当力求如仪;茶⽔、果物、菜蔬亦当净洁新鲜。而取年初举行供佛斋天等佛事,乃模仿印度而来。 二十四诸天通常供奉于大雄宝殿东西两侧,他们的供奉次序是:功德天、辩才天、大梵天王、帝释天、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天、月天、金刚密迹力士、摩醯首罗天、散脂大将、韦驮天、坚牢地神、菩提树神、鬼子⺟、摩利支天、娑竭罗龙王、阎魔罗王(以上二十天来源于《金光明经鬼神品》)、紧那罗王、紫微大帝、东岳大帝、雷神。二十四天原来是佛寺祭天时供奉之神,明开代始设位奉置。现将二十四诸天顺次介绍如下: 、功德天 又名吉祥天,是一位仁慈的女神。她原是婆罗门教天神,是德叉迦和鬼子⺟夫妇的女儿。她又是北方毗沙门天的姐姐(有说为后妃)。由于与财神有这样亲密的关系,所以她又被奉为财富女神。《金光明经功德天》说,若信徒能够诵持此经,供养诸佛,并用香花、美味供养吉祥天,持念她的名号,就会得到资财宝物等福报。《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还记载,她有十二个名号,信徒若能够受持读诵这十二个名号,并如法修习供养,就能够消除贫穷业障,得到富贵。据《陀罗尼集经》记载,她⾝体呈银⾊,头戴花冠,⾝披天⾐,项挂璎珞,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左手拿如意宝珠,右手结施无畏印。左右两边分别立有梵天和帝释天;二天神背后各有一座七宝山。她头顶现五⾊祥云,云端有一头六牙⽩象,象鼻绞动一个玛瑙瓶,瓶中不断倾怈种种宝物,浇灌在她顶上一个千叶宝盖內。这些都与吉祥天掌理财富和赐福众生的功德有关。国中佛寺所造的功德天的形象大概受了这段记载的影响。佛教专门以她为本尊作禳灾招福的法会,这种法会被称为“吉祥忏过法” 二、辩才天 顾名思义,辩才天以聪明和具大辩才而得名。她还能唱出美妙的歌曲,所以又称“美音天”、“妙音天”她是掌管智慧辩才、音乐与福德的天神。辩才天原是印度人信仰的河神。有人说她是男神,但大多数认为她是女神,是阎罗王的姐姐。她居无定所,经常与各种野兽为伴。她穿着极其简陋,但她形象十分美丽“面如満月”“目如修广青莲叶”“常以八臂自庄严”这些生活习和形象特征成了她形象塑造的重要依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宣称,凡是宣讲《金光明经》者,都能得到她的护持,增进智慧,辩才无碍,还可以解脫生死;又说诵读此经还可以使人成为大声乐家。⽇本密教主要是针对其音乐方面的功德,对其进行崇奉的。辩才天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八臂菩萨装束形象,旁边六臂持物,分别拿火轮、剑、弓、箭、斧、绳索,中二臂合掌,脚下有狮、虎、狐、豺等兽。一种是菩萨形象的坐像,左手拿琵琶,右手作弹奏状;也有作弹箜篌状的。很显然,前一种形象来源于佛典的记载,而后一种形象则是据辩才天在音乐方面的特征而塑造的。 三、大梵天王 又作“梵天”、“梵王”等,是婆罗门教的尊神,被认为是世界万物的“始祖”大梵天后来成了释迦牟尼佛的护法神。据传释尊自兜率天降生的时候,大梵天手执⽩拂子,在佛前作引导。释尊成道后,施舍自己的宮殿,请佛说法。《大悲经》记载,释尊行将⼊灭时,将护持佛法的重任给了他。大梵天居住于⾊界,为⾊界初禅天之主,与梵辅天、梵众天合称⾊界初禅三天。较为常见的大梵天的形象是四面四臂像,每面各有三目;四臂都持有物,右边两手各持莲花和念珠,左边两持净瓶,一手结唵字印;坐于莲花座上,坐骑是一只鹅或由七只鹅拉的车子。另外,梵天还有一面二臂、三面二臂形象。国中寺院中,梵天多与诸天共同供奉于大雄宝殿之中;还有一种是他与帝释共同侍奉释迦佛的形象。 四、帝释天 帝释天原是婆罗门教的天神,音译作“释提桓因”、“因陀罗”等。《大智度论》记载,他原是摩揭陀国一个婆罗门,生乐善好施。他有三十二位知己,与他同修福德善业,死后又一起生到了忉利天宮。忉利天共有三十三天宮,故又称三十三天。帝释居忉利天央中的善见城(又作喜见城),他的四面各有八天宮,分别由他生前的三十二位知己作为辅臣居住。《净名疏》等书则说,迦叶佛⼊灭后,有一位女子发心为佛修塔,另有三十二人助缘。后来以此功德,他们共生忉利天宮,那位女子便是帝释天。帝释天经常用种种物品供养释尊和僧众。帝释天形象显密所传各异。在汉地寺院中,帝释天多为少年帝王像,男⾝女面。他的⾝后一般有三位天女,相传为他的三位夫人:圆生、善法、赦友。其中,一位给帝释打伞;一位端盘,內盛莲花;一位捧一个山石盆景,意为须弥山。京北石景山区的法海寺存有明代的壁画,其中即有帝释天像。 五八、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佛教昅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和古印度教中关于“天”的种种说法,提出“三界”说。三界中界最低,此界天有六重,即“六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离人世最近。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处。佛经说,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须弥山山,那里耸立着一座犍陀罗山,此山有四山峰,称须陀四宝山,⾼三百三十六万里。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方世界,即佛教说的须弥山四方的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国中在此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故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四天王各有九十一子,辅佐四天王守护空间十方,即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四大天王手下各有八位大将,帮助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以及地方小神。众大将中居首位的是韦驮,专门保护出家人,因此备受僧尼尊崇。 四大天王的名称及形象为: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穿甲胄,手持琵琶。“多罗吒”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持国”“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他是主乐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青⾊,穿甲胄,手握宝剑。“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译,意为“增长”“增长”能令众生增长善,护持佛法。他手仗宝剑保护佛法。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穿甲胄,手中一龙。“毗留博叉”是梵文的音译,意译即“广目”“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民人。他为群龙领袖,故手一龙(也有的作⾚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绿⾊,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银鼠。“毗沙门”为梵文音译,意译即“多闻”“多闻”比喻福德之名闻于四方。他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保护民人财富。多闻天王原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财天。在印度古神话中,他既是北方的守护神,又是财富之神,是一位大“财神爷”故其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敦煌壁画中的毗沙门画像,在他渡海巡行之际,常常散下金钱财宝。 国中寺庙里,四大天王形象被彻底汉化,皆为国中古代武将打扮。只要有寺庙,就一定有四大天王像。他们都被安置在天王殿中,殿央中为大肚弥勒佛(布袋和尚),四大天王分列两旁。天王像大多威武凛然,其中以杭州灵隐寺的四大天王像最为精绝。它们造型优美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九、⽇天 又称⽇天子、宝意天子、宝光天子等名。⽇天原是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太神,佛教说他是观音菩萨的变化⾝。他住在太中,太里有他的宮殿,称为“⽇宮”他在一年之中循环于须弥山中腹,遍照四天下及四大洲的⽩昼。他与守护黑夜的月天对应,也由四天王管辖。他⾝边常有二妃陪侍。二妃乘七宝庄严车驾,以八头宝马牵引,周围还有七曜九曜等星宿护卫。摩利支天作他的前导。《秘蔵记》卷末载,其形象是:红⾊脸膛,两手各持一朵莲花,乘坐于四匹马拉的大车上。 十、月天 月天,又称月宮天子,原是古印度崇拜的月神。佛经说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大势至”意为宝吉祥,月天既为大势至菩萨化⾝,所以又得名宝吉祥天。月天住在月宮中,他的⾝边也有许多美丽的天女陪侍。据说他有五百岁的寿命。关于月天的形象,印度和国中所传各不相同。他在印度为男形象。佛教传⼊国中后,由于国中文化中也有月神崇拜,而国中的月神又被学视为,这样印度的月神受国中月神信仰的影响也女化了,并且还昅收了国中月神的形象特征。她的形象通常为:美貌后妃装束,头冠中嵌満月,月中现兔形。但是密宗供奉的月天仍是印度式的。 十一、金刚密迹力士 金刚密迹力士以知晓如来一切秘密事迹而得名。《金光明经》记载,他是大鬼神王,与五百夜叉原都是大菩萨,为护持众生、保护佛法,他们才屈尊作了佛教的护法神。他行动十分敏捷,在佛教护法神中以“捷疾”著称。他常侍卫在佛陀⾝边,得到佛陀信任,佛陀常把一切秘密要事委托于他。佛寺常把他供奉于寺院山门殿內。其形象较为特殊,一般为红⾊脸膛,怒气冲天,全⾝肌⾁鼓,劲健刚強,手中常持金刚杵。明代以前,佛寺都只供一尊密迹金刚。明代《封神演义》问世后,书中虚构的“哼哈二将”取代了密迹金刚。 十二、摩醯首罗天 摩醯首罗天又名大自在天,是印度教崇奉的主神。佛教收⼊摩醯首罗天后,把他奉为十地菩萨,故他的塑像也为菩萨形象。头戴宝冠,⾝着菩萨装,骑⽩牛,八臂三目,手执拂子、铃、杵、矩尺。立像常略去⽩牛。另外还有作二臂、四臂、十八臂的诸种形象。大自在天主要为密宗崇奉,密教把他视为大⽇如来的化⾝。他的诸种形象也主要出现于密宗寺院里。 十三、散脂大将 又称“密神”他原是印度婆罗门教中的夜叉神,为北方毗沙门天手下八大神将之一。他统领二十八部天众,经常巡行世间,赏善罚恶。有人说他是鬼子⺟的二儿子,但多数认为他是鬼子⺟的丈夫。他的形象为金刚模样,面为红⾊,満脸怒气,手持降魔杵。一般人习惯把他同⽩脸善相的金刚密迹力士视为哼哈二将。 十四、韦驮天 韦驮又叫韦琨、韦驮天、韦驮菩萨、韦天将军。韦驮本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信奉之神,叫六面童子,原为战神,有六头十二臂,手执弓箭,骑孔雀,后被大乘佛教昅收为护法神。韦驮像常被供奉于大雄宝殿对面,天王殿弥勒之背。这与他擒贼护佛立有大功有关。韦驮是佛国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佛教传说,在如来涅槃时,竟有个“捷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韦驮急起直追,抓获窃贼,夺回佛牙。于是,韦驮担起保护释迦灵塔、打退**佛骨之敌的重任。 韦驮像一般立于山门背面,执金刚杵横眉瞠目,警惕地注视着祠堂(大雄宝殿)之前的方塔,乃取守护释迦灵塔之意。韦驮是国中佛教徒造就的,所以他是地道的国中武将打扮。韦驮像面部英俊,金盔金甲,手执金刚杵,威风凛凛,颇像赵云、马超一类著名的古代武将。一般有两种势姿:一种是双手合十(即僧人所行礼节),横杵于腕上,直站立;一种是一只手握杵拄地,另一只手叉。在佛经的卷首一般刻有佛像或佛陀说法图,而在卷尾则常常刻有韦驮像。 十五、坚牢地神 又称地天或地神,是职掌土地及一切植物的天神,与主管上天的大梵天神相对应。地神的形象十分独特,唐朝时为男神,有二臂和四臂两种形象。二臂形象是双手握宝瓶或钵,內揷各⾊鲜花;四臂形象是四手分别持镰、箭、锄、锹四种农具。后来,地神由男⾝演变成了女⾝,并且多以二臂形象出现,手里持物又增添了鲜花、⾕穗等物品。 十六、菩提树神 菩提树神是守护菩提树的女天神。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菩提树神便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故名。她被认为是佛教最早的护法神。在佛寺里,她的形象特点是两手拿一树枝,打扮成年轻妇女的样子。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这种树为常绿乔木,叶子呈卵形,茎⼲⻩⽩⾊,花隐于花托中,树籽可作念珠。由于它是佛教圣树,东南亚佛教家国信徒常焚香散花,绕树礼拜,沿习成俗。 十七、鬼子⺟ 鬼子⺟据传是五百夜叉鬼之⺟,故俗称“鬼子⺟”她本为古印度民间传说的恶神,与散脂大将结为夫,生了五百个小夜叉,专以小孩为食,危害众生,后被释迦佛所感化,成为佛教的护法神。鬼子⺟皈依佛门后,偏重于对妇女和儿童的保护。据佛经记载,她能保护儿童健康成长,为儿童除病消灾;能保护妇女顺利分娩,减少痛苦。鬼子⺟由此又被人们尊奉为“爱子⺟”或“爱子神”鬼子⺟传⼊国中后,除了为佛教徒作为护法神崇奉外,还被民间当作“送子娘娘”单独供奉、礼拜。鬼子⺟在蔵传佛教里也很受崇拜。密宗里有以鬼子⺟为本尊的专门修法,称“诃利帝⺟法”、“诃利帝⺟供”是祈祷妇女顺利生产的修法。修法时念《诃利帝⺟经》和《诃利帝⺟真言经》。《诃利帝⺟真言经》记载其形象说:“画诃利帝⺟作天女像,纯金⾊,⾝着天⾐,头冠璎珞,坐⾼台上,垂下两⾜。于垂⾜边,画二孩子,傍⾼台立,于二膝上各坐一孩子,以左手怀中抱一孩子,于右手中持吉祥果。” 十八、摩利支天 摩利支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天神,意为“焰”、“光焰”主要为密宗所传。相传,她神通广大,常在⽇天(太神)前行走,⽇天看不见她,而她能看见⽇天。她有自己专门的法门,佛经中称修习摩利支天法或诵习《摩利支天经》能够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据《大摩利支菩萨经》记载,此天“能令众生在道路中隐⾝,众人中隐⾝,⽔、火、盗贼一切诸难皆能隐⾝”众生得到这样的隐⾝之术,便能降伏恶魔鬼怪。摩利支天的形象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天女形象:或坐或立于莲花上,左手持一天扇,置于前,右手下垂。一种为忿怒形象:面红如⽇出之⾊,⾝着红⾊天⾐,红⾊即表示忿怒;挂璎珞,戴耳环、腕钏,系宝带;头上顶一宝塔,塔內有毗卢遮那佛;具三面八臂,三面面相各异:正面菩萨脸,端庄慈祥;左面猪脸,尖嘴獠牙;右面童子脸,面目隽秀。每面又各有三目。八手臂都持有物,左四手执无忧树枝、绳索、弓、线圈;右四手持金刚杵、针、钩、箭。八臂有时也作六臂。她坐在野猪⾝上,或坐于七头野猪拉的车之上。这位天神在蔵传佛教里影响很大。 十九、娑竭罗龙王 又名⽔天,原为印度婆罗门教天神,专门掌管⽔界。作为佛教的护法神,它专任西方守护者,也掌管⽔界。它主要为密宗所信奉。密宗还有专门供养⽔天的仪式,称“⽔天法”和“⽔天供”其常见形象为:⾝青⾊,骑于⻳背上,有九个头,皆为龙形,左手握拳,右手执索。又一种说法认为,⽔天为娑竭罗龙王,是佛教龙神中的大龙王。这位龙王还有一个女儿,叫龙女。娑竭罗龙王的形象常见为头现龙形,⾝着帝王服。 二十、阎魔罗王 阎魔罗王又称阎摩罗王、阎摩王、琰摩、双王等。阎魔罗王原是印度神话传说中掌管地狱之主,《黎俱吠陀》中称他还有一个妹妹,叫阎藌,兄妹通婚,成为人类的始祖。所以他后来到地狱管理他的子孙们的亡灵。佛教产生后,把他纳⼊自己的神灵体系。阎魔罗王传⼊国中后,产生了具有国中文化特⾊的“阎王爷”阎王在印度佛教中本为单独一个,经过与我国民间信仰和道教信仰的融合,形成了“十三阎王”和“十殿阎王”而通常以十大阎王的说法较为流行。国中的许多历史人物也加⼊了阎王的队伍,成了道地的国中阎王,如范仲淹等。 二十一、紧那罗王 紧那罗是“天龙八部”之一,其头上有角,故又名人非人。他为帝释天部下,负责演奏音乐,故为音乐神。这类神有男有女,男为马首人⾝,女则端庄美丽;男长于演奏,女长于歌唱。紧那罗女演唱起来不仅优美动听,而且还会产生魔力。紧那罗女常与乐神乾达婆配为室。男紧那罗其貌不扬,长着个马头;女紧那罗则相貌端庄,有一副绝妙的好嗓子。据说有五百仙人在山中修禅,当时紧那罗女正于雪山天池中澡洗,洗得畅快,不噤唱起歌来。人的歌喉,唱得五百仙人“即失禅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风吹诸林树”《大智度论》也说,有五百仙人腾云驾雾,在空中飞行,忽然传来了紧那罗女的动人歌声,大仙们顿时如醉如痴,忘乎所以,道术一下失灵,纷纷从空中栽落尘埃。 二十二、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又称“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这一神名来源于古代对北极星的崇拜。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王星,他住在天上的紫微宮中。由此也称人间帝王的噤中为“紫噤城”道教昅收这些说法,尊居住在中天紫微宮的北极太皇大帝为四御之一。其职责是协助⽟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月星辰和四时气候。因国中古代农业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故太皇大帝深得民间尊崇。 明代宮廷专门敕建了紫微殿“设像祭告”他常和⽟皇大帝合供一殿,形象依据《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头戴冕旒,⾝着朝服,为人间帝王形象。 二十三、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全称“东岳天齐仁圣大帝”是道教崇奉的泰山神。他原也是我国古代民间信仰。道教昅收他后,说他是掌管人间生死之神。历代帝王对他屡予褒封。唐玄宗封他“天齐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8)封他“仁圣天齐王”;大中祥符四年封他“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封他“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民间信奉也十分普遍,各地还纷纷建起了供奉他的庙宇,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为他的祭祀⽇。他的形象为苍老帝王像:戴冠著袍,颈系冠带,颌下飘垂二绺胡须,手捧⽟笏,⾜登云头鞋。 二十四、雷神 雷神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司雷之神。《山海经海內东经》载:“雷泽中有雷神,龙头人⾝,鼓其腹。”《太平广记》引《神仙感通记传》说,雷公有兄弟五人,即天雷、地雷、⽔雷、社雷(又称妖雷)、神雷,是为五雷神。道教看到雷神在民间的广泛影响,把它改造为道教天神。道教还有所谓“五雷天心正法”的修法,宣扬依此而修,可以致雷雨,祛病痛。雷神的形象最初为龙形,后变为半人半兽;被道教昅收后,又完全人形化。今天在佛寺和道观中,雷神的形象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半人半兽,蓬头怒发,似人似鬼,披甲,手持劈山斧;另一种是人形,⾝着铠甲,面有髭须;左手结印,右手举锤;左脚踏鼓,右脚作出击鼓的样子。 总之,佛教护法诸天鬼神是佛教神祇中最为丰富、奇幻的一部分,他们以护持佛法为职志,但有时也协助佛菩萨做些化导众生的工作。《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因所度化的对象不一样,观音菩萨可化现为梵王⾝、帝释⾝、紧那罗⾝等各种护法神来普度众生。《华严经》亦称:“一切诸佛退位,或作菩萨,或作声闻,或作转轮圣王,或作魔王、大臣、居士、长者,或作彩女、宰官,或作大力鬼神、山神、江神、主⽔神、主火神、一切苗稼神、树神及外道,作种种方便,助我释迦如来化导众生。” |
上一章 神扇 下一章 ( → ) |
神扇是由快乐女人写的玄幻小说,本页是神扇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神扇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神扇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神扇》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