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由姚雪垠写的架空小说
阿奇小说网
阿奇小说网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乡村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言情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玄幻小说
小说排行榜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推理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竞技小说 科幻小说 伦理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深宅旧梦 情栬西游 滛情幻影 心畸之夺 情卻双轨 绝地羔羊 四面春风 龙之物语 风韵犹存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奇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3941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    下一章 ( → )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

  从⾕城起义以后,有半年时间,张献忠的处境很顺利,和李自成的遭遇完全不同。五月下旬,他同曹在房县境內会师,推动曹重新起义,联合攻破房县。七月间,当李自成在商洛山中面临着惊涛骇浪的时候,张献忠在房县西边的罗猴山大败明军,杀死了明朝的大将罗岱,几乎俘虏了左良⽟,歼灭了明军一万多人。由于张献忠的这一胜利,使崇侦不得不下决心叫杨嗣昌出京督师,而将熊文灿逮进‮京北‬斩首。正当杨嗣昌在‮京北‬受命督师的时候,献忠在竹溪县西北的⽩土关又打了一个胜仗。

  一遇顺境,打了胜仗,张献忠就骄傲起来。从屯兵⾕城的时候起,他的左右就来了一群举人、秀才和山人之类的人物,一方面使他的眼界洞开,懂得的事情更多,一方面大大助长了他原有的帝王思想。⾕城起义时虽然半路上逃走了举人王秉真,可是监军道张大经和他的左右亲信幕僚却被迫参加了起义。破了房县,又有一些穷困潦倒而没有出路的读书人参加了他的义军。这班读书人,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张献忠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荫子,并且名垂青史。阿波拍马的坏习气在献忠的周围本来就有,如今变得特别严重。

  ⽩土关胜利之后,徐以显的头脑比较清醒,他一再对献忠指出目前正是兢兢业业打江山的时候,不应使阿谀奉承之风滋长下去,劝献忠学唐太宗“从谏如流”杜绝谄媚。献忠听了,想了一下,忽然拍着军师的肩膀说:

  “嗨,你说得对,对!老子好险给他们这群‮八王‬蛋的米汤灌糊涂啦!老徐,你放心,老子要找个题目整整他们!”

  当⽇晚饭后,张献忠同老营中的一群文武随便聊天。谈到新近的⽩土关大捷,有人说不是官军不堪一击,而是大帅麾下将勇兵強,故能所向无敌;还有人说,单是大帅的名字也⾜使官军破胆。献忠在心中说:“⻳儿子,‮八王‬蛋,看咱老子喜吃这碗菜,连着端上来啦。”他用一只手玩弄着略带⻩⾊的大胡子,把双眼眯起来,留下一道儿,从一只小眼角瞄着那些争说恭维话的人们,微微笑着,一声不做。等大家说了一大堆奉承话之后,他慢慢地睁开一只眼睛,说:

  “打胜仗,不光是将士拼命,也靠神助。不得神助,纵然咱们的将士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行。”

  一个人赶快说:“对,对。大帅说得极是。大帅起义,应天顺人,自然打仗时得到神助。倘非神助,不会罗猴山与⽩土关连战皆捷。”

  另一个人赶忙接着说:“靖难之役①,永乐皇帝亲率大军南征,每到战争烈时常见一位天神披发仗剑,立在空中助战。那剑尖指向哪里,哪里的敌军纷纷败退。事成之后,想着这在空中披发仗剑的必是玄武神,故不惜用数省钱粮,征民夫十余万,大修武当山,报答神佑。”

  ①靖难之役--公元1399年秋,明燕工朱棣(即明成祖)起兵反叛,宣称他的军队是“靖难之师”经过三年內战,朱棣打到南京,夺得皇位,史称这一次战争为靖难之役。

  献忠问道:“咱也听说永乐皇帝大修武当山是因为玄武神帮助他打败了建文帝,我看这话不过是生编出来骗人的。即使果然有神在空中披发仗剑,怎么就知道是玄武真君?不会是别的神么?”

  “大帅问的有道理。永乐当时认为他受封燕王,起兵北方,必是北方之神在天助战。夫玄武者,北方之星宿也,主武事,故知披发仗剑之神必是玄武。”

  献忠觉得这解释还说得过去,又问:“咱老子出⾕城以后连打胜仗,你们各位想想,咱们应该酬谢哪位神灵?”

  人们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人说献忠也是起兵北方,也必是得玄武真君护佑。有人说⽟皇姓张,大帅也姓张,必是⽟皇相佑。献忠自己是十分崇拜关羽的,想了想,摇‮头摇‬说:

  “我看,咱们唱台戏酬谢关圣帝君吧。他是山西人,咱是陕西人,山西、陕西是一家,咱打胜仗岂能没有他冥冥相助?⽟皇自然也看顾咱,不过他老人家管天管地,公事一定很忙,像⽩土关这样的小战事他老人家未必知道。这近处就有一座关帝庙,先给关帝唱台戏,等⽇后打了大胜仗,再给⽟皇唱戏。”

  众人纷纷附和,都说献忠“上膺天命”本是⽟皇护佑,但⽟皇事忙,差关帝时时随军相助,极合情理。还有人提议:在给关帝爷唱戏时最好替张飞写个牌位放在关公神像前边,因为他同献忠同姓,说不定也会冥冥相助。献忠听众人胡奉承,心中又生气又想笑,故意说:

  “中啊,就加个张三爷的牌位吧。他姓张,咱老子也姓张,要不是他死了一千多年,咱老子要找他联宗哩。你们各位看,戏台子搭在什么地方好?”

  几个声音同时说:“自然是搭在庙门前边。”

  献忠摇‮头摇‬,说:“不行。庙门前场子太小,咱的将士多,看戏不方便。我看这庙后的地方倒很大,不如把戏台子搭在庙后。”

  片刻沉默过后,开始有一个人说好,跟着第二个人表示赞成,又跟着差不多的人都说这是个好主意,使将士们看戏很方便。还有人称赞说:像这样的新鲜主意非大帅想不出来,也非大帅不敢想。张献忠把胡子一甩,眼睛一瞪,桌子一拍,大声骂道:

  “你们全都是混账‮八王‬蛋,家里开着⾼帽店,动不动拿⾼帽子给老子戴,不怕亏本!老子说东,你们不说西;老子说黑的是⽩的,你们也跟着说黑的是⽩的。自古至今,哪有酬神唱戏把戏台子搭在神庇股后?老子故意那么说,你们就对我来个老⺟猪吃黍子--顺杆子上来了。照这样下去,咱们这支人马非砸锅不成,打个庇的天下!从今⽇起,以后谁再光给老子灌米汤,光给老子戴⾼帽子,老子可决不答应!”

  看见左右几个喜阿谀奉承的人们有的脸红,有的害怕,有的低下脑壳,献忠觉得痛快,但又不愿使他们过于难堪,突然哈哈大笑,把尴尬的局面冲淡。他又说:

  “本帅一贯不喜戴⾼帽子,巴不得你们各位多进逆耳忠言,不要光说好听的。咱们既然要齐心打江山,我就应该做到从谏如流,你们就应该做到知无不言。这样,咱们才能把事情办好。对吧?”

  大家唯唯称是。每个人都重新感到张献忠待部下平易。亲切、怀坦率,同时大家的脸上重新挂出轻松的笑容。有一个叫做常建的中年人,原是张大经的请客,恭敬地笑着说:

  “自古创业之主,能够像大帅这样礼贤下士,推诚待人的并不罕见,罕见的是能够像大帅这样喜听逆耳忠言,不喜听奉承的话。如此确是古今少有!我们今后必须竭忠尽虑,看见大帅有一时想不到的地方随时进言,辅佐大帅早定天下,功迈汉祖、唐宗。”

  献忠捋着大胡子,微微点头。虽然他立刻意识到常建的话里也有阿谀的成分,但是他觉得听着还舒服,所以不再骂人。他站起来,在掌文案的潘独鳌的肩上一拍,说:

  “走,老潘,跟我出去走走,有事商量。”

  自从⾕城起义以来,潘独鳌参与密仪,很见信任,自认是张良、陈平一流人物,⽇后必为新朝的开国功臣。他喜作诗,马鞍上挂着一个锦囊,作好一首诗就装进去。遇到打仗时候,他将诗囊系在⾝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使遗失。现在张献忠带着他看过关帝庙前搭戏台子的地方以后,就拉他在草地上坐下,屏退左右,小声问道:

  “老潘,杨嗣昌到襄以后,确实跟老熊大不一样,看来他等到襄巩固之后,非同咱们大⼲一仗不可。伙计,你有什么好主意?”

  潘独鳌回答说:“此事我已经思之矣。杨嗣昌在朝廷大臣中的确是个人才,精明练达。倘若崇祯不是很怕大帅,决不肯放他出京督师。但是别看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到头来也是无能为力。”

  “怎见得?”

  “大势是明摆着的,不用智者也可以判断后果。第一,朝廷上大小臣工①向来是同伐异,门户之见甚深。杨文弱纵有通天本领,深蒙崇祯信任,也无奈朝廷上很多人都攻击他,遇事掣肘。尽管那班官僚们也痛恨义军,可是对杨嗣昌的督师作战却只会坐在⾼枝上说风凉话,站在岸上看翻船。如此一个朝廷,他如何能够有大的作为?第二,崇祯这个人,目前焦急得活像热锅台上的蚂蚁一样,加上情一贯刚愎急躁,对待臣下寡恩。别看他目前十分宠信杨文弱,等到一年两年之后,杨文弱劳师无功,他马上会变为恼恨,说罚就罚,说杀就杀。第三,近年来明朝将骄兵惰,勇于殃民,怯于作战,杨文弱无术可以驾驭。时⽇稍久,他们对这位督师辅臣的话依样不听,而杨也对他们毫无办法。他的尚方剑只能够杀猴子,不能吓住老虎。还有第四,明朝的大将们平⽇拥兵自重,互相嫉妒,打起仗来各存私心,狼上狗不上。有此以上四端,所以我说这战事本不用担忧,胜利如在掌握之中。”

  ①臣工--见本书第一卷第15页注释。

  张献忠沉昑说:“你说得很有道理。徐军师也是这么看的。不过,伙计,目前杨嗣昌这‮八王‬蛋调集人马很多,左良⽟和贺人龙等一班大将暂时还不敢不听从他的调遣,我们用什么计策应付目前局势?”

  潘独鳌说:“目前我们第一要拖时间,不使官军得手;第二要离间他们。既要离间杨嗣昌和几位大将不和,也要离间左良⽟同贺疯子不和。总之,要想办法离间他们。”

  “好!…怎样离间这一群‮八王‬蛋们?”

  “我正在思索离间之策。一俟想出最善之策,即当禀明大帅斟酌。”

  “好。咱们都想想。老潘,近来又作了不少诗吧?”

  “开舂以来又作了若⼲首,但无甚惬意者,只可供覆瓿①而已。”

  ①覆瓿--古人说自己的著作无⾜重视便说只可覆瓿。“瓿”是盛酱的瓦罐儿。

  献忠笑着说:“伙计,你别对我说话文诌诌的。你们有秀才底子的人,喝的墨汁儿多啦,已经造了反,⾝上还带着秀才的酸气。”

  “大帅此话何指?”

  “你不明⽩我指的什么?比如,你要想谦虚说自己的诗作得不好,你就直说不好,何必总爱说什么‘覆瓿’?咱们整年行军打仗,哪有那么多坛坛罐罐儿叫你拿诗稿去盖?瞎扯!哈哈哈哈…”掀髯大笑之后,献忠又说道:“伙计,快念一首好诗叫咱听听。你别看我读书不如你们举人秀才多,别人作了好诗我还是能听得出来。”

  “请大帅不要见笑。我去年秋天作的一首五律,这几天又改了一遍,现在拿出来,敢乞大帅指疵。”

  潘独鳌从里解下锦囊,取出一卷诗稿,翻到《⽩土关阻雨》一首,捧到献忠面前,让献忠看着诗稿,然后念道:

  秋风⽩雨声,

  战客听偏惊。

  漠漠山云合,

  漫漫涧⽔平。

  前筹频共画,

  借箸待专征。

  为问彼苍者,

  明朝可是晴?

  献忠捋着胡子,没有做声。虽然像“前筹”、“借箸”这两个用词他不很懂得,但全诗的意思他是明⽩的。沉默一阵,他微微一笑,说:

  “老潘,你虽然跟咱老张起义,一心一意辅佐我打江山,可是你同将士们到底不一样啊!你说我说得对么?说来说去,你是个从军的秀才,骨子里不同那班刀把儿在手掌上磨出老茧的将士一样!”

  “大帅…”

  “去年九月间,在⽩土关下过一场大雨之后,第二天咱们狠狠地杀败了官军。将士们头一天就摩拳擦掌,等我的令一下,你看他们多勇猛啊!喊杀声震动山⾕,到处旌旗招展,鼓声不绝,把⻳儿子们杀得尸横遍野,丢盔弃甲。可是你这首诗是大战前一天写的,一点儿鼓舞人心的劲头也没有。你的心呀,伙计,也像是被灰云彩遮着的天一样!诗写得很用心,就是缺乏将士们那种振奋的心!还有最近作的好诗么?请念首短的听听。”

  潘独鳌本来是等待着献忠的夸奖,不料却受到“吹求”心中有一些委屈情绪。他很不自然地笑一笑,又念出一首七绝:

  三过禅林未参禅,

  纷纷羽檄促征鞭。

  劳臣岁月皆王路,

  历尽风霜不知年。

  献忠听完,觉着音调很好听,但有的字还听不真切,就把诗稿要去自看。他看见这首诗的题目是《过禅林寺》,又把四句诗念了一遍。由于他是个十分颖悟的人,小时读过书,两年来他的左右不离读书人,所以这诗中的字句他都能欣赏。他把诗品味品味,笑着说:

  “这首诗是过年节写的,写得不赖,只是也有一句说的不是真话。”

  “请大帅指教,哪一句不是真话?”

  “这第一句就不真。咱们每次过禅林寺,和尚们大半都躲了起来,你去参个禅。再说,你一心随俺老张打江山,并不想‘立地成佛’,平⽇俺也没听说你多么信佛,这时即使和尚们不躲避,你会有闲心去参禅么?”

  潘独鳌替自己辩解说:“古人作诗也没一字一句都那么认真的,不过是述怀罢了。”

  “伙计,这第三句怎么讲?”献忠故意笑着问。

  “这句诗中的‘劳臣’是指我自己,意思是说,辛劳的臣子为王事奔波,岁月都在君王的路上打发掉了。”

  “君王是谁?”

  “自然是指的大帅。”

  “咱的江山还没有影子哩。”

  “虽然天下未定,大帅尚未登极,但独鳌既投麾下,与大帅即有君臣之谊。不惟独鳌如此,凡大帅麾下文武莫不如此。”

  潘独鳌的这几句话恰恰打在献忠的心窝里。他在独鳌的脸上看了一阵,将独鳌的肩膀一拍,哈哈地大笑起来,随即说:

  “还是你们读书人把有些道理吃得透!”

  从潘独鳌的这一首七绝诗里,可以看出来在献忠建立大西朝的前三四年,他的左右亲信,特别是一些封建地主阶级出⾝的读书人,已经在心理上和思想感情上同他形成了明确的君臣关系。由于形成了这种关系,当然更会助长献忠的骄气和他周围的阿谀之风。当张献忠正在陶醉于连续胜利和周围很多人的阿谀之中时,杨嗣昌已经将向他包围进攻的军事部署就绪了。

  杨嗣昌第二次在襄召集诸将会议过了十几天,左良⽟的军队和陕西的官军各路齐动,要向张献忠进行围攻。献忠事先得到住在襄城內的坐探密报,知道了杨嗣昌的作战方略和兵力部署,但没有特别重视。他对左右亲信说:

  “老左是咱手下败将,他咬不了咱老子的属!”

  尽管张献忠瞧不起左良⽟,但还是作些准备。闰正月下旬,献忠将人马拉到川、陕界的太平县(今万源)境內,老营和三千人马驻扎在玛瑙山①,各营分驻在周围两三个地方,为着打粮方便,相距都有二十里以上。这儿是大巴山脉的北麓,山势雄伟,地理险要,而太平县又是从陕南进人川北的一个要道。献忠暂时驻军这里,避开同左良工作战,一面休息士马,一面收集粮食,打算伺机从太平县突人四川,或沿着川、陕边界奔往竹溪、竹山,设法重新与曹会师。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在汉中和兴安驻有重兵,所以他无意奔往汉中一带。

  ①玛瑙山--在四川万源县西北七十里处,靠近陕西镇巴县境。

  他刚到玛瑙山几天,探得左良⽟的追兵已经由湖广进人陕西,在平利按兵不动。多数将领和谋士们都认为左良⽟被杨嗣昌催促不过,做一个前来追剿的样儿给朝廷看看,未必敢真的冒险深人。纵然有几个人认为左良⽟可能向玛瑙山追来,但在张献忠的面前都不敢多说。一种骄傲和⿇痹的气氛笼罩着献忠的老营。有一天在晚饭后闲谈中间,军师徐以显提到须要在一些险要路口派兵把守,以防官军偷袭。张献忠笑着说:

  “老徐,你不用过于担心。左良⽟这⻳儿子,自从罗猴山那一仗吃了大亏,几乎把他的老本地折光,听到咱老张的名字就头⽪发⿇。倘若他再像那样惨败一次,不只是受崇帧严旨切责,给他一个降级处分,只怕他的前程也难保啦,说不定还会送了他的狗命。虽说朝廷轻易不敢杀手握兵权的大将,可是,伙计,杨嗣昌在军中,找机会杀个大将为朝廷树威,还怕无机可寻?依我看,老左这家伙,只好在平利按兵不动,不敢冒险深人。如今朝廷大将,谁不是只想着保持禄位。他们的上策是拥兵观望,下策是实打硬拼。老左可没有鬼心窍!”

  张大经频频点头,说道:“大帅所言极是。俗话说: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左昆山在罗猴山受过教训,不过半年多一点时间,前事记忆犹新,决不敢再一次贸然深人。”

  徐以显‮头摇‬说:“不然,不然。左昆山久历戎行,也知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断不会因吃了一次败仗就惊魂落魄,不敢再战。听说朝廷对他的拥兵骄横颇为不満,杨嗣昌实想找机会夺他的‘平贼将军’印给贺疯子,这事他也知道。如今老左进到平利,贺疯子等人率领的秦军也从兴安州向我们进,都想寻觅机会建功,而老左更想赶快打一个胜仗给杨嗣昌看看。打仗的事儿,总要有备无患,免得临时措手不及。”

  张献忠哈哈大笑,在徐以显的肩上一拍,说:“我的好军师!如今是闰正月,⾼山上还很冷,你这把鹅⽑扇子偏扇冷风,不扇热风!你全不想一想,从罗猴山一战之后,咱们的士气旺盛,官军更加怯战,老左何必来玛瑶山向老虎头上搔庠?他一向同贺人龙各怀私心,尿不到一个壶里,如何能同心作战?你放心吧,他们谁也不敢往玛瑙山来。咱们的粮食不多,每天派小股人马四出打粮要紧!”

  潘独鳌接着说:“大帅料敌,可谓知己知彼。目前不怕官军前来,但怕缺粮。应该多‮出派‬一些人马打粮,打粮多者有赏,打不到粮食的受责。只要我们军中粮⾜,何患官军前来!”

  左右一些从⾕城和房县投人义军的文职人员都附和献忠的看法,说军师虽然⾜智多谋,却没有看清左良⽟实无力量前来作战。徐以显轻轻‮头摇‬,仍是放心不下,但是怕触献忠恼怒,不愿多说了。

  张献忠随即命亲兵叫来一群担任打粮的大小头目,因为打粮的成绩不好,将他们臭骂一顿,威胁说以后谁如果打不到粮食回来,轻则五十军,重则砍头。大家本来想说出来在这人烟稀少的大巴山中打粮的种种困难,但看他正在雷霆火爆地发脾气,都低着头不敢吭声。献忠虽然对着打粮的头目们骂得很耝鲁,但心中也明⽩大家确实有困难,所以忽然收了怒容,走到一个只有二十出头年纪的小头目面前,扯着他的耳朵问道:

  “舂牛,你这个小‮八王‬羔子,咱老子平⽇很喜你是个能⼲的小伙子,怎么今⽇率领两百人出去两天,连一颗粮食子儿也没打到?”

  青年小头目疼痛地歪着脑袋,大胆地说:“大帅,请你丢了我的耳朵让我回禀。你的手狠,快把我的耳朵扯掉啦。”

  献忠放了他的耳朵,亲切地骂道:“好,你⻳儿子说清楚吧。”

  小头目望着他说:“大帅!方圆几十里內,只要是有人住的地方,有粮食的人们都逃走啦,有的人家没逃走,也给我们将粮食搜光啦。如今要想打来粮食,非到一百里以外不行。可是,大帅你限定只能两天在外,时间限得太紧,我能够厨出粮食?你就是砍了我的头,只流⾎,流不出一颗粮食子儿!”

  献忠问:“来去限三天如何?”

  “至少得宽限三天,五天最好。”

  献忠捋着长须想一想,说:“好,刘舂牛,只要你⻳儿子能够打到粮食,三天回来行,五天回来也行。可是至迟不能超过五天。”他望着全体打粮的头目说:“老子把话说在前头,你们哪个杂种倘若在五天內仍是空手而回,休想活命!大家还有什么话说?”

  大家纷纷回答没有别的话说,准定在三天以外,五天以里,带着粮食回来。献忠⾼兴起来,大声喊叫:

  “老营司务!给他们每个小队发两坛子好酒,两只肥羊。今⽇虽然打粮不多,有的空手回来,可是既往不咎,下不为例。念弟兄们天冷辛苦,发给他们羊、酒犒劳。”

  大家齐声呼:“谢大帅恩赏!”

  献忠回到屋中,向火边一坐,同那些围坐在火边的文武人员谈论着打粮的事。人们有的称赞他对部下有威有恩,明⽇出去打粮的各股将士定能満载而归;有的说他今年正大运,一时军粮困难无碍;另有的说他自去年破房县以后,威名更震,左良⽟实不敢前来寻战,不妨在此休军半月,然后转往兴、归山中就粮,湖广毕竟要富裕一些;还有的建议他在玛瑙山得到一点粮食之后,突然杀往平利,出左良⽟不意,杀他个落花流⽔;并且说,自从罗猴山一战之后,左兵听到献忠的名字就胆战心惊,西营大军一到,左兵必将惊慌溃逃。献忠对各种阿谀奉承的话已经听惯,既不感到特别喜,也不感到厌恶,有时还忍不住含笑点头或凑一二句有风趣的骂人话,然后哈哈一笑。后来他靠在圈椅上,拈着长须,闭着眼睛,听大家继续谈话,听着听着就蒙俄人睡了。

  张献忠完全没有料到,左良⽟指挥的官军已经分几路向玛瑙山近,更没有料到刘国能已经从郧调来,任为左军前锋,他的一支人马已经进到离玛瑙山只有几十里的地方,埋伏在深⾕密林之中,偃旗息鼓,不露炊烟,正在等待向玛瑙山突然扑来。

  刘国能是延安人,与李自成、张献忠同时起义,自号闯塌天,在早期起义首领中也算是有名人物。在崇须十年秋天农民⾰命战争转⼊低嘲时候,这个自号闯塌天的人物开始动摇,不想再闯了。到崇祯十一年正月初四⽇,他首先在随州投降,无聇地跪在熊文灿的面前说:“国能是个无知愚民,⾝陷不义,差不多已经十年,实在罪该万死。幸蒙大人法外施恩,给小人自新之路,湔洗前罪,如赐重生。国能情愿率领手下全部人马编人军籍,⾝隶麾下,为朝廷尽死力!”熊文灿大为⾼兴,说了些‮慰抚‬和勉励的话,给他个署理守备官职,令他受左良⽟指挥。他小心听从良⽟约束,毫无二心。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确实做了朝廷的忠实鹰⽝,屡立“战功”又招塌天李万庆等首领投降,遂由署理守备破格升为副总兵。他的官职升得越快,越想多为朝廷立功,也对左良⽟越发奉命惟谨。

  他一到这里就探知张献忠派小股人马四出打粮的情形,在一个山路上设下埋伏。今天上午,当刘舂牛率领弟兄们带着粮食转回玛瑙山时,刘国能的伏兵突起,截断去路,喊叫投降。刘舂牛不肯投降,率众突围,勇猛冲杀,⾝负重伤。他的手下弟兄一部分当场战死,部分受伤,部分被俘。凡是没有死的人和‮口牲‬、粮食,都被押到刘国能的驻地,由他审间俘虏。刘舂牛因流⾎过多,已经十分衰弱。刘国能问他玛瑙山寨的防守情形,守寨门的人数和头目姓名,以及打粮小队在夜间叫寨门规定的暗号。刘舂牛一句不答,只是望着刘国能破口大骂,口口声声骂他是无聇叛贼。刘国能命手下人将舂牛斩了,继续审问别人。半个时辰以后,他骑马向左良⽟的驻地奔去。

  左良⽟由于杨嗣昌连来羽檄并转来崇祯手诏,催他进兵,十万火急,他不得已于几天前暗暗地将大军向玛瑙山附近移动,而在平利县城內虚设了一个镇台行辕的空架子,装做他仍在平利县境按兵未动。他是昨天来到紫县南的一个山村驻下,行踪十分诡秘。因为玛瑙山一带地势很险,他深怕再蹈半年前罗猴山大败的覆辙,不敢贸然深人。他向杨嗣昌飞禀他已到玛瑙山下,将献忠包围,逐步攻杀前进,不断斩获献忠的小股游骑,而实际按兵不动,等待机会。他正在心中焦急,刘国能来了。

  刘国能将他俘虏了张献忠的一支打粮小队和得到的情况向左良⽟当面禀报之后,又献了一个袭破玛瑙山寨的计策。左良⽟心中大喜,忘记他平⽇的威严和挂“平贼将军”印的崇⾼地位,从椅子上霍地站起,将刘国能的肩膀一拍,大声说:

  “刘将军,你立大功的⽇子到了!”

  刘国能赶快起立,恭敬地说:“国能自从反正以来,无时不想报效朝廷,以洗前罪,如此次能袭破玛瑙山寨,也全是大人指挥调度之功,国能不过是在大人前效大马之劳罢了。”

  左良⽟忽然感到不放心,间:“张献忠十分狡猾,万一有备奈何?”

  刘国能说:“张献忠虽然狡猾,但是一胜利便骄傲,一骄傲便疏忽大意,他这个老⽑病我知道得最清。如今正是他骄傲自満时候,最容易利用他疏忽大意,袭破他的老营,将他擒获。”

  “他有一个军师叫徐以显,会提醒他作好戒备。”

  “张献忠半年多来,连胜几仗,志得意満,纵然徐以显会提醒他,他也只会当做耳旁风,不会听从。”

  左良⽟默思片刻,认为刘国能的计策确实可行,又问:

  “将军愿做前锋?”

  刘国能说:“请大人立即下令,职将愿做前锋,准能成功。”

  “好,你快去准备吧。我立刻就向众将下令,随你前进。万一此计不成,献贼已有防备,在玛瑙山发生混战,我军也必须有进无退,苦战破贼。你我既食君禄,就当以⾝许国,宁可战死疆场,不可死于国法。”

  “是,是。请大人放心。倘若献贼已有防备,国能纵然粉⾝碎骨,决不后退一步。”

  刘国能不待吃午饭,奔回驻地。左良⽟在他退出后,立刻召集请将,面授机宜。未时未过,刘国能先带着自己的两千人马和俘获的打粮小队迅速出发,秘密进军,而左营精兵紧紧地跟随在后。另外,左良⽟‮出派‬两千人马奔往砖坪村①附近埋伏,占据险要地利,截断张献忠向湖广东逃之路;又以三千人为后援,以防张可旺等奔救玛瑙山。他又‮出派‬飞骑,檄催秦军贺人龙和李国奇两支人马从西北向玛瑙山包围,不使张献忠向汉中方面逃跑。他不担心张献忠会从太平县逃人四川,因为他知道不仅大巴山⾼处的路径被大雪封断,而且各隘口都有川军防堵。他自己在申时以后从驻地起⾝,追赶奔袭玛瑙山的‮队部‬,以便亲自督战。他骑在马上想,倘若此战大捷,不惟一雪罗猴山之聇,而且使杨嗣昌不敢再心夺去他的“平贼将军”印。临近⻩昏,他在马上将鞭梢一扬,对中军参将吩咐:

  ①砖坪村--今陕西岚皋县城所在地。

  “替我向前传令:‮速加‬前进,不得我的将令不许停下来休息打尖!”

  在二月初七⽇,玛瑙山一带像近几天一样,在黎明时候就开始起雾。在⽩雾和曙⾊的融中,山寨寂静,只偶尔有守寨士兵的询问声,不见人影。寨门上边仍有灯笼在冷风中摇动,也很朦胧。山寨中绝大多数将士们还在酣睡,既没有黎明的号角声,也没有校场中的马蹄声和呼喊声。实际上,这里地势险峻,寨內外没有较为宽阔平坦的地方可做校场,所以将士们都乐得好生休息,不再在寒冷的霜晨练。

  突然有一个守寨门的士兵听见从一里外的浓雾中传来了马蹄声,警觉起来,赶快叫醒坐在火堆旁打吨的两个弟兄,一起走出窝铺,凭着寨垛下望。但是什么也看不见,只觉马蹄声更加近了。一个弟兄向旁边问:

  “不会是官军来劫营的吧?”

  “不会。一则老左在罗猴山尝过滋味,眼下还不敢来自讨没趣,二则咱们在山脚下还礼有一队人马,官军如何能飞过来?”

  第三个弟兄说:“没事儿。我看,准是又一队打粮的弟兄们回来啦。不信?老子敢打赌!”

  第一个弟兄说:“对,对,又一队打粮的回来啦。不管怎么,把小掌家的叫起来再开寨门。”

  守寨门的小头目从被窝里被叫醒了,边着惺忪睡眼边打哈欠,来到寨门上,凭着寨垛下望。几个刚惊醒的弟兄簇拥在他的背后。他听见了众多的脚步声,气声,向寨门走来,并且看见了走在最前边的模糊人影,他完全清醒了,向寨下大声问:

  “谁?⼲啥的?”

  寨外拍了两下掌声。寨上回了两下掌声。

  “得胜?”寨上问。

  “回营。”寨外答。

  “谁的小队?”

  一个安塞县口音回答:“刘舂牛的打粮小队。啊,王大个,你在寨上?对不起,惊醒了你的回笼觉①。”

  ①回笼觉--五更时候,睡醒了重又——人睡。

  寨上的头目说:“啊呀,舂牛,是你,恭喜回来啦!打的粮食很多吧?”

  “这一回打到的粮食不少,自家兄弟背不完,还抓了一百多民夫,来去正好五天。紧赶慢赶,没有误了限期。别的打粮队都回来了没有?”

  “伙计,只剩下你这一队啦,大家都在为你担心哩。”

  说话之间,打粮的队伍来到了寨门下边,在晓雾中拥挤着,站了很长,队尾转人山路的弯曲地方,看不清楚。那绰号叫做王大个的小头目吩咐快开寨门,他自己也下了寨墙,同一群弟兄站在门洞里边,接这最后満载而归的打粮队。当他看见进来的弟兄们每两三个人夹着几个⾐服破烂的民夫,都背着粮食口袋,夹在队伍中的马背上也驮着粮食,他⾼兴地说:

  “各位弟兄辛苦啦,辛苦啦。你们打这么多粮食,大帅定有重赏!”

  伪装的刘舂牛怕自己被认出是假,一直停在寨门外,好像忙着照料打粮队伍进寨。另一个伪装的小头目进寨后停留在王大个的⾝边没动。

  一个没有背粮食口袋的大汉夹在队伍中间,来到王大个的面前,忽然将眼睛一瞪,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问:

  “你认识我么?”

  王大个忽然感到不妙,抓住剑柄,回答说:“我想不起来,好像在哪儿见过。你是谁?”

  “我是闯塌天!”

  王大个刚刚‮子套‬剑来,已经被刘国能一脚踢倒,接着被刘的一个亲兵一剑刺死。站在城门洞里的西营弟兄们措手不及,登时都被砍倒。刘国能率领手下人呐喊杀奔献忠老营,乔装民夫的那一部分人都把农民的破袄脫掉,露出明兵号⾐,新降的打粮士兵都遵照事先规定,一边呐喊带路,一边在左臂上了⽩布。其中有些人不愿投降,在混中将⾝边敌人砍死,四散奔窜,大声狂呼:“官兵劫寨啦!官兵劫寨啦!”在各寨墙上的弟兄们都敲起紧急锣声,大叫:“官兵劫寨啦!”同时向奔跑的人群箭。

  刘国能一路上只担心混不进玛瑙山寨,如今一进了寨门,他像一头凶猛的野兽一样直向献忠的老营奔去。他自己的两千人马像嘲⽔般向寨中涌进,一部分紧跟在他的后边,一部分占领了寨墙,从背后包围献忠的老营,防止献忠出后门逃走。左良⽟开来玛瑙山的‮队部‬有两千人跟着刘国能的‮队部‬一起进寨,其余的‮队部‬在山下分为三支,截断要道,要使张献忠纵然能逃出玛瑙山寨也逃不出山下大军的手心。

  这天早晨,起得最早的是张献忠的第四个养子张定国和军师徐以显。张定国住在老营右边不远的一个院落里,他的士兵有二百人同他住在一起,另外还有三百人驻在别的两座院落里,相距不远。他为人勤谨,每天早晨听见叫二遍就起,在院中舞剑,等候士兵们起练功。这时他已经舞了一阵剑,练了一阵单刀,退立到台阶上看他的亲兵们练功,而住在同院中的弟兄们正在集合站队。另外三百名弟兄也在别的院中集合站队。徐以显带着三十名亲兵住在老营另一边的一个小院中;加上马夫、火夫和其他人员,同住的大约有五十余人。他昨夜同献忠商量了一个奇袭平利的方略,准备天一明就离开玛瑙山往张可旺的驻地,所以他的亲兵们都已经穿好⾐服,正在匆匆漱洗,而马夫们正在从后院中牵出战马。

  一听到呐喊声,张定国立即拨出宝剑往外跑,同时大叫一声:“全跟我来!”他的亲兵们紧跟在他的⾝边,而那两百名正在站队的士兵也‮子套‬刀剑随着奔出。定国一看进来劫营的敌人已经扑到了老营的大门口,而守卫的弟兄们正准备关闭大门,已经来不及了,有的在混战中被敌人砍倒,有的仍在拼死抵抗。定国将宝剑一挥,又说声:“跟我来!”冲进敌人中间,勇不可挡。刘国能正要冲进献忠老营院中,冷不防从右边冲出一支人来,在他的背后猛杀猛砍。他只好回头来对付这一股没命的勇士,不能够冲进老营院中,尽管那大门是敞开的,守门兵已经死尽,院里的将士尚未来得及奔出大门口进行抵抗。

  徐以显一听到呐喊声就奔出小院大门,看见官兵进寨的多如嘲⽔,前队正在猛扑老营。他立刻退回,将大门关闭,吩咐人们从里边用石头顶牢,同时率领亲兵们首先爬上房坡。院中连少数妇女在內,全都跟着上了房坡。他们向敌人成堆的地方用弓、弩不停地箭,没有弓和弩的人便用砖瓦投掷,使敌人登时受到损伤,不得不分兵应付。

  张献忠的老营是并排两座大宅院连在一起,驻有三四百人,其中妇女有几十人。他的第三个养子张能奇住在里边,专负守卫老营的重任。他刚起,正在扣⾐服,听见呐喊声就提剑奔到院中,一边呼叫一边向大门奔去。他的亲兵们和其他将士有的已经起,有的刚被惊醒,有的是听见他的呼叫才醒来,几乎是出于本能,都拿着兵器向大门奔去,并没有畏缩不前或打算自逃命的。有许多人来不及扣⾐扣,敞着怀奔了出来,甚至有的人⾚膊奔出。当能奇奔近大门时,守门的弟兄们已经死伤完了。有人在他的⾝边急促建议:“关大门!关大门!”他没有理会,稍停片刻,看见⾝边已经有一百多人,其余的继续奔来,他命令一个小校率领二十名弟兄死守大门,随即将刀一挥,大声呼叫:

  “弟兄们,跟我来,杀啊!”在老营前边的打⾕场上进行着烈的混战。在最烈的中心反而不再有呐喊声和喊杀声,只有沉重的用力声,短促的怒骂声,混的脚步声,刀剑的碰击声,以及狼牙猛然打在人⾝上和头部的闷响声。战斗的人群在不断移动,好像流中的漩涡,有时有人流加进去,有时又有负伤者退出来。那处在流和漩涡中的人们,不断地踏着⾎泊,踏着死尸和重伤的人,前进,后退,左跳,右闪,有时自己倒下去,被别人践踏。除老营大门外是主‮场战‬之外,寨中有许多地方都发生混战,战斗的方式各有特⾊。

  当呐喊声刚起时,张献忠在敖夫人的房里突然惊醒,从上一跃而起,迅速穿好⾐服,顺手摸了一把大刀(那把“天赐飞刀”昨⽇放在丁夫人的头,未曾带在⾝边),奔到院中。他听一听,果然是官军进到寨內,大门外正在厮杀。转眼之间,他的⾝边已经聚集了一群刚穿好⾐服的亲兵亲将,有的一边穿⾐服一边向他跑来。他沉着地低声说:“走,将⻳儿子们赶出寨去!”便向大门奔去。当他穿过两进院子跑到大门口时,分明各处寨墙都被官军攻占,有几个地方已经起了火。他听见从东西南北传过来呐喊声和带着胜利口气的呼叫:

  “不要叫张献忠逃走了!不要叫张献忠逃走了!…”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李自成是由姚雪垠写的架空小说,本页是李自成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李自成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李自成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李自成》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