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冷嵩山是由芦雅萍写的武侠小说 |
|
阿奇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月冷嵩山 作者:芦雅萍 | 书号:40884 时间:2017/9/17 字数:12237 |
上一章 第二十章 下一章 ( → ) | |
这年舂天,民国临时府政派员来到湖北实施全面大撤军的动员令:民国建成,百废待兴,铁⾎精神已经过去,建设时期已经到来!我湖北将士为创建华中民国立下汗马功劳。故而,民国府政虽财政困危,依旧拨出专款,用以士兵的遣散费用。请各位爱国士兵解甲归田,立即投⼊建设民国! 与动员令宣布的同时,便下令立停了被解散队部的所有军饷供给。 好些还沉浸在刚刚胜利后喜悦气氛中的士兵和营队,说话间就断了炊粮… 众位会朋友如坠雾里,却束手无策。 逸之对鸿飞冷冷道:“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个结果的!” 一部分接到撤散命令的民军,见民国府政过河拆桥,做事竟然这般无情无义,忿恨情绪普遍滋生。一时间此起彼伏地开始了大大小小的哗变。有的竟然和前来驱散收编的府政军发生了火并。末了,好些刚刚才在⾰命起义中立了战功的官兵就被捉拿处决。有的士兵结伙携械,逃离各营。有的纷纷呼啸而起,归里归乡、占山为王,立志也要做一回草莽英雄,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和地盘… 令人疑惑不解的是:不知何故,府政派员收编遣散时,在被遣的士兵和军官名单中,向以进而闻名的逸之和鸿飞两人,反倒被双双留在了军队,而且仍旧署任原职! 漫说众位同僚了,就连逸之和鸿飞自己也深惑不解:这是怎么回事儿? 直到两军长官正式接时,逸之才知道:原来,刘如松正是府政这次派往湖北督办接的主要员官之一。在裁撤的民军官兵名单中,如松顺手就把已化名为梁迅之的逸之和鸿飞两个人的名字给特别勾留了下来。并格外注明:该员继续留奉原职! 如松把逸之叫到城里,两人在一处临江的酒楼里,整整争辩了大半夜! 如松说,这些年来,大表哥谈及逸之时,虽对逸之当年不声不响地突然弃大人而去之事仍有憾怨,但也认为逸之文韬武略,为人忠义,确是个难得的人才。说这次来湖北时,大表哥曾私下待他,让捎给逸之话说,若逸之愿意回京城的话,他会想法子为逸之留个可以用武之地的位置。谁知,如松说得嘴⽪子都⼲了,逸之却仍不为其所动。 如松道:“老弟,以老兄之见,做人应该圆融一些,不必锋芒太露。此一时彼一时嘛!当年,你们一起推行变法的同志,最终不也分道扬镳了么?就连老康的忠实信徒,你的同宗梁启超先生,如今也成了总统的坐上客。听说,很有可能担任新府政的司法总长之职!其实,这天下万事万物,无不是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呵!” 逸之摇头摇道:“所以,我现在已经厌倦了政治,更无意于仕途功名了!下一步,我打算离开军队回咱河南老家去,和她们⺟子从此一家团聚,过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去了。” 如松说:“逸之老弟!民国初建,眼下府政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文韬武略,又当此好风,正该凭藉展示之时,何必一定要龙蟠凤逸呢?而且,据我所知,你也并非那种甘于久居山林竹下之辈。做人嘛,何必过于认真?目下的状况,你,我,大表哥,杜鸿飞和梁启超,还有总统大人,大家最终不是‘殊途同归’么?” 逸之冷笑道:“这叫什么殊途同归?可怜我无数志士,抛头颅、洒热⾎,⾰命竟是这般结局!实在叫人于心不甘啊!”如松反驳道:“我觉得,这个结局没有什么不好!它至少使南北两方停止了流⾎死人!孙中山,他有结束南北战争的能耐和实力么?他能促使清廷退位、南北和解么?十几个号称立独的省份,到底有几家军队肯真正听从他调遣的?若各地军政拥兵自立的话,他又能号令天下统一么?要想百姓过平安⽇子,就要使国富民強,就得能抵御外辱。他孙中山的手中到底有多少自己的兵力和银子,你恐怕比我更清楚! “还有,当初若是单凭你们武昌的那点子人马和供给,究竟还能够撑多久?就算能撑下去,战事绵延,生灵涂炭,又会多流多少⾎?多死多少将士?你以为,北洋军真的就突不破你的长江天险么?所有这些,其实都有总统大人的一份功德啊!老弟,‘真正的⾰命,并不在于改换执政人物,而在于改变制度。’这话可不是我创造的!而是你们⾰命人效法和推崇的法国⾰命家马迪厄他老人家的话!由此来说,华中民国的大总统姓孙还是姓袁,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就是改变制度!” 逸之冷笑一声:“如松兄,我不相信,一个从不知⾰命、共和为何物的満清忠臣,摇⾝一变,就能为共和全力效命?” 如松道:“信不信是另外一回事!怎么样做,又是一回事!这些年来,我一直跟着总统,我认为,他在很多方面还是很优秀的!他懂兵,善用人。他也主张⾰新,推行新政,希望家国富強。他治理家国的能力怎么样,我不敢断定;可是,我认为,他至少不是一介庸夫!不是贪财聚敛之辈!说⽩了,他和你我一样,虽有他做人的弱点和失误!可是,他也自有他报国救民、成就功名、望渴留芳青史的雄心壮志。” 逸之道:“人和人的本质是决不相同的!” 如松见他竟是如此地执著,明知一时也劝说不下,便另做计策——不如给三妹写一封信,让她试着劝劝逸之!目下,南方还有孙中山和⻩兴那帮子势力,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逸之和他们搅到一起去了!那样,将来对谁都没有好处的。而且,三妹、宗岩夹在当中,大家彼此都会很为难的。 这天,吴子霈进城访友时,突然听到了一个令他惊喜万分的消息:侄子宗岩的舅公袁大人,又因着推翻清帝、促成共和之建下大功,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竟然让位于他!眼下已经在京城荣登大总统之职啦! 返回的路上,吴子霈坐在二人小轿上,抚着修剪得甚是整齐的胡子眯着眼睛思量:老哋!大总统?!如今这天下,还有谁能大得过他去?那不是跟、跟过去的皇上一般大么?只不过换了换称呼罢!如此这般,俺那弟媳妇不就等于民国公主了么?至少,也该封个郡主罢?那么说,俺二弟子霖,就是那戏文上说的郡马爷了? 老天哋!照这么说,俺这吴家坪的吴家大院,不就成了郡马府了么? 他一时动得全⾝发颤起来:皇亲国戚!老天哋耶!皇亲国戚啊!俺吴家可是成了皇亲国戚啊!俺老吴家的子子孙孙,从此不就可以凭风乘云、荫封官爵、世袭荣华了么? 此时的吴子霈,觉得自己像是过⾜了瘾的烟鬼、四两⽩酒下肚的酒鬼!一路晕晕乎乎、飘飘浮浮、喜不自噤地坐在轿子里,细细地咂磨着做皇亲国戚的美滋味!不时撩起轿帘,催促轿夫加快赶路:得赶快回到府上,和夫人一起到后院去向弟媳道喜去哩! 如茵已经从逸之刚刚寄来的充満愤慨的信中闻知:本没有为⾰命做过一天流⾎奋斗的舅舅,已经做了民国大总统! 其实,谁做总统,如茵并无太大的反应!她觉得,舅舅做了,没有什么更好,也没有什么更不好的!眼下,她一心所虑的只是:清廷退位,共和建成,从此天下太平,百姓安稳了。自己再也不用担心逸之在前线会流⾎丧命了。她担心的只是,逸之在信上说,毕竟民国建成了,他心再无所求,从此可以回老和她们⺟子开始过安居乐业的⽇子了! 自接到逸之的这封信之后,如茵的一颗心却再难安宁了:她无法拿定主意,自己该怎么着才是?眼下,自己可是山城远近有名的诰命妇人、是建了节烈牌坊的贞德节妇了啊!自己果然敢冒着被天下人唾骂笑议、毅然跟随逸之鸳梦重温去么? 吴子霈怎料到弟妹还有这段隐情的?他和夫人一同过来道了喜,便催促道:“弟妹,这等天大的喜事,弟妹理当立马动⾝,和侄子一起进京去朝见朝见、庆贺一番才是正理!” 如茵说:“大哥,我想,这会儿舅舅刚刚接任,府上人来人往地,一定忙得很!都是自家人,我想,咱家倒也不必非去赶这个热闹。等过些⽇子,稍稍缓缓,再过去问候,也许更适当一些罢?” 大哥子霈听了,点点头连说言之有理。于是又待:“既然如此,弟妹也该先写一封贺信,先道贺道贺才合乎礼数。这些⽇子,我先让人多备些土特产,到时候一并带上。顺带代我和恁大嫂,向总统大人问个好罢!” 如茵道了谢:“谢大哥想着!我这就动手写信。” 如茵的信还没发出呢,就先接到了大表哥和大哥分别写来的信。 大表哥在信中说,他们一家眼下已经举家重新搬回京城,现住在南中海总统府。又说娘专意待让转告妹妹:这会儿,家里的房子更宽绰,园子也更大了!只怕一天也走不到头儿!満眼都是亭台楼阁,也不知有几重几层多少间的大房子!老人家单等如茵带着外孙子进京,陪她好好逛一逛园子呢! 令如茵感到意外的是:大表哥在信中竟也提到了逸之—— 大表哥说,他已经从如松那里听说了逸之的近况。说如今天下平定,新府政里,不仅有⾰命的人,有改良派的人,好些还是満清的旧臣呢!而所有派之间的旧怨一律都要解除,所有旧事一概不提。如今,大家都是共和的国民,人人平等,天下一心,同享共和,共建民国。眼下,大局稍定,百废待兴,府政很需要像逸之这样的真才实学之士辅助治理。请妹妹对逸之说一说,若是愿意,他可以介绍逸之到参政院做一番大事业。 如松大哥的来信中也专门嘱托如茵,让她无论如何好好动员一番逸之,让他尽早赶往京城,大家共同为共和效力! 如茵心里感大表哥和大哥的记挂,一时也噤不住心动神往起来:逸之若肯听从众人的,大家尽释前嫌,到京城做官,实在不失为一条人生的正途啊!从此,也可实现他报国救民的雄心,大刀阔斧地做一番大事业!而自己和儿子,也可借此避开山城,也好正明公德、扬眉吐气地做一回人了。 然而她无法料定,逸之到底肯不肯听自己的劝?会不会同意重新回到舅舅的手下做事?她満怀憧憬地立即给逸之写了一封信,辞意恳切地劝说了一番。又给大表哥和如松大哥回了信,对两人表示了感谢,说自己尽快和逸之商定,然后回复大表哥和大哥。 三封信发出之后,如茵望眼穿地急等着逸之的回信,満心希望他能听自己这一回。从此不仅一家人团聚,而且功成名就,大家携手同心协且舅舅治理天下,建功立业一番! 谁知,等来等去地,竟是越发的音讯缈无了! 如茵心想:莫非逸之因为自己劝他回到京城、效命于舅舅的这些话,嫌弃自己了么? 如茵再没有料到:此时的逸之哪里还有暇顾及儿女私情? 清廷逊位,共和初建。逸之在南方,亲眼目历旧⽇同志,有被人诬陷的,有被人算计的,更有被人暗杀和无故开缺的! 接着,一桩更令会愤怒的事发生了:宋教仁先生因呼吁责任內阁制,四处演说主民共和民国临时约法,竟然在沪宁车站被人刺杀!所有迹象证明,幕后指使暗杀宋先生的最大后台,原来竟是当今的大总统!国民和几个会组织,因此与北洋府政公然闹翻了! 在孙中山、⻩兴导领下,以南方几个省份为⾰命的大本营,呼吁发起二次⾰命,组织讨袁北伐!逸之在湖北军中也接到上司秘密指令:奉命南下,投⼊讨袁北伐的组织和斗争阵列… 孰料,这次⾰命,一是因为缺少军饷,二是兵力散、组织不力、指挥失误,加之准备不⾜、仓促而战等诸多原因,面对军事強大、来势汹汹的北洋军,有些导领人竟也首先动摇,悄悄撤退。孙先生等逃渡⽇本。 一时间,讨袁军陷于三军无主、群龙无首的境地。 然然,好些官兵虽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孤军奋战,顽強杀敌。 南京天保城,五次失守,又五番被夺回… 二次⾰命武装举义,终因后援不及、弹尽粮绝等诸多原因,以惨败告终了… 鸿飞因⾝份尚未暴露,奉命继续留在军中。 逸之则逃往湖北偏僻的乡下——一位被遣散回里的旧⽇同僚家中。 这位同僚家中颇有些田地财产,从军多年,年岁大了些,家中⽗⺟儿早就盼着他解甲归田呢。故而,国民府政下令遣散湖北新军时,唯有他一人是満心喜地准备回老家。因平时和逸之是无话不谈的朋友,逸之专门为他摆了一桌饯行酒,又派了军中的车马送他回到乡下家中。回乡后,他每次进城采买货物,都要拐到营中,和逸之聊聊乡下桑⿇之类的闲话。 逸之躲在这位老兄的家中,暂且担当起了他族中弟子的山长。每⽇里,除了教习这位老兄的弟子们文化,同时也教习些少林武功。 很长时间里,民国府政都是不惜重兵查访,四处捉拿二次⾰命的余。 逸之只好蜇伏于这位袍泽老兄的老家,暂时隐姓埋名起来。这里山青⽔秀,加上天⾼皇帝远,民风淳厚。逸之有惊无险地躲了一年多的⽇子。直到这位老兄打探得官府捉拿松懈了一些、城里的局势也缓和一些时,逸之才潜回了山城老家。 他先是在芦店姑妈家住了一段⽇子。因见老家⽩坪并无动静,这才回到老家看望久别的二老爹娘,同时打算接儿团聚。 这天傍晚,如茵的娘打山城来吴家看望姐小。 从娘的脸⾊上,如茵一眼看出来:逸之又有消息来了! 果然,娘捎来了逸之的一封信:眼下,他已回到山城。因他一位本家的爷爷在后山的玄中庙做主事,眼下他也借住在庙里,单等如茵见信后,到庙中一见,商定团聚之事。 娘走后,如茵把自己关在屋內,整整一天都辗转不安。 天井里,一勾银簪似的新月,早早地挂在了前庭的挑檐,星星一颗又一颗地跃上了夜幕。带着醉意的晚风,把院中月季、茉莉和凤仙花的清馨不时吹进窗来。 如茵坐在镜前,细细地梳好头,换上一件暮青撒花的绉绸夹袄,照了照镜子:呀!太!这要万一撞上人,人家会怎么看自己啊? 她一把拉下,另换了一件家常暮蓝夹袄。再看看镜子里,一张脸,两颊怎么像是染了胭脂一般?怎么还是显得这般绯红娇的?天哪,若是路上碰见人,人家一定会疑心自己心思不静! 她赶紧拿来⽑巾沾了凉⽔,敷在脸上镇了又镇。再看看镜子,才略略嫌得苍⽩了一些。 收拾完毕,她的心咚咚地跳着。轻掩了院门,对丫头说要一个人到园子里透透风,便独自来到后园,去赴这一别又是几年的重逢之约!这几年里,她天天都在盼着这一天,却也天天都怕这一天的来临!天天祈祷佛祖保佑逸之能平安归来,可是他平安归来后,自己又如何面对? 园子里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风送来月季花人的香气。 她穿过紫藤架,过了竹林,径直来到园子后角。手脚发颤地从⾐袋里取出开园子角门的钥匙——这还是宗岩从管家那里要来的一把备用钥匙。他因老爱从这后园子出去,到后面去上山、看⽔、箭,嫌天天跟管家要太费事,便要了一把备用的。 正要开锁那时,突然,从后山吹来的一股子冷风一下子扑到了她⾝上。 她蓦地打了一个寒噤,心內一惊:天哪!我,我这是去做什么事的啊?! 她急忙转回⾝来,紧走几步,靠在一处假山上,抚着自己狂跳而灼热的心,強令自己镇定了一会儿。 天哪!这算是做什么?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地!一个三十多岁的寡妇,一个儿子比自己还要⾼的⺟亲,竟然要去和人私会… 天哪!这若让人知道如何了得?自己丢人事小,孩子宗岩站不得人前也事小,可是,自己的恩人吴家和子霖,从此将会因为自己蒙上多大的羞辱啊?! 再说,自己可是一位有名的节妇!是被人建了大硕无朋一座节烈碑坊的节妇呵!丑事一旦传扬开来,可怜子霖那般宽厚、深情的一个人儿!为了自己,他一生竟没有自己的亲生骨⾁,却又始终不肯纳妾娶小,至死关爱宗岩都一如亲生。当初自己坚持苟活下来,只是为了要保住逸之的骨⾎,才宁可忍辱负重、嫁了子霖的。可是如果没有子霖的这份情义,自己和儿子早就骨朽荒野了。凭什么会有今天? 如今,自己怎能够忘恩负义,做下不明不⽩的尴尬之事,以致吴家蒙羞,让族人笑骂,使子霖从此亡灵不安么? 她一时泪如雨下,万千滋味。在园中徘徊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没有勇气再去打开那扇通往后山的小门了… 逸之万没有料到:此番归来,自己⽇思夜盼的如茵,竟然连见自己一面都不肯了! 那天晚上,他一直等如茵到月坠西山,却始终没有见到她的影子!后来,只从如茵娘那里见到了如茵给自己的一封信: 逸之: 请忘掉如茵罢!她是再不能够见你了。 这个世上的好女子太多了。如茵从踏进吴家门的那一天起,已前世注定今生今世生是吴家人、死是吴家鬼了。 并非如茵无情无义——子霖临终前,如茵曾答应过他:此生此世,永远不告诉宗岩的实真⾝世。如今,岂能对一个死者食言?此其一。其二,子霖活着时,如茵数年竟未能为他生一亲子!且如茵原以为你已亡故,心內始终为你留着一席之地。故而始终对子霖清清淡淡。子霖不仅从未有过半点憾怨之意,且始终视宗岩如己出,对如茵亦宽厚怜惜依旧。如茵曾多次劝说催促子霖纳妾,子霖终不肯有负如茵!如茵常感欠子霖甚深! 如是,如茵有何理由负于子霖?想子霖去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幼宗岩。临终只有一个嘱托:并不要如茵做什么节烈之妇,只希望儿子永不离开吴家,希望儿子能为他续一脉香火。年年清明时节,能有人为他的坟头添一捧新土,洒数点冷泪。便在九泉之下⾜矣!今如茵即令敢冒天下之不韪随君而去,又怎忍丢下吾儿宗岩形影孤单于吴家? 如茵思虑再三,无论如何皆有肠折肝碎之痛!故请君为如茵谋:如茵目下已是众目睽睽之节妇。一旦随你而去,不仅梁家一门老少从今为乡里讥笑,吴门因如茵而蒙羞,吴家坪亦必将引发地崩天裂之是非!子霖乃如茵⺟子救命恩人,如茵一人堕不仁不义骂名事小;万不敢因一己之私,而致吴、梁两家同遭天下之非议! 见谅! 如茵匆匆 逸之读完信,一颗心刹然之间如同被生生撕裂一般痛楚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十几年的岁月,竟然把当年那个敢爱敢恨、热情飘逸的刘如茵,磨砥成了眼下这畏首畏⾜、犹豫彷徨的一个小女子了!一心在乎的只是名节,而宁愿自己和所爱的人去承受人世生离之苦。甚至连见自己一面的勇气都没有了! 他捂着自己作痛的心口:难道你宁愿信守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对世俗的忌讳,而宁可让我这颗知冷知热、知痛知爱的心生生撕裂么? 因见如茵这般态度,知一时不能说服,逸之便对娘说:“你帮我见见我的儿子吧。” 吴家坪后山山坡上的玄中庙,是一座香火颇为旺盛的古庙。从吴家坪到玄中庙的路途虽不算远,可中间却隔着一条不算宽、也不深的小河。小河⽔是从山上流下的山泉,一年四季清流不断。由于附近没有桥,所以,温暖季节人们到后山砍柴或是到庙里烧香拜神时,便会挽了腿、脫了鞋,从河的这岸趟到河对岸去。⽔再少一些时,也有踩着河心的石头,一步一步地走过河去的。 一个光明媚的上午,如茵和娘一起,带着儿子宗岩一路出了吴家后园,来到河边,踩着河心的大石头,来到后山玄中庙上香。 无缘无故地,上什么香?统不过为了让躲在帘幕后面的逸之,能够看一看他的亲生儿子罢了! 少年的宗岩⾝穿一件枣儿红的夹袍,头戴一顶瓜⽪小帽,间佩着梁家的家传宝剑,一路⾼首阔步、神气活现地陪娘来到庙里上香。 中王大殿里,逸之躲在几重帘幕后面,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的儿子——天哪,眼下这虎虎实实的一个半大小子,那敦实的⾝段,那一双英气的虎目和神态,活脫脫二十年前的一个自己嘛! 他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自己曾在中岳庙会上见过儿子一面的。那时,儿子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可是,那时他万万料想不到——那骑在吴子霖脖子上、生着虎灵灵一双眼睛、活泼泼的一个胖小子,竟然会是自己的骨⾁亲子?他若知道,他想,他肯定会不顾一切冲上前去的… 逸之⽗情难已,泪⽔夺眶而出!哦,我的儿子! 一无所知的宗岩,一手扶着剑,一面浏览着四处的雕廊画栋。一会儿看看娘是如何上香的,一会儿又望望神像皱眉沉思… 逸之一眼不眨地望着自己的儿子,直觉得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手脚一时也剧烈地颤抖起来。他不得不強令自己镇定、再镇定!总算没有突然冲出来、上前抱住自己的儿子! 末了,他就那么眼睁睁地望着她们⺟子上完香一路出殿而去了。 如此相见却不能相认的情形,真让逸之有一种断肠裂肝之痛! 玄中庙隔河而望,正对着吴家大宅的后园。 暮⾊中的太室山郁乎苍苍。留连在禅林的几只鹧鸪,悠远的啼声回响在空旷的庙院。一轮満月在天际泛着清冷的辉光,月光洒映在太室山嵯岈起伏的群峰之间,夜的太室更显得孤冷寂绝了。 逸之走出古庙,来在河畔,独自坐在一块河石上,遥望着对岸的吴家坪:就在那一箭之遥的地方,自己却不能与儿相见、相识、相聚! 他常想不顾一切地趟过河去,闯到对岸,公开带走她们⺟子二人。可是,人没有到对岸,总会沮丧地自己踅回来。他记起了如茵的话:子霖是在她们⺟子最孤立无援的时候,诚心热情地接纳了她,使她避免了一场屈辱,更使她们⺟子很好地活到今天。因而,她不想让地下的子霖灵魂不安,更不想让死了的子霖为了她而“蒙羞”他料想不到,十几年的分离之后“相聚”的⽇子竟是这般捱过的!这漫漫长夜,陪伴自己的,只有这一河碧⽔和天上那轮清冷的孤月,还有孤月下的太室诸峰。 他觉得,更多的时候,这山、这野、这颍⽔河畔的苇丛,还有天上这轮明月,甚至都比有⾎有⾁的如茵更知自己的愁思和怅望!更能与自己这般久久地、默默地相望相慰,倾听自己的一腔惆怅… 执拗的逸之拿定了主意:如茵一天不回头,他一天不离开玄中庙!他抱定了主意:无论如何,自己也决不放弃!如果如茵仍旧恁地执,他会一直等下去,直到她回心转意。他决不愿意再让自己的后半生有什么遗恨了! 他通过娘转告如茵自己的决心和打算。他料定,如茵最终撑不过自己。 静夜星空,月光如练。遒劲的山风忽猎猎地吹扬起他⾝上那宽大的道袍。 突然,隐隐地,他好像听见对岸有趟⽔的声音! 天哪!她终于还是来了! 逸之一颗心剧跳起来——他猛地跑到河边,在不甚分明的月下,他看出河对岸有一个悉⾝影,犹犹豫豫已经踩着石头往河这岸而来! 逸之一下子跳到⽔里,三步并作两步地趟到对岸,抱住如茵就往河这岸奔。一时间,河里的⽔花被得四下飞溅着。在这静夜里,声音响得吓人! 如茵挣脫了逸之那热情万分的拥抱,拽紧自己⾝上的披风,冷冷地站在那里:“逸之,今晚我来,是最后告诉你:我心已定!你再等也是无益!你离开玄中庙罢!这里不是你这样的人应该待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是什么样的男人!难道,我的心就该是铁打的?难道我只能一生厮杀疆场,而不该和自己的儿团聚么?” “不管如何,我是决不会再跟你走了!” “如茵!你宁可这样,用一把无形的钝刀,杀了我,最后也杀了你自己么?” “那也要比堕⼊地狱的好!”她丢下这句话,转⾝离去。逸之拉了一把,却没有能拉住… 她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离开的。她记得,逸之那一瞬间的神情,真像是被人狠狠刺挨了一刀似万分痛苦地愣在那里,而自己的心也在刹那一下子⾎流如注! 月光下,她兀自趟过深秋凉意浸人的河⽔。她望着月下自己一双半大不小的脚在⽔中哗哗疾走、如履平地的脚,想起自打婚后,为了掩饰这双大脚的原故,自己从来都只肯穿长或是长裙,以免自己的脚被人瞧见,遭人笑议。而在记忆中,逸之和子霖二人似乎从未大在意过自己的一双半大不小的脚。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到京城时,倒是舅舅曾不经意地朝自己那双半大不小的脚瞅了一眼,令她第一次为自己的脚感到了拘泥和羞赧… 当她趔趔趄趄上了岸,双脚淋淋地跑到吴家的后花园,推开虚掩的园门时,猛地和一个人撞个了正着! 她不噤大吃一惊:就着半轮残月,她看见,面挡在自己面前的原来竟是自己的儿子宗岩! 少年的宗岩,今晚穿了一件黑⾊的披风,月光下的⾝影显得又⾼又大。她仿佛第一次发现,儿子长成大人啦! “娘…” 宗岩冷冷地望着娘,半晌才叫了一声——他的心在流着⾎,若不是亲眼看见娘今晚从后山回来的实情,他哪里相信外人的流言?此时,他的心被怨怒和痛苦纠扯着,更被嫉恨之火燃烧着!那个人是谁?他竟然令娘心甘情愿地为他冒着夜风冷⽔的侵袭,冒着⾝败名裂的威协,为他哭泣为他伤心,为他顾不得儿子和聇辱… 宗岩仰着脸。他的眼睛于月下闪烁着痛苦的眸光。他平生第一次感到了大巨的屈辱,也感到了极大的威协!那个人是谁?一个和尚?道士?自己堂堂一介五尺男儿了,如何能忍下这般的奇聇大辱? “娘…你做什么去了?” 如茵没有理会他。她拨开儿子自管离去。 宗岩一把拦住她的去路:“娘!你…你就算不为儿子的脸面着想,不为吴家着想,也不为我死去的⽗亲着想,也总该记得,这世上还有…还有‘廉聇’二字吧?” 再也忍不住満腔愤怒和委屈的如茵,一扬手“啪”地一记耳光搁在了宗岩的脸上。这一掌下去,连如茵自己也吃了一惊!她自己的手都疼得辣火辣地了!在这寂静的夜里,那一掌显得这般响亮! 她不明⽩,自己怎么会下那么重的手?虽说是在夜⾊中,她仍然还是看清了,儿子那张英俊如郞月的一张脸庞,很快泛起了几道明显的影来。 儿子一语不发地站在那里,目光灼亮。 如茵的心立时就痛得菗搐起来——儿子从出生到如今,整整十六年了,在这个世上,还从来没有人舍得动过他一指头呢!子霖活着的时候,连大声呵斥他一句都没有过的啊! 如茵再也抑止不住悲咽起来… 一脸的平静如茵,这些⽇子里,五內却如滚油煎炸一般痛楚难奈! 大嫂奉了丈夫之命到后庭闲坐。见如茵忧心忡忡、神⾊犹豫地样子,不知二弟妹有了什么烦心的事?小心翼翼地察言观⾊了一番,却也没有探出个所以然来。 大嫂回到前庭后,把情形说了一番。吴子霈听了什么话也没有说,却兀自思虑着:这个寡弟妹,莫不是有什么心病了?抑或哪个说话办事的人,不如她的意了?掐着指头算了算,这会儿,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子啊? 他不动声⾊地把弟妹后庭的下人叫过去,一一询问了一番。平时二都爱吃些什么?哪个丫头更讨她心?是不是谁说话惹了她?出门散心了没有?都有谁来看二? 结果,便问出一些疑心来:原来,城里弟妹的娘近⽇来吴府多跑了几趟。另外,自打寡居后从不大出门的弟妹,这段⽇子,连着到后山的玄中庙去了好趟! 吴子霈思忖了一番,不觉暗自惊异:这个弟妹一向礼佛却不信神,为何突然往庙中频频走动起来? 于是,又细细地打听:“二平素烧香,都到哪个神殿?许的什么愿?上的什么供?菗了什么签?” 丫头答道:“二到后山玄中庙,大多都是和她娘一起去的。” 吴子霈沉默不语了。 一个闲暇的⽇子,吴子霈踩着河心的石头,信步来到后山玄中庙,到各处闲走了一番。 虽说这座庙离吴家坪只有一箭之遥,可吴子霈却很少来过。他平素是个不信琊的人,一生从未求过鬼神菩萨,更没有到寺里、庙里上过香、许过愿。他觉得,那些拿着自己牙里省下的银子粮⾕,去供养只会念经打坐的和尚道士的善男信女,大多都是些疯疯癫癫、神神道道的人;要么,就是神智有点儿⽑病的人。 这座庙有一处西跨院,旧⽇曾为坤道修行之地。后来,坤道渐无传人,这座宮院便成了道院接待贵客的地方。路过西跨院时,他很是无意地朝院內瞥了一眼,见一个⾝着道袍的人,正兀自在林下练着拳。只因他的拳术看上去甚是精湛,才昅引吴子霈格外多看了一眼。谁知,这一留心,吴子霈不噤打了一个凌:那个人的⾝影和面相,怎么那么眼? 可是,他一时竟记不起来那人究竟是谁了。在一个没有游人的大殿里,他平生第一次布施下了几文大钱。然后,装做漫不经心的样子询问神案旁的一位老道:“仙师,八龙宮里有一个拳打得很好的师⽗,旧⽇不大见过。请问他是刚刚出家、还是它山仙游的⾼士?” 老道答曰:“哦,施主问的是他?他是庙里梁道长的侄孙。虽还未正式拜师,看形迹,倒也有出家的心志了!” 吴子霈骤然惊骇起来:梁姓?天哪!难道,他竟然死而复生了么?他的牙齿由不得就咯咯地响了起来:他果然没有死啊! 怪道!怪道! 他觉得自己的汗⽑都竖了起来! 他想,这个二弟妹,若是认真起来,却不是太容易对付的一个主儿!而且,事情一旦撕开脸,吴家家门丢人败兴倒在其次;更主要的是,这位眼下⾝份已经贵比“公主”的刘姐小,背后不仅有她娘家的势力,更有她那做了大总统——贵比皇上的舅舅在后面做主呢!如今,已是民国的天下,好些规矩今非昔比。这会儿,众人没个不知道女子平权的,寡妇再嫁是受民国法令保护的!她执意要如何时,吴家,自己,又能奈她若何? 可是,这样丧风败俗的奇聇大辱,他又岂能放之任之? |
上一章 月冷嵩山 下一章 ( → ) |
月冷嵩山是由芦雅萍写的武侠小说,本页是月冷嵩山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月冷嵩山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月冷嵩山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月冷嵩山》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