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宝斋(百年往事)是由都梁写的综合其它 |
|
阿奇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荣宝斋(百年往事) 作者:都梁 | 书号:39245 时间:2017/9/5 字数:3539 |
上一章 荣宝斋概况及历史 下一章 ( 没有了 ) | |
荣宝斋概况 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荣宝斋坐落在京北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是一座古⾊古香、雕梁画栋的⾼大仿古建筑。荣宝斋的前⾝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个浙江人,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纸店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部分: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等等;二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三是代客订购书画篆刻家的商业作品,从中提成。自1672年京北荣宝斋前⾝“松竹斋”南纸店的建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1894年设立“松竹斋”连号“荣宝斋”并增设“帖套作”机构,为后来木版⽔印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鸦片战争后,松竹斋难以维持。店主聘请广京师名士的庄虎臣为经理,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 1950年公私合营“荣宝斋新记”诞生。新国中五十年来,京北荣宝斋得到府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创造并积累了难以计数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尤其是近三十年来,家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了各项改⾰和对外开放,在这期间,京北荣宝斋在发展传统业务基础上,拓宽了经营领域和业务渠道,在山东、浙江、四川辽宁、山西、陕西、湖北、吉林等地设立了经销处,加強了国內的商业和文化活动。 荣宝斋的发展走过曲折的道路,直至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荣宝斋又逢发展传统文化的舂天,逐步明确了坚持“以传统业务为核心,开拓传统文化的多元业务,稳步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战略。近二十年来,荣宝斋的传统主营业务在发展,经济效益在持续增长,先后在外⾩开设了多家分店或经销处,并相继成立了荣宝艺术品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其他所属公司。在此期间,荣宝斋拓宽了经营领域和业务渠道,增进了国內和际国间的文化流和业务往来。 几十年来,随着家国改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荣宝斋几经变迁,随着家国的命运经历了兴发昌盛,也遭遇了困难厄运。但无论在什么样艰苦的环境下,都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竭诚为书画家服务,为顾客服务,童叟无欺,成为了一个繁荣国中传统书画的艺苑,被誉为“书画家之家”成为了国中传统文化艺术面向世界的窗口。这期间,荣宝斋得到家国 导领人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朱德、周恩来、陈毅、宋庆龄、郭沫若、彭德怀等导领同志和知名人士曾经或多次光临荣宝斋并题词,为一个老店光大民族文化事业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和大巨的帮助。老一辈⾰命家薄一波勉励荣宝斋要“盛名之下更虚心”不断开拓进取。郑必坚同志题赞荣宝斋为“文化功臣” 多年来,荣宝斋还办了各种类型的展览和际国艺术流活动,先后接待了丹麦女王马格丽特及亲王、⽇本前首相中曾康弘、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和法国驻华前大使⽑磊等际国友人和嘉宾,增进了际国间的友谊和业务往来,成为国中传统文化艺术面向世界的窗口。 荣宝斋文房珍宝收蔵颇丰:有明代的程君房的百子图墨,清代金漆五彩毫宮笔、宮廷用纸、⽔晶印泥盒等等,特别是蔵有重4275克的田⻩石,堪称世界之最。 荣宝斋在经营活动中注重书画珍品的收蔵已形成一个优良的传统,有“民间故宮”之誉。多年来,无论古代珍品还是近现代名家之作,均有广泛收蔵,其中包括:元代的吴镇、盛懋;明代“明四家”徐渭、陈道复、陈洪绶、董其昌;清代石涛、朱耷、王铎、“四王”、“扬州八家”;近现代虚⾕、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齐⽩石、张大千、傅抱石等书画精品。 荣宝斋在多年的经营和收蔵中“以文会友”与书画家们结下了翰墨情缘,是书画家信赖的朋友,是书画家与收蔵家之间的桥梁。被视为“书画家之家”多有佳话。曾在荣宝斋经营的现代著名书画家有:齐⽩石、⻩宾虹、张大千、徐悲鸿、陈半丁、潘天寿、傅抱石、于非闇、何香凝、石鲁、赵望云、吴作人、李可染、叶浅予、李苦禅、⻩胄、王雪涛、徐燕孙、吴光宇、胡佩衡、吴镜汀、谢稚柳、唐云、朱屺瞻、刘海粟、林散之、陆俨少、黎雄才等以及许多当代的著名书画家。 荣宝斋经营的书画艺术品和文房四宝均为中⾼档次,集名家名作于一堂,恪守“诚信为本、货真价实”从面获得了社会的信赖和关怀。 荣宝斋新记(1950年)开创了传统雕版印刷术的新元纪,做出了世人瞩目的贡献。继承传统雕版印刷,发挥木版⽔印事业愈加成为荣宝斋核心的业务和使命,她代代承传,可谓“活的文物”延续着国中古老的文化,为发展传统技艺和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荣宝斋精湛的装裱、装帧和古旧破损字画修复技术为世人称道。多年来,荣宝斋的装裱艺人们以娴的技艺装裱和修复了大量的古今书画艺术品和名人墨迹,他们运用传统技术和经验与现代科学相结合有很多新的建树,使这门传统技艺生发了新的光彩。 荣宝斋是民间的博物馆,收蔵名人书画和文房四宝精品。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收蔵了许多元、明、清及近现代艺术珍品,其中有著名的米芾《苕溪诗》残部等家国一级文物,是京北收蔵这类文物最为丰富的单位之一。 悠悠三百年的文化老店荣宝斋和国中传统文化艺术紧紧地连在一起,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明,它是全社会的财富,令人仰慕,在新国中成立后的几十年里,焕发着新的光彩。“荣宝斋”三个字和国中传统文化艺术紧紧地连在一起,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文明,凝结着大家的关爱,它是全社会的财富。 荣宝斋将恪守“诚信为本”之信条,以“荣名为宝”竭诚为社会各界服务,努力弘扬华中民族先进文化,增进国內外文化艺术流。 荣宝斋历史 据有关史料所载,荣宝斋的前⾝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后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更名为荣宝斋,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个浙江人,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纸店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部分: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等等;二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三是书画篆刻家的笔单(所谓笔单就是书画篆刻家们经过名家推荐,订出其作品出售的价格标准。松竹斋代客订购,可以从中提成。同时挂笔单的书画篆刻家们又在该店购买纸张笔砚等各种用品、使松竹斋一笔有很可观的稳定收⼊。 那时琉璃厂內最出名之南纸店,首推松竹斋,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盖专制承平时代,朝內衮衮诸公无所事事,乃于阅看外省各大吏呈递奏折时,挑剔其件中之破体字及与各种款式之不符者,以为尽心于国事也。大凡臣下呈递折件,字要工楷洪武正韵,尤当谨记本朝历代皇帝之庙讳,与天边皇、背旨、落地臣,种种之避忌。稍有疏忽,即被阅折大臣指出,轻则罚俸,重则降级,是以封疆大吏均皆引以为戒。故对于选用奏折,必须纯洁无疵者为上上品。琉璃厂松竹斋深知奏折关系本人前程者甚大,对于此事十分留心,每一⽩折必经十数人之手拣选而得,稍有微细之墨迹即打⼊残货推內,故其价比较他辅昂贵半倍有奇。凡售出者,绝无丝毫⽑病,用主买去准可放心。因而各省疆吏,皆知松竹斋货物可靠,由此生意更见发达。 但是,松竹斋的店主毕竟是官宦之家,并不精谙于经商买卖之道。尤其是张家的后代不够争气,经营无方,加之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中的社会经济状况也每况愈下,原来顾客盈门的松竹斋此时竟也濒于破落,到了难以维持的境地。这时的店主人为了将这个信誉卓著的老店维持下去,特意聘请了当时广京师名士的庄虎臣为经理,下决心弃旧图新、改变面貌。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清同治状元,曾任国子监祭洒)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 随有时光的推移,业务领域的不断扩展,以后荣宝斋又以其绝技木板⽔印闻名中外。木板⽔印是国中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刷技术,用这种方法印制出来的国中画酷似原作,可以达到真的地步,这是当今任何印刷方法都无可与之相比的。荣宝斋用木板⽔印法制作过的《七十二候诗笺》、《二十四节令封套》等,鲁迅、郑振铎先生见后曾称它为琉璃厂诸笺肆中之⽩眉(即同类之间之杰出者一编者按)。 当年,就连齐⽩石老先生面对荣宝斋复制后的自己的作品,也难辨真伪。 |
上一章 荣宝斋(百年往事) 下一章 ( 没有了 ) |
荣宝斋(百年往事)是由都梁写的综合其它,本页是荣宝斋(百年往事)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荣宝斋(百年往事)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荣宝斋(百年往事)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荣宝斋(百年往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