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风云录是由猛子写的架空小说 |
|
阿奇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宋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 书号:36695 时间:2017/7/30 字数:3554 |
上一章 第四十章 一言堂 下一章 ( → ) | |
十一月中,李虎主持召开御前司议事。在京东西两府所有宰执大臣、三长省官、台谏长官、京兆尹、三大噤军主帅都参加了这次议事。 放眼一看,大堂上的中枢员官几乎是清一⾊的虎烈人,而其中出⾝行伍的武人又占据了大半。 西府有董小丑、罗青汉、侯概和折可求,三大噤军主帅是楚逍遥、方进和王大忠。 东府有⻩涉、柴云、范直昌、王渊、宋江、⾼缘、长孙康宁。 汉王府长史胡涂、大帅府长史原野,京兆尹是杨可世。 这其中折可求和杨可世虽然出⾝西北将门,但不管是折家还是杨家,都已经早早投奔李虎,如今也算是半个虎烈人了。 大宋的旧官僚只剩下李纲、宇文虚中、赵明诚、刘延庆和吴敏。 这其中赵明诚算是李虎的至亲,两家关系非同一般,关键时刻赵明诚肯定要背弃自己的理念,绝对支持李虎,这一点毋庸置疑,除非赵明诚把家族利益至于王国利益之下,否则他没有选择。 刘延庆自从虎烈军呑并了西北军之后,他的重要急转直下,他在中枢的地位也岌岌可危。这次李虎把他安排到台谏,事实上把他调离了中枢,而刘延庆也有自知之明,为了保住刘家的地位和权势,他竭力和虎烈人保持一致。台谏自从李虎主政,职权大为削弱。这次李虎让刘延庆出任台谏长官,其意图很明显,就是进一步削弱台谏职权,免得台谏过份⼲涉军政和变⾰,以便更好地发挥中枢的作用。 台谏在大宋官制中的主要作用并不是监察,而是分权,尤其在台谏职权增长的时期中,台谏直接⼲涉军国大事,分宰相之权,监察的职能反而成为次要的了。大宋历代皇帝,在任命宰相人选的时候,常常在台谏安排宰相的对手,互为牵制。王安石变法,便深受台谏的挚肘。到了蔡京主政,他把元佑人赶出了朝堂,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宰相和台谏长官出自同一个派系,军国大事的决策就容易多了。 张孝纯出任台谏长官的时候,和宰相李纲互为声援,屡屡给家国决策制造⿇烦。当初罗思南建立御前司,就是迫于议事大堂和台谏的重庒,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李虎把张孝纯赶出了中枢,让刘延庆主掌台谏,正是希望借助刘延庆的“变通”进一步削弱台谏权力,老老实实地做好“监察百官”的本份。 至于宇文虚中和吴敏,不久前从东南投奔而来,虽然李虎许以⾼位,保留了他们的宰执官职。但上至李虎、罗思南,下至央中府署的普通员官,对他们的信任大打折扣。某种意义上来说,继续让他们留在长安中枢,主要是安抚东南官僚,以便加快平定东南的进程。事实上这也的确起到了作用,很多东南员官正是听说宇文虚中和吴敏投奔长安后,依旧官居原职,这才纷纷效仿。如今东南平定在即,李虎又以雷霆手段把李复、宗泽、刘韐、张孝纯等一帮原大宋旧臣赶出了中枢,接下来,就要轮到他们了,这不过是时间长短问题,所以宇文虚中和吴敏非常低调,先前的雄心壮志更是在李虎发动的大巨风暴面前灰飞烟灭,他们本没有实力阻止李虎夺取赵氏大宋的江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虎独霸中土。 李纲非常孤立,到目前为止,李虎还没有动他的意思,但从现实来看,李虎暂时也不会动他。中土太大。地方机构太多,需要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如今新官僚在人数上还没有任何优势,在行政管理经验上也严重不⾜,必须依仗旧官僚。由李虎发动的这场风暴虽然势不可当,但中土旧官僚就象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这场风暴或许可以把这颗大树的枝叶吹得一⼲二净,但若想连拔除,那是绝无可能,所以李虎需要李纲这样的具有相当威望的旧官僚的领军人物继续坐镇中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中土旧官僚阶层,以免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李纲还是大宋的宰相,未来一段时间他还拥有很大的权势,但这个权势受到了严重制约,已经无法影响到最⾼决策了。 = 李虎提出了北伐大计。 大堂內非常安静,没有人提出异议。 在这之前,李虎已经单独约见了⻩涉和柴云,要求他们搁置虎烈人內部的分歧,先把⾜以危害到虎烈人生存的大宋旧官僚势力给打下去,为此,大家齐心协力,一致对外。 虎烈人內部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变⾰上,其最尖锐的矛盾就是文官和武将对权力的争夺。文人轻视武将,这似乎是文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傲慢。文人一般认为,给予武将太大的权力会给国祚造成威胁,所以历朝历代,和平时期的治国策略都是重文轻武,到了大宋更是以文制武,⼲脆把武人赶出了决策层。死死踩在脚底下。 李虎变⾰,官制改⾰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文武并重,但随着虎烈军在场战上取得了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占据了大量的疆土,更多的武将也开始进⼊朝堂。李虎这一做法在文官看来显然有“矫枉过正”之嫌,所以有意识阻碍这一改⾰进程,但无论是李虎还是罗思南,都是从场战上一刀一拼出来的,他们对武将的信任远远大于对文官的信任。 李虎离京两年,回来后大刀阔斧,加快了改⾰的进程,而一件事就是把大量的武将调⼊中枢。⻩涉和柴云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李虎这一做法将严重危及到中土的安危。 李虎知道这件事牵扯到文官和武将的利益争夺,如果把精力耗费在这上面,势必延误统一大业,所以他明确告诉⻩涉和柴云,搁置争议,先集中力量统中一土,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涉和柴云不敢触犯李虎的权威。虎烈人內部可以有争论,有斗争,但绝不能超过李虎所能容忍的底线,超过了这个底线,李虎肯定要出手整治。 李虎还亲自去看望了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因此彼此的感情非同一般。所以李虎很诚坦,该说的都说了,就差没有明确告诉赵明诚夫妇,我要做皇帝了。这话现在还不能说,还没有到该说的时候,但赵明诚和李清照一清二楚。形势已经发展到这一步,赵明诚和李清照本没有选择,即使违背道义和良知,也要坚决支持李虎,这不仅仅关系到赵家和李家的未来,更关系到中土的未来。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如果为了盲目忠诚于赵氏皇帝而反对李虎,那就是自取其祸了。 赵家也罢,李家也罢,在元佑人案前后都遭到了沉重打击,真要说起来,他们对赵氏皇帝的忠诚的确有限。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把对国中的忠诚转化为对赵氏大宋的忠诚,李虎建立新王朝,取代赵氏大宋,与他们对国中的忠诚并没有任何冲突。 = 大堂上的安静让李纲一次认识到,赵氏大宋真的完了,再也没有翻⾝的可能了。李虎的实力太強了,而赵氏大宋基本上败亡了,只剩下一个虚无缥缈的大义,但这个大义在李虎发动的风暴面前,脆弱不堪,转眼就会被撕裂,被彻底葬送,大宋王朝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了。 李纲抬头望向宇文虚中和吴敏。这两位也是神⾊凝重,眼睛里流露出无尽的悲哀。国祚的存亡靠得是实力,说得具体一点就是靠武力,但大宋的武力貌似強大,每年更是投⼊数千万贯的军资,结果却换回来国祚的败亡,原因是什么?大宋的军队为什么不堪一击?虎烈军为什么又能战无不胜?出自蛮荒的女真人仅仅凭借两万铁骑就灭亡了大辽,重创了大宋,又是为什么? 大宋的国力天下一,这样強大的国力竟然没有一支強大的军队,这样強大的国力竟然用了八十多年的时间都没有击败项人,收复西北失地,为什么? 现在想一想,赵氏大宋的败亡似乎在情理之中。李虎和虎烈军在大宋倾覆在即的时候杀进中原,乘势崛起,赵氏大宋既然无力阻止,那么改朝换代也是一件必然的事,谁也无力阻止。退一步说。就算阻止成功了,赵氏大宋还能重新崛起吗?事实上绝无可能,东南宋廷瞬间败亡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赵氏皇帝和大宋朝廷就象一颗腐朽的大树,子已经彻底烂了,只要一阵狂风暴雨,它便轰然塌倒。 宇文虚中和吴敏保持沉默,御前司的议事本就是李虎和虎烈人的一言堂,即使反对也没有任何意义。 李纲站了起来,坚决反对。 诺大的一个殿堂之內,只有李纲一个人反对。 李纲反对的理由无非是国內形势不稳,朝廷财赋严重不⾜。 “我想问你一件事。”李虎说道“当今天下,是官田的数量多,还是巨商富贾们拥有的田地多?” 这个答案很简单,当然是官田的数量多。天下的巨商富贾毕竟有限,大地主大商贾所拥有的土地当然不能和官田数量比,尤其蔡京搞了一个西城刮田所之后,官府更是肆无忌惮的侵占百姓土地,今⽇官田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宋中期。 “我大军数年征战,军需全部来自巨商富贾的借贷,请问,官田数量如此庞大,钱粮到哪去了?”李虎厉声吼道“你给我一个答案。” |
上一章 大宋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
大宋帝国风云录是由猛子写的架空小说,本页是大宋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帝国风云录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大宋帝国风云录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宋帝国风云录》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