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由姚雪垠写的架空小说
阿奇小说网
阿奇小说网 短篇文学 武侠小说 校园小说 官场小说 乡村小说 重生小说 穿越小说 言情小说 架空小说 经典名著 灵异小说 玄幻小说
小说排行榜 同人小说 耽美小说 推理小说 仙侠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竞技小说 科幻小说 伦理小说 军事小说 网游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深宅旧梦 情栬西游 滛情幻影 心畸之夺 情卻双轨 绝地羔羊 四面春风 龙之物语 风韵犹存 综合其它 总裁小说 热门小说
阿奇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16897 
上一章   第四十八章    下一章 ( → )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

  晚饭以后,闯王同牛金星等回到书房,继续密谈,并且告诉亲兵头目:除非有军情大事,不必前来禀报。因为晚饭前牛金星已经谈了关于建立新名号的重要意见,所以李自成很希望再听听李岩对当前的用兵方略有些什么重要主张。他望着李岩说:

  “林泉,我来到河南,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虽然人马⽇有增加,已经有十多万人,号称二十万,但是还不能算站住脚步。得蒙⾜下不弃,前来相助,这实是天以⾜下赐我。对于我们今后用兵作战方略,务请不吝赐教。牛先生、宋军师,都是你的老朋友。大家在一起畅所言,共同商量,你用不着客气。”

  李岩对李自成的谦逊和诚恳十分感动,正要回答,闯王的亲兵头目进来,告诉闯王说夫人和红帅来了。亲兵头目说毕就退到门口,掀起帘子。⾼夫人在前,红娘子在后,笑容可掬地走了进来,三四个女亲兵留在门外。牛、宋、李岩赶快起立相,闯王也为着红娘子站了起来。⾼夫人说:

  “听说牛先生和军师都在这书房里,红娘子要来拜谒二位,这也是很应该的。我没有事,陪着她一起来了。”

  牛金星和宋献策连说“不敢”红娘子先向闯王施礼,随即分别向牛、宋施礼,举止大方,庄重而又娴雅。坐下以后,她望着牛、宋说:

  “我去年冬天同军师有一面之缘,同牛先生虽是初次见面,却是慕名已久。今⽇我同李公子来到闯王帐下,备员偏稗,自当誓忠誓勇,驰驱沙场,为闯王打江山竭尽汗马之劳。还望牛先生和军师今后多赐教导,末将听从指挥,不敢有误。”

  牛金星和宋献策都说了些客气话,还称赞了她破杞县救李公子的事。红娘子知道闯王同他们正在谈论重要题目,打算起⾝告辞,却不料牛金星问道:

  “红娘子将军,上个月军师从开封来到军中,只谈到你数月前在豫东起义的事,至于如何起义,却知道的不甚详细。以将军能这样毅然起义,不避艰险,破城劫狱,实为千载奇闻。到底你是如何起义的?”

  红娘子抿嘴一笑,不愿多谈,望望⾼夫人,眼神里似乎在问:“怎么谈好呢?”⾼夫人也笑一笑,对金星说:

  “你们不是同闯王有重要事情商量么?”

  自成说:“我也想听听红娘子是怎样起义的,说说不妨。”

  ⾼夫人又望红娘子一眼,见红娘子不肯说话,便对大家说:“这事情很简单,她上午已经对我讲了。只因她年纪轻轻的,又有点儿姿⾊,不该在江湖上卖艺吃饭。自古踩绳卖艺的是一种业,良家妇女谁个肯⼲?红娘子从她十四五岁起,还是个没有长成的少女,就在江湖上受人欺侮。无奈她人穷志不穷,生就的品端正,脾气倔強,一⾝硬骨,不管谁威,死不肯从。后来她人长树大,出脫得更加俊俏,在江湖上也有名了。那班有钱有势的浪公子、花花大岁,还有平⽇惯于倚势欺人的官绅富户,想打她坏主意的人越发多了。偏偏她的师傅又亡故了,由她率领着跑马卖解的班子,许多事儿得由她抛头露面,受人欺负的时候更多了。不管她吃不吃,也不管她立⾝清⽩,在那班有钱有势人家的眼中,总把她当成卖艺也卖⾝的人看待。因为她经常在豫东卖艺,遇到受人欺负,闹得不可开时候,多蒙李公子仗义相助,替她排难解围。所以她对李公子感恩不尽。前年冬天,我在永宁县境內遇到她,她就对我谈到李公子兄弟二人。”⾼夫人转向李岩,微露笑容,说:“就是那次同她偶尔相遇,我才初次听到李公子兄弟大名。”

  宋献策望着红娘子说:“这以前的情形,我完全清楚。只是你是如何决定起义的,在开封传说纷坛。自从你起义之后,我也没有同李公子贤昆仲见面细谈,所以有些谣传,我也莫辨真假。请你谈谈你的起义经过如何?”

  牛金星也笑着催促:“对,对,颇愿一闻。”

  红娘子用含着微笑的明眸大眼望望他们二人,又转望⾼夫人,并不说话,心中说:“事情已经做过了,何必多谈?”⾼夫人从眼神里明⽩了红娘子的心中意思,也使眼⾊催她说话。她又看见闯王也在望着她,于是她收了笑容,轻轻地感叹一声,说:

  “有什么可谈呢?谈起来只有叫人生气!”她摇‮头摇‬,嘘口长气,接着说:“这一年来,好多江湖人和我手下的伙计们都看见我的⽇子不好混,江湖饭不好吃,暗中怂恿我不如造反,大家愿意拥戴我做首领。大家这样甘心拥戴我,并不是我有多大本领,只是因为我平⽇在江湖上讲义气,别人有急难肯尽心帮助,也因我处事公正无私,大家清楚。可是我不听别人劝说,总是不愿造反,对他们说:‘我不是怕死,是怕我这个女流之辈,挑不起领兵打仗的重担!’人们说:‘怕什么?你做首领,我们齐心辅佐,有什么山翻不过去?樊梨花、穆桂英也都是⽗⺟生的!’我说:‘那都是唱本儿上的女英雄,不是真的,况且她们不是造朝廷的反啊。’人们说:‘永乐年间唐赛儿在山东造反,你难道没有听说过?难道不是真的?男子汉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是造反的材料!’还有人多识得几个字,古事知道的多一些,还告我说了许多古时候妇女造反的名字。他们说王莽坐天下的时候,就有一个没有出嫁的女子名叫迟昭平①,率领了几千人马起义,连打胜仗。可是不管人们怎样劝,我还是没有打算造他朱家朝廷的反。处在这样有天无⽇的昏暗世界,我上几代积下来说不尽的深仇大恨,我自家又亲尝到百般苦楚,假若我是个须眉丈夫,就不会有一点顾虑,早八百年造反啦!”

  ①迟昭平--平原人。公元21年(新养地皇二年)起义

  金星问:“后来你怎么忽然造反了?”

  “唉,不造反不行啊!”停一停,她接着说:“我在商丘地方卖解,受一个恶霸财主欺侮。他将我骗到后花园中,竟图恃強将我留下。我忍着一肚子怒火,好言对他说我是清⽩良家女子,行的端,立的正,卖艺不卖⾝,不得向我无礼。他嬉⽪笑脸地伸手就要拉我,我打回他的手,后退一步。他又不要脸追着拉我。我啪一耳刮打过去,打得他鼻口开花,鲜⾎噴流。我破口大骂他是无聇禽兽,青天⽩⽇下欺负我卖艺穷人。他大叫着我造反了,喊叫他的一大群悍奴恶仆,要把我捆起来狠打,要打得我跟他成亲。我唰啦一声‮子套‬宝剑,说:‘快点放我出去,休得近前!’那群悍奴恶仆小看我是个姑娘,将我团团围住,舞刀弄杖,一齐向我攻打,还不断说一些下流的话。我看我倘若再不使出看家本领,休想逃出祸坑,牙一咬,心一横,说道:‘反就反了吧,先杀了这班禽兽再说!’我登时杀死了三个人,伤了几个,趁他们惊慌后退,纵⾝上了墙头。那群禽兽见我上了墙,又呐喊着扑了过来,还有人用飞砖打我。我将⾝子一闪,躲开了一块飞砖,从臂上取下弹弓,一弹打倒了那个在背后督阵的混账恶霸,又连着打伤了两个恶仆,然后纵⾝跳下⾼墙,冲出深宅大院,同我的一班子伙计会合。伙计们因知我在后院杀起来,已经有一部分人攻进前院。这时看见我决心造反,大家⾼兴,一阵呐喊,从前院杀到后院,杀了恶霸全家,凡是跑不掉的都杀了,抢了银钱、骡马,收拾了细软,放火烧了宅子,只留下粮仓不烧,将粮食散给饥民。我从此树起了造反大旗,招兵买马,在豫东一带闹了起来。”

  金星问:“后来你怎么见到大公子了?”

  红娘子说:“造反以后,闯了四个多月,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我没有辙了。上月底,我把人马从虞城、砀山一带暗暗地拉到陈留境內,打算派人到开封找伯言大公子问计。恰好打听到大公子从开封回杞县,我就冷不防在半路上截住他,佯装将他劫走,为的是使他⽇后不受连累。我将他请到军中,问他下一步我该怎么走。他见我已经上梁山,只有大⼲下去,没有别的路走,就嘱咐我四句话,当⽇⻩昏就带着他的仆人们回杞县李家寨了。我庒儿没打算留住他…”

  闯王揷问:“哪四句话?”

  李岩代答:“那四句话是‘兵精粮⾜,不守一地;严整军纪,多行仁义’。”

  宋献策叫着说:“好!好!这四句话与闯王过去十余年用兵方略不谋而合!”

  李岩说:“我确实自红娘子起义之后,即时常为她担心,反复寻思十余年来陕西各家起义‮队部‬得失之故,以及闯王此次到河南后何以众百姓从之如流,才得出这四句话来。不有闯王行之在前,我李岩何能凭空杜撰。”

  ⾼夫人接着说:“李公子的仇家得到消息就造起谣来。后来还有谣言说红娘子进攻开封没有成功,顺便把李公子掳到军中,真是捕风捉影的鬼话!开封是一座有一百多万人口的省城,红娘子那时手下只有千把人马,兵少力单,自顾不暇,做梦也不会去攻开封!”

  红娘子觉得话已说完,想着闯王同军师等人还有要事商议,便望着⾼夫人说:“不耽误他们商议军国大事,咱们回后院吧?”

  ⾼夫人点头说:“好,咱们走吧。”

  大家把⾼夫人和红娘子送到书房门外,回来重新坐下。李岩见闯王催他快说出中的方略大计,便欠⾝说:

  “麾下问起此事,鄙意以为最重要的莫如乘此时机,经营河南,作为立脚之地。有一个立脚之地,则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以目前情况言,明朝确实如大厦将倾,无力可支。然而战争之事,变化万端,不能不思及意外变故,预立于不败之地。倘有一个立脚地方,纵然一时战事不利,亦可以应变裕如。兵法上说:‘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鄙意请闯王以河南为本,建一牢靠立脚地,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成说:“你在神-写来的书子里也说到此事,那意见很好,我反复读了几遍,也让牛先生和军师看过。只是河南不像陕西,大部分都是平原,无险可守,四面受敌。从前说是‘四战之地’。所以河南这块地方,利于作战,不利于固守。⾜下比我想的仔细,愿听听详细⾼见。”

  李岩说:“河南古称‘四战之地’,就地理形势而论,险固不如陕西。但是‘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自古作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以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吴起对魏文侯论山川形势,反复说‘在德不在险’,实是千古名言。今⽇将军来到河南,又值朝廷失德,百姓离心,国力十分疲敝,官军十分虚弱,倘不乘此大好时机,经营河南,更待何时?《兵法》云:‘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衙地。’孙子所说的行地就是地广人众,四通八达之地。河南对‮国全‬来说,就是衢地,所以自古为兵家所必争。今以河南全省而论,豫东豫中尚不十分残破,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宜于农桑,这正是天以河南资将军。只要布德施仁,百姓拥戴,兵強粮⾜,处处制敌,便不怕河南是‘四战之地’。正是因为河南居‮国全‬腹心,四通八达,控扼南北,所以立⾜河南就可以制明朝的死命。况河南转输便利,他省莫及。北宋建国,削平群雄,统一江南、楚、蜀,远及岭表,何尝不是以河南为本?地理是死的,古今不变;人事是活的,时有不同。攻守胜败,重在人事。”

  宋献策见闯王心中犹豫不定,也说:“林泉兄所论甚是。兵法上常说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和’二字。百姓拥戴,兵強食⾜,上下一心,就是人和。得此人和,虽处千里平原,可以兴邦;失此人和,虽有山河之固,可以亡国。上个月,我同启东也在私下里议论过此事,但那时闯王方到河南不久,正忙于号召饥民,编练人马,军中百事草创,全未就绪,所以只在与闯王闲谈时泛泛地提了一下,未曾多去议论。如今人马众多,洛指⽇可下,情况与一月前大有不同,所以今⽇启东提出来要议定新的名号,以便号召天下,那确实是一件急务。至于林泉所言在河南建立本,以图天下,这也是一件大事,关系今后用兵方略,不可不早作决策。”

  李自成注意听着,但未做声。他总觉得两三年內还有一些恶战要打,而河南是所谓“四战之地”明朝决不会让他有时间在几个府中安安稳稳地招集流亡,散发耕牛种子,使百姓休养生息。十二年的流动作战,东西驰骋,倏忽千里,破城不守,取粮于敌,在李自成已经形成了一套战斗的经验和习惯。如今虽然形势起了变化,但是这变化来得太快,使他的思想还不能完全适应。他考虑未来的作战时候多,有时也很有‮趣兴‬考虑建立新朝以后的重大因⾰,却不肯多考虑如何在大局未定的时候抢着在中原先占据两三府的地方,设官授职,招集流亡,恢复生产,作为本。

  牛金星也同意李岩的建议。他是河南府人,对洛有乡土感情,也特别重视洛的有利地势。看见闯王仍在思虑,不肯决断,他故意向李岩问:

  “林泉,你看,经营河南为本,当从何处着手?”

  李岩回答说:“小弟前⽇书中,曾言,‘以宛、洛为后距’,即是以经营洛、南为先,这是本中的本。”

  闯王笑着问:“‘后距’两个字怎么讲法?你那封书子写得实在好,只是这两个字我不大明⽩,因为忙,也没有来得及向他们二位问问。”

  金星代李岩回答说:“后距就是公爪子后边的那个脚趾。有这个后边的脚趾,它斗架时候,不管站立、跳跃,都特别得力。”

  闯王笑着点头:“啊,原来是这样讲法!这字眼儿用的很好,很恰当。林泉,请你详细讲一讲你的⾼见。”

  李岩赶快解释说:“洛号称后天下之中,西有函⾕之险,东有虎牢之固。函⾕关就在灵宝西边,以一旅守函⾕就可以使陕西官军不能出潼关向东。况且崤函两山对峙,地势险要,处处可以设伏。舂秋时孟明视率领秦师伐晋,就在灵宝境內中了埋伏,全军覆没。虎牢关在汜⽔县境,自古为防守洛的东边门户,断崖百丈,中间一路可通,易守难攻。洛城北十里是邙山,好像是洛的外郭。邙山之外是⻩河,只要守住孟津,就隔断了敌军北来之路。所以唐肃宗乾元二年,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郭子仪断河桥以保东都。河就是今之孟津,相州就是临漳。洛南面有龙门,古称伊阙,也很险要。其实自洛往南,处处可守。熊耳山、伏牛山,绵亘数百里,成了洛的天然屏障,而汝州是通往东南方面的重要门户。倘若在攻克洛之后,分兵南丁汝州、叶县,夺取南及其附属州县,就可以使宛、洛连成一片,互为犄角。驻一军于南,分偏师守邓州,则明朝在湖广的官军不能从襄、郧进人中原,在陕西的官军也不能自商州、武关东来。宛、络巩固,就可以由洛出成皋,从南出叶县,东取郑州、许昌,会师开封,东进商丘,直徐、杨,由方城、舞,东取郾城、汝南,席卷陈州、颖州①,回翔于江淮之间。到了这时,以河南为本的作战方略就算成功,立于不败之地,可以进一步与明朝争夺天下。古人把争天下比做‘逐鹿中原’。也只有稳据中原,才能定鹿死谁手。”

  ①陈州、颖州--陈州是今河南淮。颖州是今安徽⾩

  牛金星拍了一下手掌,说:“说的是,说的是。我平⽇与献策也曾如此议论。务请闯王俯采此议,作为当前用兵方略。”

  闯王含笑点头,说:“等咱们攻下洛,看情形再作决定。”

  李岩又说:“自古争天下,有无立⾜地,至关重要。刘邦以关中为本,遂能北出燕、赵,东略齐、鲁,逐鹿中原,灭项羽而统一天下。李渊⽗子据有太原、河东为本,西取长安,然后东出潼关,与王世充争夺东都,收取中原而次第统一‮国全‬。朱元津先据南京为本,西灭陈友谅,东灭方国珍、张士诚,然后出师北伐,驱逐蒙元。所以自古凡以马上得天下,必先择一立⾜地,可战可守,财赋兵马有所出。”

  宋献策怕有些古地理闯王不知道,帮助解释说:“汉⾼祖与楚霸王画鸿沟为界,鸿沟在今汜⽔境內,故虎牢关以西,洛一带,都同关中连成一片。林泉兄的意思是建议以洛、南两府为本,招集流亡,抚恤百姓,开垦荒地,恢复生产。⻩巢善于用兵,纵横‮国中‬,驰驱万里,终能攻克长安,建国大齐。然其失败甚速,非其兵不精,战不勇。其故有二:一为起义十几年中,不知经营一个立⾜地方,到了长安,亦未能在关中善为经营,抚恤百姓,使百姓乐为之用。关中一带生产破坏殆尽,百姓饥饿困苦,而⻩巢的军粮亦断了来源;二为內部背叛,朱温首先降唐。然如⻩巢有一巩固立⾜地,退有所守,⾜食⾜兵,即关中残破,也立于不败之地。即使朱温降唐,亦未必即亡。故林泉所言,实为上策。”

  李自成觉得他们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他和老八队的大小将领都是陕西人,对陕西特别悉,也有一种特别的乡土感情,又加上自古以来有一个历史传统观念,认为长安是最好的建都地方,这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他。他笑着说:

  “你们各位所言,很有道理。将来咱们如能以关中为本,岂不更好?”

  金星说:“古称秦关百二,带砺山河,加上強兵良马多出西北,故长安为古代建都之地,而关中拱卫京师。然而千余年来,气运消长,变化甚大,天下形势颇与中古以前不同。唐朝虽然建都长安,却以洛为东都;盛唐之际,颇着力经营东都,⾼宗与武后且数次率群臣驾幸洛,即在洛临朝,治理天下。自唐以后,直至北宋,建都均在中原,而以开封为主要建都之地。即金朝后期,因受蒙古所迫,亦迁都开封而不迁都长安。其故何在?盖自近古以还,京师供应⽇繁,粮食、布帛、财赋及各种所需之物,多仰给东南数省,不能依靠关中。自扬州至开封有运河可通,开封至洛则⻩河堪资运输。自洛而西,有三门、批柱之险,漕运艰难。故自隋至中唐,天下上运粮食多集中存储于洛。此盛唐之所以大力经营东都的本原因。北宋承五代之旧制,建都开封,以中原为本,而以长安为外镇。开封无险可守,定为京师,非其所宜。以宋太祖之深谋远虑,岂不知此?盖因中原人口多于关中数倍,而东南财富为‮家国‬所依赖,此近古形势变化,不得不尔。如今闯王如以宛、洛为本,连中原为一体,此实策之上者。以目前言,建此立⾜地,进可以逐鹿中原,退可凭险而守;以将来言,‮国全‬统一,南北一家,定都洛,东南财赋可由运河而开封,溯⻩河源源而来。古人云‘洛居天下之中’,实非虚言。有人说河南无险可守,那仅仅是指梁、宋①而言,而忘了宛、格也都在河南的疆域之內。以宛、洛两地的险阻形胜而言,宛不如洛,所以经营洛尤为重要。汉⾼祖初得天下,与群臣商议建都地,曾有人主张定都洛,说洛东有成皋②,西有崤、渑,背对⻩河,南向伊阙,险固⾜恃。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反,有人对吴王说:‘愿大王所过城池不攻,疾行而西,赶快占据洛。洛有武库,又有敖仓③。凭洛山河之险,号令诸侯,虽然不人渲关,天下也就定了。’可见古人对洛如何重视。”

  ①梁、宋--开封和商丘地区,商丘为古来国所在地。

  ②成皋--此处指虎牢关。

  ③敖仓--在成皋县西北。为秦朝‮家国‬储存粮食地方,西汉因之。

  李自成颇为心动,说:“你们的建议确实很好。等破了洛之后,同众将领好生商议商议。咱们眼前还有很大困难。经过前年冬天的潼关大战,又经过商洛被围,老弟兄死伤很重,所剩不多。目前虽有十多万人,其中旧⽇弟兄很少。以这十多万人而言,其中有将士们的随营眷属,有各⾊工匠、伙夫、马夫等等,还有办各种事务的人,实际上战兵不超过六万,其中勉強算得上精兵的不过一万多人。就拿这一点精兵说,多是新兵啊,非经过几次阵仗,才能磨炼成真正管用的精兵。靠目前这点兵力,纵横中原有余,据守一地,四面应敌,就不⾜了。到底如何办,等咱们攻下洛以后才能够看情况决定。另外,咱们军中读书识字的人太少,人马增添的很快,各营办文墨的人十分缺乏。如将来在各州县设官授职,治理地方,没有多的耝通文墨的人,职掌刑狱簿书,事情也不好办。”

  李岩说:“闯王既然如此谦恭下士,思贤若渴,看重读书人,我想读书人慢慢都会来到麾下,助成大业。”

  牛金星正要接着说话,忽见双喜进来,就把已经到了口边的话咽了下去。双喜向闯王禀报说,从神-来的人马,已经有两千人到了郝摇旗那里,其余的人马将在今晚三更时候全数赶到。自成十分⾼兴,向李岩问:

  “怎么会来得这样快?”

  不等李岩开口,宋献策代他回答说:“豫东将士,思慕闯王心切,自然忘记疲劳,加紧赶路。我们原来以每⽇行军六七十里计算,想着他们大概明⽇下午方能到达,实际上他们每⽇走了百里以上。”

  李岩点头说:“正是这个道理。”

  闯王说:“你那里步兵居多,这样,弟兄们实在太辛苦了。”他转向双喜问:“给新来将士们预备的住处都停当了么?”

  “我摇旗叔从前天起就亲自带着他手下的弟兄们砍树割草,搭盖窝铺,打修地灶。今早从中军营又派二百名最会搭盖窝棚的弟兄前去。人多手快,现在都准备好啦。”

  李岩因为自己的人马初到,需要亲自回营照料,请双喜去把人马已到的消息告诉红娘子,问她是不是同回营去。双喜进去片刻,回来说:

  “红姐姐说,请李公子略等片刻,她马上就跟公子一起动⾝。”

  说话之间,李岩和红娘子的一大群亲兵和红娘子的十几名随⾝健妇都将战马备好,牵到老营大门外的空场上,带着老营替他们准备的灯笼火把,站了一大片。闯王将李岩送出老营。随即,红娘子也在慧英等大群姑娘的簇拥中走出老营。⾼夫人如今是义⺟⾝份,只送到二门为止。红娘子和李岩向闯王、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一告辞,说他们明⽇一早就来拜年,然后飞⾝上马。李自成依依不舍地站在李岩的马头旁边说:

  “拜年倒不重要,我们还有话需要细谈,务请早来!”

  李岩和红娘子的‮队部‬驻扎的地方有一道泉⽔从石中流出,舂夏两季⽔旺,冬⽇不竭,所以地名就叫做清泉坡。在回去的路上,李岩和红娘子因为只顾赶路,没有工夫谈。到了清泉坡时,已经三更时候,李俊带着二十几个弟兄打着灯笼火把在营外的山路上接。他们刚到清泉坡不久,那后续‮队部‬赶到了。从闯王老营送来的大批羊⾁、猪⾁和⻩、⽩二酒①等犒劳物品也送来了。李岩、李侔红娘子在全营巡视一遍,对头目们嘱咐几句,无非是让弟兄们好生休息,严守纪律一类的话,然后回到李岩的军帐里边,商量一下明天去给闯王和⾼夫人拜年的事。稍谈片刻,红娘子感到十分疲乏和瞌睡,便离开李岩军帐,回到自己的帐中去了。

  ①⻩、⽩二酒--⻩酒指榨酒,⽩酒指蒸馏酒。

  红娘子住的军帐离开李岩的军帐大约有三十丈远,背后是一片大松林,静夜里愈显得松涛澎湃。一部分健妇同她住在一个帐篷里,另一部分住在右边相连的一座帐篷里,而男亲兵们又分开住在前后两个帐篷里。她的战马照夜⽩和所有亲兵们、健妇们的战马都拴在避风的松林里边,都有马夫照料,正在吃着草料。松林里有几个临时搭盖的小窝棚,为马夫们‮觉睡‬和守夜的地方。红娘子一进军帐,看见地上铺着很厚的麦秸和⼲草,她的铺盖已经由随⾝侍候的健妇替她铺好。她坐下去,感到十分満意。紧挨着她的卧铺旁边摊着范红霞的卧铺。红娘子先将宝剑取下,庒在枕头下边,然后将外⾐脫下,整齐地摆在卧铺里边,靴子和丝绦都放在⾐服旁边。她每夜都是如此,怕的是夜间一旦有事,即令没有灯光,也可以随手摸到。所有健妇们也都按照她的样子办,成了习惯。红娘子和她们在‮觉睡‬时照例穿着紧⾝小袄和长,为的是如果一旦敌人前来劫营,她们纵然来不及穿外边⾐服,只要蹬上靴子,抓起宝剑就可以敌。今夜虽然到了闯王军中,万无敌人来袭,但大家还是按照平⽇规矩就寝。红娘子心疼大家多天来实在疲劳,催大家赶快‮觉睡‬。大家一躺下去,转眼就睡了,有些还轻微地打着鼾声。红娘子坐在被窝中,望着大家睡得那么快,不觉微笑。她看见只有红霞没有人睡,从枕头上睁着眼睛看她。她小声说:

  “红霞,今晚咱们这地铺又柔软,又暖和!”

  “灯帅…”

  “怎么你还要称我红帅?今天到了闯王这里,只有闯王一个人是元帅,别人都不是。你怎么还叫我红帅?”

  “唉,叫惯了口,没有办法。再说,我们不叫你红帅叫什么?”

  “他们这里,下边人称呼将领们都是叫这将爷,那将爷,听起来怪亲切。你们就叫我红将爷吧。”

  “你是女将,怎么好称爷呢?何况,你还是一个姑娘?”

  红娘子不觉失笑,说:“啊,这话也是,这个爷字被他们男人家占稳了,咱们不必去争它。你们以后怎么叫我,咱们今晚不议论啦。你刚才叫我一声,要对我说什么话?”

  “我说,往⽇也是给你铺厚厚的麦秸或⼲草,你没有说过我们替你铺的柔软、暖和。我看不是别的,是你的心中感到十分柔软和暖和。”

  “啊,瞧你这张嘴多会说,真是说到我的心窝啦。你想,红霞,自从咱们起义以来,虽说还没有吃过败仗,可是我的心呀,你知道,没有一天舒展过,常常像把攥的一样,有时像庒着一块石头。咱们在开封以东和徐州以西跑来跑去,是一支孤军,常常害怕给别人吃掉。况且我又是女流之辈,在自家军中常常怕树不起威严,庒不住琊气;在军外怕受别人的气,被别人轻视。后来李公子起义了,我才觉得好了些。可是我们还是一支孤军,要闯开一个局面很不容易。今天好啦,我们到了闯王这里,好像是细流归海,孤女还家。”红娘子忽然眼圈儿一红,几乎流出眼泪,轻轻地叹口气说:“我起小失去⽗⺟,从师学艺,受够了打骂;学艺成名,奔走江湖,受尽了欺侮;如今来到了闯王大军,真像回到了自己家里!虽然⾼夫人只比我大十来岁,可是我在心中把她看成我自己的⺟亲,比亲生⺟亲还亲!”

  “红帅,你快睡吧。昨晚整夜行军赶路,今⽇又忙了一天,明天一早还去给闯王和⾼夫人拜年哩。”

  “⾼夫人今⽇同意成立个健妇营,这真是我梦想不到的事儿!以后我只想专管女兵,男兵我一概不管了。要是⾼夫人叫我招收一千个年轻力壮的大脚妇女,不,先招收五百个也行,好生练半年就管打仗。打几个胜仗,替普天下妇女们争口气。我会同健妇营的姊妹们同甘共苦,看大家像自己的亲姊妹一样。红霞,将来一成立健妇营,你们如今跟随我的这十几个姊妹就都要提升成头目了。”

  自从起义以来,红霞第一次看见红娘子这样快活,这样絮絮叨叨地同她说心里话,这样露出来姑娘家的本来面目。她想着红帅平⽇那种心思沉重的样儿,那种在全军弟兄面前十分庄重威严、不苟言笑的样儿,那种军令如山、一怒之间就要杀人的样儿,那种在打仗时直冲敌阵、猛刺猛砍的样儿,跟此刻多么不同!她望着她所敬爱的主帅,只是无声地笑着,不知说什么好。不知怎地,她想到了红帅的婚事,想着她已经二十多岁了,女儿家在这事上再耽误下去就不好了。红霞很想提一提这件事儿,但不敢开口,几次话到口边都忍住了。红娘子见红霞不说话,只是望着她笑,便又说道:

  “唉,红霞,我今⽇来到闯王军中,来到⾼夫人跟前,才算熬出了头,才感到咱们今后的路子越走越宽!”

  红霞再也忍不住,从枕上抬起头来,悄声说:“红帅,如今不再愁咱们是一支孤军,不再怕被别人吃掉,诸事顺心,你也该…”

  “什么?”

  “你也该替自家的终⾝大事心了…”

  红娘子的脸一红,小声骂道:“放庇!光练兵打仗就不完的心,还别的闲心!”

  她赶快倒下去,钻进被窝,在枕上打个哈欠。过了很长一阵,翻了个⾝,好像睡了。

  当红霞已经人了睡乡以后,红娘子仍然没有睡着。今天投到闯王帐下和拜⾼夫人为义⺟,这两件大事本来就够她心情异常‮奋兴‬,偏偏在躺进被窝前红霞又提起来她的婚事,使她更难⼊睡。

  在红娘子那个时代,女子结婚的年龄一般在十七八岁。别人像她这样年纪,已经出嫁几年,生儿养女了。在一般人家,倘若有谁家的姑娘像她这样年纪不出嫁,别人会笑话的,会说她要扎老女坟哩。她对自己的终⾝大事,何尝不放在心上?在舅舅死之前,原是将她许配了人家的。她从来没有看见过她的夫婿,也没有看见过那一家的任何人。封建社会的古老风俗和礼教,使任何一个做姑娘的对这样事都不敢打听一句。当大人们谈到这一家人时,她就羞得红着脸,低着头,赶快躲开。但是她风闻这也是一家受苦的人,那孩子也很老实,肯做活,起小就帮助大人种地。她长到十八岁的时候,师傅曾托人捎信儿到家乡去,请媒人找她的公公商量,在跑马卖解的班子中替他们完了终⾝大事。但后来听说她的婆家全家逃荒在外,不知下落。不久,她的师傅病故,由她领起来这个三十多人的班子。一则事情太忙,她没有工夫心这件事,二则她害怕出了嫁,一旦生儿育女,就妨碍她继续在绳上马上卖艺,全班人的生活就不好办了。她只好暂时不管自己的婚姻大事,拖着就拖着吧。到了去年冬天,她想着要是将女婿找到,成了亲,一则女婿不再逃荒受饿,二则别人见她已经是有夫之妇,也许不再动不动就在她的⾝上打坏主意。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家乡来人,告诉她一个不幸消息:她的女婿在逃荒中死在济宁境內。她表面上仅是脸⾊一寒,没有说一句话,却在静夜里蒙着头暗暗地痛哭几次。尽管她从没有看见过这个出外逃荒的农民后生,却因为一则她一直把他当做命中注定的夫婿,在感情上和道德上十分忠实于他,她怎能不哭呢!二则她看到她的一家亲人,包括这位没有同她成亲的可怜夫婿,都是多么不幸,又怎能不哭呢?她不明⽩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落在她的亲人头上!

  自从同李岩率师往豫西来投闯王,她也曾偶然想到过自己的终⾝大事。但是她自己毕竟是一个姑娘,关于婚姻的种种心事,她只能深深地锁在心里,不能对红霞等手下人吐露出来。上个月,因为听到在杞县有人造谣说她把李公子掳到军中,強迫李公子跟她成亲,她觉得受到很大侮辱,曾经气得在夜间悄悄哭过。如今尽管她救了李岩出狱,而且汤夫人已经死了,她又一向敬佩李公子,但是她想,即令她永远不出嫁,也决不能向李公子吐露心事!

  她暗暗叹了口气,想着如果⺟亲在世,这事情就好办了。倘有⺟亲在世,这事情何用她自己心!猛然想起来苦命的⺟亲,红娘子立刻就将婚姻大事抛在一边了。⺟亲和弟弟惨死的往事,清清楚楚地浮现在她的心上,使她心痛如割,热泪奔涌。

  叔⽗死后,她⺟亲就在邻村的一个财主家里做女仆,将她姐弟两个也带了去。那财主家的管庄头子见她妈是年轻寡妇,眉目俊秀,就百生方想娶她做小。⺟亲死不答应,立志永不改嫁,把他们姐弟俩拉扯成人。后来因被这个管庄头子纠不过,⺟亲离开了那家财主,带着一双儿女仍!⽇回到破庙里住,有时替人家帮短工,做针线活,有时带着他们讨饭,苦熬⽇月。那个管庄头子仍不肯放过她妈,常来胡。一天⻩昏以后,⺟亲从邻村回到庙里,哭了‮夜一‬,把仅有的一碗⽟米面烙成一个饼子,放在头,把她叫醒,搂住她哭着说:“你以后要多照顾你弟弟,出去要饭时别叫狗咬着你们。”她看着妈点点头,却不知妈为什么哭得跟泪人儿一样,又在妈的怀里睡着了。等到天明,她一乍醒来,却看不见妈在⾝边,叫了几句也不应,随后看见⺟亲在梁上吊死了。她把弟弟摇醒,拉着他大哭着往村里跑,叫人来把妈从梁上卸下来。弟弟不知道妈妈已经死了,爬在妈妈的死尸上大哭,叫着:“妈呀,妈呀,我饿呀!”村里人把⺟亲用破席子卷了,埋在葬坟里。好心的大人们对她说:“你带着弟弟去找你舅舅吧,要不,你俩没大人照料,都会饿死冻死的。”她没有办法,带着弟弟往舅舅家去。那个小⽟米饼子他们已经吃完了。她一手提着讨饭篮子,一手拉着三岁的弟弟,边哭边往舅舅家走。到舅舅家有十五里,中间隔着两座小山头。弟弟走不动,她背着他走。走到一半路,她也饿了,走不动了。她背着弟弟,歇歇,走走,哭哭。弟弟哭着要妈,直要她背着他回庙里。弟弟越在她⾝上闹着要回去找妈,她越背不动。走了大半天,刚翻过第二个小山头,她的两眼发黑,头一晕,栽倒下去。弟弟从她的背上摔下来,滚下山坡,她自己也不省人事了。后来遇着一个好心的过路人,和她舅舅是同村子的,将她救活,背到舅舅家去。可是弟弟从几丈⾼的悬崖上滚下去,已经死了。直到她懂事以后,才有人告她说她⺟亲是那晚从邻村回来,在路上被管庄头子強奷,羞愤不过才上吊的。起义之后,她总在想着回到家乡报仇,但竟然没有机会。因为破花县搭救李公子,来到豫西,她现在去河北为一家三代人报仇的机会更少了。

  红娘子用被子蒙着头,想着,哭着,大半个枕头都被她的热泪透了。有时她想,要是弟弟活着,如今也会像双喜那样…

  这时候,李岩还没有睡。他把李侔、李俊和刘祥叫到面前,告诉他们,他和李作、红娘子明天一早要去闯王的老营拜年,嘱咐他们两个留在营中照料,既要让弟兄们好生休息,也要注意军纪整肃,不许酗酒、‮博赌‬。然后他把李侔留下,挥退左右亲兵,剪亮蜡烛,低声说道:

  “德齐,我这些⽇子虽然十分疲劳,但今⽇到了闯王老营,所见所闻,使我的心中到现在还不能平静。我想趁此时候,同你谈谈。今后我们在闯王这里如何立⾝行事,更要心中清楚。”

  “要不要把红娘子请来,一起谈谈?”

  “不用。她太累,恐怕早已睡着了。”

  “哥认为闯王如何?”李作首先这样问,因闯王给他的印象极好。“”诚如你昨天告我说的,十分使人敬佩。我看闯王怀大志,奋发有为,谦恭下士,待人以诚,自奉俭约,对将士如待家人。他的军纪严明,令行噤止,上下齐一。闯王关心百姓疾苦,同我谈话中间,总是关心如何⾰除弊政,解救小民困厄。目前闯王不但在军中威德崇隆,深得将士之心,而豫西百姓也莫不视如救星,远近口碑载道,传为歌谣。我原以为闯王⾝上必有一股草莽气味。今⽇一见,始知大为不然。闯王出⾝草莽,而锋芒不露,谦和之光照人。历数前古,在历代起义英雄中很少有此人物。“

  李作笑着说:”起初红娘子建议我们来投闯王,今⽇看来,这一步走得很是。“”这一步确实走得很是。但是我今⽇所见所闻,感想甚多,至今心中尚难平静。“”哥何故如此?“”唉,一句话很难说完。“

  李侔悄声问:”是不是怕同闯王手下将领们不易相处?“”不然。今⽇闯王帐下的亲信大将,已经认识了两个。⾼一功是闯王內弟,待人诚恳,平易近人,本不像是草莽英雄。刘捷轩在军中地位甚⾼,铁匠出⾝,耝犷豪迈,不失草莽英雄本⾊,但情异常慡直,肝胆照人。听说他在‮场战‬上勇猛无比,⽇常处事十分正直,这样人最易相处。“”既然如此,哥为何心中不宁?“”唉,这心情确实复杂。今⽇来到闯王军中,对闯王全军情况,未窥全豹,仅见一斑。我好像⾝临沧海,而自己渺如一粟。平⽇朋友间对我谬加称许,说什么有文武全才,其实咱们平⽇所讲的武,不过是书生们纸上谈兵,毫无实际阅历。可是闯王知兄虚名,推诚相待,献策等又过为吹嘘。古人云:‘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今⽇一看闯王骑兵练极其认真,全从实战着眼。童子军培养少年将才,目光远大,实为千古创举。又听说匠作营所属各种作坊,除火器坊尚未建立外,都很齐全。凡我们所曾想到的,闯王这里全已有了;我们没有想到的,闯王这里也已有了,或已想到了。闯王起义至今,十载以上,驰驱数省,⾝经百战,在治军与作战上阅历甚深,见闻极广,而又虚怀若⾕,博采众议,故进⼊豫西以来虽然诸事草创,可是已具备了宏伟规模。你我毕竟是书生出⾝,束发受书,惟知学做八股,醉心举业,闭塞心智,如瞽如聋。近几年虽然抛弃举业,稍稍涉猎经世之学,旁及兵法战阵诸书,然十年来⾜迹不出杞县、开封,游多是同窗、社友,言谈不离乎纸面文章。今⽇到闯王军中,一⽇见闻,远胜读书十年。我平⽇自视甚⾼,今⽇慡然若失,恨无真才实学,以报闯王知遇之恩。“”哥说得很是,弟也略有同感。但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要尽忠辅佐闯王,总还是有可用之处。献策今⽇做闯王军师,言听计从,难道他在军事上不也是毫无实际阅历?“”献策的情况不同。他来投闯王,献出‘十八子当主神器’的-记,证明闯王是奉天承运,必得天下。闯王在连年受挫之后,得此谶记,其对全军上下的鼓舞,可想而知。何况,有此谶记,不仅使全军上下更忠心拥戴闯王,即对其他群雄来说,亦可以借天命为之号召。献策立此大功,当然应受闯王殊遇。另外,你我与献策相识数载,知道他确有非我们所及之处。我说的不是他那一套风角、六壬、奇门适甲之类。这一套,我们不信,连他自己也未必真信。我常说,献策是隐于星相卜筮的奇人,奔走于公侯之门而不为屈,家无隔宿之粮而能济朋友之急,⾝不満五尺而心雄万夫,未曾力学而博通三教九流;剖析时事,了如指掌;天下山川形势,罗列中。他虽未亲历行伍,但多年留心武事,于兵法阵图涉猎甚多,且能揣摩钻研,深有会心。我去年在开封住时,常同他作竟夜之谈,十七史重大战争他谈起来如数家珍,不惟能详述战事经过,而且能指出双方胜败变化之前因后果,剖析⼊微,使人信服,听而忘倦。献策常博访老兵退卒,询问戚继光练兵作战事迹,与戚继光的《练兵实纪》、《纪效新书》相印证,故对近代军旅之事,亦深有研究,非一般徒卖弄《孙子兵法》,泥古不化者可比。所以我方才说,献策虽是一个江湖术士,也确有非你我所及之处。“”哥,据你看,他献的什么谶记…“

  李岩立刻做个手势,使李侔不要说下去,微笑一下,悄声说:”陈涉造反,将‘陈胜王’三个字写成帛书①塞⼊鱼腹,然后剖鱼出书,又令吴广假装狐鸣,都是借以煽惑大众。刘邦起义,未必真有斩⽩蛇一事。韩山童想造反,使其羽埋一独眼石人②于⻩河岸上,借以煽动修河饥民起事。献策所献戏记,难道不也是鱼腹帛书之类?但我们既自誓效忠闯王,惟恐其不早建大业。如此等谶记,宁可信其有,不可疑其无。子英年轻无知,不明利害,你要告诫他在此等事上说话千万小心。一言说错,会惹杀⾝之祸。切记,切记!“

  ①帛书--陈涉、吴广在帛上写”陈胜王“三个红字塞进鱼腹中,士卒买鱼烹食,发现帛书。又使吴广烧着篝火,潜⼊成营地旁边的野庙中,伪装狐鸣,叫道:”大楚兴,陈胜王。“

  ②石人--元朝末年,韩山童借⽩莲教起义,预先在⻩河两岸制造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河天下反。“使其同在⻩陵冈⻩河岸上埋一独眼石人,让修河饥民掘出,煽动起事。

  李侔连忙说:”我明天一早就告诫老七,要他处处说话谨慎。“

  李岩又说:”还有,前几天在路上时候,我听见老七对人说,大哥一到闯王军中,准会使闯王的大军气象一新。当时我正有事,没有管他。你明天要对他说,像这样的糊涂话不惟不许再出口,连想也不许想。我们在杞县时候,因听惯了官绅们对义军诽谤之词,不明真相,情有可原。如今来到闯王军中,处处都使我们自愧无知,千万不可再有从前想法,不可再随便胡说。“

  李侔点头:”确实不可胡说。我们从豫东来投闯王,实是慕义而来。倘若闯王不是同别人相比气象大不相同,口碑载道,咱们也不会来伏牛山中相投,誓忠拥戴。“

  李岩点头说:”正是如此。“

  李侔问:”哥,你今⽇同牛启东见了面,觉得此人如何?“

  李岩答道:”很难说。虽然我与启东系丁卯同年,但多年并无来往。今⽇见面,自然十分亲热,一见如故。“

  李作说:”启东既是哥的乡试同年,又与献策是好朋友,去年献策在省城设法救他,我们也曾勉尽薄力。我想,我们如有见不到的地方,或有什么困难,他定会随时相助。“”这个自然。不过我们初到闯王这里,总得事事谨慎,不可耝心大意。闯王治军甚严。我们对手下人切不可放纵了,犯了闯王军规。“”是,是。我很明⽩。“

  停一停,李岩又说:”德齐,我刚才有几句话,意犹未尽。许多读书人,一受宋以来理学之害,二受八股科举之害,往往读书一生,毫无实学,问兵、农不知,问钱、⾕不知,问经邦济民之策,瞠目不知所答。有少数人能打破科举制艺①藩篱,涉猎一些杂学②,便在朋辈中谈政言兵,旁若无人,自以为管、乐③再世,诸葛复生。其实,陈涉、吴广等首难英雄和刘邦、朱洪武等创业之主,都不是读书人。自古以来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都只能因人成事,做人辅佐。你我是世家公子出⾝,又涉猎了几部经世致用的书,平⽇不知天⾼地厚,自以为多么了不起。如今来到闯王帐下,虽只一⽇,耳目为之一新,襟为之一开。自今往后,我们千万不可再存往⽇的狂妄习气和想法。切记,切记!“

  ①制艺--即八股文。

  ②杂学--明代读《四书》、《五经》和学做八股文为读书人进⾝的敲门砖,把别的书籍和学问都看成杂学。

  ③管、乐--管仲,舂秋时齐人。乐毅,战国进燕人。

  李侔因哥哥不惜重复,谆谆告诫,明⽩哥哥一则确实见到闯王后十分敬佩二则也用心很深。他连连点头称是,并且说:”哥说的这些话,我一定记在心中。“

  关于红娘子拜⾼夫人为义⺟的事,红娘子和李岩刚回来时已经作为一件大事对李侔谈过,此刻又提起来谈了一阵。兄弟俩都是満心喜悦。李侔很希望哥哥早⽇将红娘子娶为续弦夫人,但是封建礼教思想深深地妨害了他们兄弟间的亲密平等关系,使他在兄长面前只能毕恭毕敬,而不好谈及兄长的婚事。他想了想,决定明⽇见到宋献策时顺便谈谈这事,请献策从中撮合。他离开哥哥的军帐,在全营中巡视一遍,才回到自己的帐中。李岩在李作离开后据洛一带百姓闯王的话,拟了两首歌谣,然后才脫去外⾐上。但是他没有马上人睡,心嘲澎湃,万感集,忽然从二里外郝摇旗营中传过来第一阵公啼叫…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李自成是由姚雪垠写的架空小说,本页是李自成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李自成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李自成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李自成》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