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由姚雪垠写的架空小说 |
|
阿奇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李自成 作者:姚雪垠 | 书号:42936 时间:2017/10/28 字数:20159 |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 下一章 ( → ) |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吴汝义动得大声呜咽,说不下去。李自成也忍不住流泪,哽咽说: “我明⽩,我明⽩,我们的将士虽然士气已经低落,常常遇敌即溃,可是还有不少人是铁汉子,到艰难关头怀抱着⾚胆忠心哪!” 吴汝义接着说:“慧琼带头拼死杀人胡人中间,使很多胡人吃了一惊,回头来对这冲进来的一支救兵作战。张勇乘此时机率领他的残兵杀开一条⾎路,脫⾝走了。” “慧琼呢?” “我看见慧琼不能脫⾝,两次去救她,都被敌人挡住,⽩失了一二百弟兄。我只能望着慧琼挂了彩,左边脸上淌着鲜⾎,右手挥着宝剑砍杀。她不断地鼓励弟兄们拼死⾎战,声音都喊哑了。这些弟兄都是真正的好汉,十分英勇,不是被当场杀死,便是受了重伤倒下。慧琼且战且退,被敌人到江边,再也没有了退路。这时她⾝边还有三十多个男兵,七八个女兵。她又挂了一处彩,几乎栽下马来。随即她又从马鞍上坐直⾝子,举着剑⾼声呼叫:‘姐妹们,宁死不能受辱!’唉,皇上,我眼睁睁看着那七八个姑娘一个一个纵⾝跳人长江。有一个姑娘临到江边时回过⾝来,将一柄短剑向一个敌兵掷去,掷伤了敌人,然后投⽔自尽。唉,皇上啊,真是了不起的烈女啊!”“慧琼如何?” “慧琼因为伤势太重,腿上又中了一箭,不能迅速下马。我看见她扬起鞭子,正准备跃马投江,不料那马也中了箭,将慧琼跌到地上,被一群清兵捉去了。那些男女将士,不是战死,便是投江,没有一个跪下投降。” “好,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顶天立地的烈女啊!”李自成不敢直接询问刘宗敏、宋献策的下落,却问道:“你快告诉我,咱们那些重要将领的生死如何?” “因为各营将士各自作战,一时溃散,许多重要将领的下落不明,臣只知道汝侯刘爷和宋军师都被敌人捉去。” 李自成大惊:“怎么?他们被捉去了?” “是的,陛下,他们被俘了。”吴汝义又一次忍不住哭泣,然后接着说“汝侯见御营被敌人偷袭,率领他⾝边的数百名将士来救御营,遇见军师,一起前来。还没有奔到御营,冷不防与大队敌人相遇,寡不敌众,受了包围。刘爷挥舞双刀,大声呼叫督战,在混战中马失前蹄,被敌人捉去。宋军师受伤落马,正要自刎,一群敌兵扑来将他捉去。天明以后,臣从富池口向东来的路上,遇见一个从他们⾝边逃出来的小校,我才知道他们二位被俘的事。这小校因为伤重,失⾎太多,在路上死了。” 李自成连连顿脚,绝望地长叹一声,不觉说道:“这是天意亡我,夺去我的左右膀臂!” 他忽然想起来他的皇帝金印和许多宝物、文书,尤其是崇祯十三年冬天宋献策献的“谶记”一向被他看作是得天下的重要符瑞,却都在仓皇奔出御帐时失去了。他不肯将这事告诉吴汝义,只是喃喃地低声自语: “我没有料到,我没有料到…” “请皇上不必忧心,打尖之后火速动⾝,赶到九江,收集溃散,还可以有几万人马,转到宣、歙一带再说。” 李自成没有做声,他原来就明⽩去宣、欧立⾜只是一句不得已鼓舞人心的空话,如今再说这句话就没有一点意思了。他在心中对自己说:“没有料到我也有⻩巢的下场啊!”正在打尖的时候,清兵⽔陆都追到了。大顺军整队不及,仓促应战。大部分清散、死伤、投降。吴汝义率领一部分将士拼死抵抗,掩护李自成逃走。后来吴汝义杀出重围,无法同李自成会合,只好向另外一条路上落荒而逃。 泊在江边的船只大部分被清兵夺得,连刘贵妃和陈妃所乘的那只大船和船上的宮女以及李自成携带的大批金银珠宝,都成为清军的战利品了。 四月二十九⽇黎明,李自成奔到了离九江大约四十里的地方,⾝边残兵不过三千人,来到的大船仅二十余只。清兵又迅速地追到了,并且有一部分清兵的快船于黎明之前在前面登陆,截断李自成的去路。大顺军残部三千之众,突然发现前后都是清兵,战鼓号角与喊杀之声震天动地,大部分不战自溃。李自成不再迟疑,对自己说: “这地方就是我的瑕丘,不可自误。” 他刚刚横着举起花马剑,准备往自己的喉咙砍去,突然王四的战马冲到⾝边,抓住他的右臂,使他的剑没有砍到自己脖子上。王四大叫: “皇上不可轻生!赶快随我突围!” 王四带领一百多名将士在前开路,折向西南,落荒而走。李自成本来十分饥饿和疲惫,可是既然没有自刎成功,一种为生命搏斗的本能力量就奇迹般回到了他的⾝上。他挥动花马剑,凡冲到他⾝边的敌人无不应声落马。他的神勇鼓起了跟随他突围的将士们的勇气,连他们所骑的疲惫的战马也都精神奋发。王四一边在前边开路,一边大叫: “大顺国的忠臣义士,愿意保驾的都跟我来!” 跟着突围的有一千多人。清兵继续穷追不舍。突围的人马不断死伤、逃散、被俘,最后只剩下五六百人。 王四在混战中连受几处刀伤箭伤,终于阵亡了。 清兵已经将李自成赶到瑞昌城外。一边是瑞昌城,一边是龙开河。瑞昌城门紧闭。城楼上站満了守城的百姓。李自成正在无路可走,突然从西北方树林中杀出了一支人马。清兵被杀个措手不及,向后败退。这一支人马,为首的是⽩旺。⽩旺飞马奔到李自成面前,说道: “请皇上随我去,不要在此地逗留。刚才被杀败的只是胡人的一支尖兵,大队胡军尚在后边。” 李自成问道:“你的将士如今在何处?还有多少人马?” ⽩旺说:“臣的一营将士并没有经过什么挫折,损失不大。所以臣的一营人马仍然完整,士气也都管用。为着接皇上,臣的人马大部分已经开进了武宁境內。请陛下随臣前去,就先留在臣的营中,以后再作计较。” 李自成听了这话,略感欣慰,说道:“困难的时候,眼看着朕已经无路可去,你突然前来,好像从天上落下来一支人马,救了这一次危急。好吧,朕暂时留在你的军中,想办法收集溃散的人马,总可以收拢几万将士。” ⽩旺这一支人马有三四千人,保护着李自成,走了大约一天的路,在一个山村中停下来。李自成实在疲倦,就在这里睡了一觉。他不断地做凶梦,睡得十分不安宁,有时候醒了也是胡思想,想的最多的是⻩巢。⻩巢在狼虎⾕自尽不成,被外甥林言杀死的故事总是盘绕在他的心头。他想过来,想过去,终于对⽩旺也起了疑心。⽩旺不是延安府一带的人,而且跟随他起义也晚。两三年来,⽩旺一直驻扎在德安府和承天府一带,很得民心。其部下也多是湖广人,这是他不相信⽩旺的很重要原因。当离开承天时候,⽩旺曾经苦苦谏阻,不愿意将他的数万人马退往武昌,而要在德安府或承天府一带同清兵作战。后来他下了严旨,又将⽩旺的人马分去大半,编人各营,⽩旺才不得不跟他一同退往武昌。他想,难道⽩旺对此心中不怀恨么?万一⽩旺投降満洲人,岂不会先将他杀死,或将他绑献胡人?他越想越怀疑,决定趁早离开⽩旺,寻找其他溃散的人马。 清兵又赶来了。⽩旺请李自成跟他一道继续向南退。李自成对⽩旺说:“⽩旺,你是忠臣,朕心中十分明⽩,可是朕不愿意再深⼊江西境內。咱们那么多的将领,那么多的弟兄,溃散成好几股,如今大概都流落在通山、通城一带,朕应该亲自去将他们收集起来。还有皇后的大军,正从川东往湖广来,说不定现在已经进⼊湖广境內。那里有将近二十万大军。这里朕倘能收集几万人马,三五万或五六万,往西去接皇后的大军,我们就能够在湖广一带站住脚了。你留在江西很好。如果江西湖南能连成一气,我们就可以暂时在南方立国。” ⽩旺劝阻说:“陛下,如今兴国、通山、通城、蒲析各地,情况都不清楚。万一陛下从这里进人通山往西,遇着胡人,如何是好?虽说我们的大军溃散各地,可是谁晓得他们如今在哪里?” “一定是在通山、通城、蒲圻一带。他们必然都在寻找朕的下落。朕去就可以将他们收集到一起。朕不去,他们各自为战,必然一个一个被敌人消灭。虽然朕跟你一起,暂时没有风险。但那么多人马无主,我心中何忍啊?” “陛下的心情臣何尝不知。可是如今到处都在反对我大顺朝,不要说是胡人,就是有些大姓的乡勇也不可轻视。陛下带多的人马去,如今没有;带少的人马去,叫臣如何能够放心?请陛下千万不要前去,由臣护卫陛下,暂在江西休息一些⽇子,暗中查访那几位大将的去处。知道了他们的下落,再聚到一起就不难了。如今到哪里去找他们呢?万一找不到就遇着了胡人或大队乡勇,陛下,到那时后悔无及。” 不管⽩旺如何劝说,李自成只是头摇,后来说道:“朕的主意已经拿定,你不要劝说了。朕明天早晨天不明就走,进人通山境以后再打听消息。” ⽩旺见李自成十分坚决,又说道:“如果陛下执意前往通山,臣不敢強留。目前臣⾝边只有五六千人,分一半给陛下,保陛下平安无事,找到我们的各营人马。” 李自成担心这些人都是湖广新兵,有的是德安府的,有的是承天府的,还有部分是襄府的,万一这一部分人马跟在他⾝边,或将他杀死,或将他献给胡人,岂不更糟糕么?他犹豫了一下,说道: “如今胡人正到处寻找朕的踪迹,跟朕的人多了,反而树大招风,不如这些人全留在你这里,你虚张声势,只说朕在你的军中,你缓缓地向南退去,把敌人引向南方。朕只带⾝边这几百人不声不响地潜人通山,神不知鬼不觉地找到我们的溃散人马。此系上策,你不要再说了。” ⽩旺说:“陛下,你的心事,臣完全明⽩。臣追随陛下五年了,难道陛下还不相信臣么?不管如何兵败,臣将以一死报陛下,决无二心。陛下如果不听劝告,万一遭遇不测,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死后也无面目见我大顺朝众多将士!” 李自成也觉得这话说得很动人,无奈他已决意潜人通山,便说道:“你不要再劝了,你的心朕完全清楚,你是一个真正的忠臣,无奈朕今天⾝边的人越少越容易潜踪灭迹,人越少越平安无事。朕意已决,你就不必再苦苦相劝,以免动摇朕的决心,坏了大事。你千万不要再说了。” ⽩旺不敢再劝下去,就将李自成⾝边的几百将士,凡是武器不好的都换成好武器,在当天夜间四更时候,送李自成出发。当李自成已经走出很远后,⽩旺仍然站在⾼处,望着李自成这一小队人马的影子,不噤大哭。天明以后,⽩旺又后悔了,想着皇上此去,凶多吉少,于是他点了五百人马,亲自带着,去追赶李自成。不知道追了多远,他看见路边立了一块界石,知道已经进人通山县境。又追了数里,早晨的⽩雾渐渐地浓起来了,到处苍苍茫茫,树影山影分不清楚。忽然看见前边一个⾼坡上有一队人马,大约有数百之众。其中有一个⾼的影子,他想着这必是皇上骑在乌龙驹上的影子,于是他一面率领着将士向前赶,一面喊着: “皇上,皇上,⽩旺来了。皇上,等一等!” 可是等他追到近处,忽然发现那一小队人马不再前进了,就在⾼坡上等候着他。等他追到后,才看清这不是什么人马,而是两行小松树,其中有一棵比别的⾼一些罢了。他大为失望。又向前追了一二里路,雾更浓了,山路分歧。他不知应向何处追赶,又找不到一个百姓可以打听。他带着人马走上一个较⾼的山头,希望从这里能看见李自成那一小队人马的影子,结果什么也望不见,但见⽩雾茫茫,遮天蔽地。⽩旺失望了,站在这里停了一阵,想着大顺朝亡了,皇上凶多吉少,不觉痛哭。他⾝边的将士看见主将哭,也都哭了。 奉命追剿李自成的清兵统帅、英亲王阿济格,曾经因进兵西安时路上耽误了时间而受到摄政王多尔衮以顺治皇帝名义下的严责,所以他近来不但严令他的将领们包括诸王。贝勒。固山额真等对李自成穷追不放,而且连他自己也紧随着队部前进。当李自成进人通山境內这一天,他乘船到了九江。他早就料到李自成在他大军追击之下,必将步步溃败。经富池口一战之后,他严令队部:倘李自成力尽势穷,潜逃深山躲蔵,务必分兵搜索,将李自成捉获,永绝后患,好向朝廷告捷,以赎前愆。李自成离开⽩旺的队部后,追赶李自成的将领很快得到细作禀报,一面派大军迫⽩旺继续往南,不能回头,一面出派几支小股队部进人通山以南的山中搜索李自成。 今天是乙酉年五月初一⽇。英亲王阿济格驻兵九江城內,正在听一位満洲大臣向他禀报审问一部分重要俘虏的情形。那大臣将用満汉文缮写的犯人花名单送到英亲王面前,先问对李自成的两个叔⽗如何处置。 阿济格问道:“这两个人都是什么样的人物?” 満洲大臣说:“原来都是种田人,前年冬天李贼回乡祭祖,将他们带了出来,一个封为赵侯,一个封为襄南侯。这封为赵侯的同李自成的⽗亲是叔伯兄弟,那封为襄南侯的远了一支。” “斩了!” “五爷,在桑家口捉到李自成的一一妾,应如何处置?” “长得很美么?” “也只是中等姿⾊,加上多⽇风尘奔波,当然比不上江南美女。” “带上来,由我亲自审问。” 过了片刻,刘贵妃和陈妃被带到英亲王面前。她们不肯向英亲王行礼,低头站在地下。阿济格借助一位启心郞的翻译问道: “你们是李自成的福晋和侧福晋?” 刘贵妃不懂“福晋”是什么意思,猜到必是问她们是不是李自成的夫人和如夫人,便抬起头来毫无畏惧地回答说: “我是大顺国的皇后⾼氏,她是陈妃。我们国亡当死,不许你对我们二人无礼。” “你真是李自成的皇后么?” “我正是大顺的正宮娘娘。” 阿济格又打量她们一眼,吩咐手下人给她们搬两把椅子,让她们在对面坐下。他只听说李自成的子姓⾼,但对⾼桂英的年龄、相貌以及生平行事完全不知。他害怕受骗,又问道: “如今你被我提到了,生和死都在我一句话。倘若你肯说出实话,供出你确是什么人,我会饶你不死。倘若冒充⾼氏,我将你千刀万剐,或将你的肚子剖开。你自己不怕死,难道不为你腹中的胎儿着想?” 刘贵妃听了这话,知道敌人并不清楚她的⾝份,更觉大胆,决心拼着被敌人剖腹,或受千刀万剐之罪,也要哄住敌人,保护⾼皇后。于是她冷笑说道: “皇后岂有假的?家国已亡,死节是分內的事,你不必再问,速速杀我就是了!” 阿济格向陈妃问道:“你是什么人?” 陈妃回答说:“我是大顺国的陈娘娘。” “她是什么人?” 陈妃猛一怔,随即回答:“她是我家皇后。” 阿济格挥手说道:“带下去,全都斩了!” 随即刘宗敏和来献策被带到阶下,先单独把刘宗敏带到堂上。英亲王的左右喝令他跪下。刘宗敏睁大炯炯双眼,冷冷地直望着阿济格的脸孔,嘴角露出来嘲讽的微笑,用鼻孔哼了一声,说道: “我是大顺朝的大将,不幸兵败被擒,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岂能向胡人下跪?” 英亲王的左右护卫又一起大声吆喝,命他速跪,声音震耳。刘宗敏继续立不动,只是冷笑。阿济格用手势阻止众人吆喝,向刘宗敏说道: “李自成已经力尽势穷,逃往九宮山一带山中潜蔵,我已命我大兵分路搜剿,数⽇內必可捉拿归案…” 阿济格刚说到这里,忽然接到吴三桂从兴国州来的一封紧急文书。他是在肃清了⻩冈、汉一带的大顺军几股溃散人马之后,从武昌直奔兴国州的,没有参加富池口和桑家口两次战役。阿济格将书信拆开一看,前边満文,后边汉文,缮写得很清楚。他只将満文看了一遍,便给旁边的大臣们,没说一句话。吴三桂已经被清朝封为平西王,食亲王俸禄,但是他在给英亲王阿济格的信中措辞十分谦恭。他首先对“大军”在桑家口又一次大捷,并俘获刘、宋等人,向和硕英亲王谨表祝贺。接着说他的⽗⺟和全家三十余口惨遭李自成和刘宗敏杀害,有不共戴天之仇,恳求将刘宗敏给他,生祭他的⽗⺟神主,然后由他亲自将仇人凌迟处死。阿济格早已有成竹,继续向刘宗敏问道: “我知道你在李自成下边,十分受人尊敬。我朝很需要你这样的人,倘若你投降我朝,必然受到朝廷重用,富贵荣华更不用说了。你肯投降么?” “我刘宗敏自从随闯王起义那一天起,就没有想到⽇后会投降敌人之事。告诉你,我是铁匠出⾝,连我的骨头也是铁打成的。我是个铁打的汉子,要杀要剐随你的便。倘若你不识趣,再要劝我投降,我可就要破口大骂了!” 阿济格没有生气,心中赞赏这样的铁汉子,挥手使兵丁将刘宗敏带走。 宋献策被带上来了。他用带着手铐的两只手向阿济格拱一拱,昂然而立,等着问话。阿济格向他打量一眼,看见他个子虽矮,⾐服破烂,带着斑斑⾎迹,却是面貌不俗,神态镇静,也不用怒目看他。这一切都给他印象很好。他问道: “你是李自成的军师,被我捉到,想死还是想活呢?” 宋献策笑着说:“我被你捉到之前,当然想活。既然被你捉到,死活都不由我,何必相问?” 阿济格很満意他的回答,面露笑容,又问道:“你认为李自成是怎样一个人哪?” “自古以来成则王侯败则贼,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明朝无道,陷百姓于⽔深火热之中。自天启末年开始,豪杰并起,扰扰攘攘,大小头领,何止千百。有的旋起旋灭,有的依附旁人,不能自主。真正能独树一帜,百折不挠,民心所向,群雄归服,推倒明朝,建号称帝的,也只有李王一人而已。所以大顺虽亡,李王却不失其英雄本⾊。” 阿济格笑一笑说:“你原是江湖卖嘴的,确实很会说话。我们満洲人也喜看相算命,还喜萨満跳神。自然你这一行与萨満不同,你有学问,也比他们⾼贵。诸葛亮也是你们这一行的,我读过《三国演义》,很佩服孔明。他掐指一算,就知道吉凶祸福,能够借东风,摆八卦阵。你当然没有这些本领。你只会看星相,讲地理,观风望气,占卦看相,批八字,选择⽇子。有这些本领就够了,我们八旗人看重,给你官做,你肯投降么?” 宋献策更觉大胆了,从容回答:“多谢王爷看重,山人实不敢当。山人本是江湖布⾐,无心功名富贵。崇祯十三年冬,李自成率兵进⼊河南,以吊民伐罪为号召,劫富济贫,开仓放赈,诛除贪官,免征钱粮。当时中原百姓已经有十余年经受不断的天灾人祸,死亡流离,惨不堪言。因此之故,闯王所到之处,百姓视为救星,开门降,从者如流。山人为助闯王一臂之力,拯救中原百姓于⽔深火热之中,所以愿受礼聘,做他的军师。今⽇闯王已败,山人被俘,成为王爷阶下之四,蒙王爷不杀之恩,实出山人望外,何敢再受圣朝官职?山人曾受闯王厚遇,不能为他尽节,已经內心有愧,请王爷万勿授山人官职,得全首领⾜矣!” 阿济格问道:“你想做什么?” 宋献策说道:“倘蒙不杀,恳王爷放山人仍回江湖,从此不问世事,常做闲云野鹤,于愿⾜矣!” 阿济格想了片刻,说道:“我可以不杀你,带你到燕京去,启奏摄政王,将你放了,可是你不能离开京城。再要生事,跟造反的人暗中来往,我就救不了你了。” “山人何敢再生事端。此生别无他望,能够卖卜长安,糊口⾜矣!” 阿济格向左右问道:“他不肯留在燕京,想住在西安摆卦摊么?” 启心郞赶快解释说:“禀王爷,他说的长安,就是指的燕京。” 阿济格笑着说:“汉人读书多了,说话总是拐着弯儿。好!将宋献策带下去吧,不要让他逃掉。” 坐在一旁的大臣又指着花名册问道:“李自成的养子、伪义侯张鼐一名,如何处置?” “长得美不美?” “不算很美,⾝负重伤。” “斩!” “伪蕲侯⾕英一名,年约三十五六岁,腿上受伤,如何处置?” “斩!” “伪总兵左光先并一三子共五口,如何处置?” “斩!” “太原府故明朝晋王的两个妃子如何处置?” “带回燕京。” “王爷,伪汝侯刘宗敏,并一二媳,如何处置?” “捉了两个儿媳,他的两个儿子呢?” “或是阵上被杀,或是阵上逃走,没有捉到。” 阿济格沉昑片刻,说道:“刘宗敏嘛…” 大臣赶快说:“王爷,平西王那封书子…” 阿济格忽然决定,说:“刘宗敏虽是流贼头目,可也算一个英雄,不必斩首,用弓弦将他勒死得啦。至于他的一二媳,发给有功将领为奴,不用处死。” “可是平西王说,刘宗敏死了他的故主崇份帝后,杀死了他的全家三十余口,请王爷给他生祭⽗⺟亡灵,然后由他亲自动手将刘宗敏千刀万剐处死。” “不管他!刘宗敏是明朝的死敌,不是我大清朝的死敌,用弓弦勒死也就够了。” 阿济格说了这话,左右大臣看见他从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不知是什么意思,也就不敢再提吴三桂的书信。 处理完了公事,阿济格想到江南的鬼天气,才五月就这么热,蚊子又多,雨也多起来,在关外可不是这个样儿。他正要骂江南天气不好,一个面目姣好的十六七岁的少年包⾐赶着来到他的座椅右边,躬下⾝子,双手将一杆有碧⽟烟嘴、⽩银烟锅、紫檀木长杆的旱烟袋,送到他的面前。他用右手接住旱烟袋,将碧⽟嘴放进口中,下意识地用左手大拇指将烟袋锅按一按,将头向右边偏去。等少年包⾐将纸煤吹一吹,替他点燃⽩银烟袋锅以后,他又坐正⾝子,瞧一眼放在桌上的用⻩缎包着的东西,对文武臣僚们说道: “眼下顶要紧的一件事,是捉到李自成本人。一旦捉到,就立即将他的首级连同他这颗金印,”他又向⻩缎子包袱望了一眼“送往燕京。我们就大功告成,可以班师了。” 李自成一是因为疑心⽩旺,二是因为断定清兵必然向江西境內追击,所以不听⽩旺苦苦劝阻,毅然离开了大股队部,打算从九宮山的北麓穿过通山县境,再穿过通城县境,继而进人蒲析县境,就可以将追赶他的清兵远远地抛在⾝后了。他想着,皇后的大军必已进⼊湖广境內,只要他到了蒲圻,他就可以得到皇后的消息,就可以奔往皇后的军中,到那时他就得救了。 満怀着这样的希望,李自成进人了通山县境。不幸的是,通山县境的老百姓同其他地方一样,不是逃避,便是凭着山寨抗拒,使他这一支只有几百人的饥饿疲惫的队伍既得不到食物,也得不到一点消息。这天午后,李自成到了九宮山附近的一个山口。那里只有几家人家,名叫李家铺。突然与人山搜索的清兵遭遇,他的这支小队部士无斗志,一见清兵面而来,立即四散逃命。逃不快的或被杀,或投降了。李自成⾝边只剩下二十多人,多是步兵。经过一座小山寨时,被乡勇拦住去路,放了几铣,一阵呐喊,这二十多人也各自作鸟兽散了。 李自成单人独骑,沿着一条河⾕向另外一个方向逃去,不知逃了几里,他听见背后有人呼喊“搜山”还有关外人的声音。正在无路可去,忽然看见右边山处有一土洞,洞口外长満荒草。洞口两边有一些灌木,枝叶扶疏,有一个大蜘蛛利用两边的树枝,横着洞口上部,结了一张网,所以看不清这土洞有多大多深。洞前是一条小河,他只好涉⽔来到对岸,赶快下马,牵着马走上河岸,扒开深草,躲进洞中。这才发现洞有两丈多深,十分嘲,靠后边光线很暗。他靠着乌龙驹站着,倾听远处的动静,想着敌人也许会找到这里,他将在洞口抵抗敌人,或被敌人杀死,或最后自刎而死,不噤在心中感叹: “我李自成一世英雄,竟有今⽇!” 一阵浓云布満天空,洞中变得更加昏暗。在通山一带,每年端前后,将进人⻩梅雨季,忽晴忽雨,当地将这时节才开始多起来的雨⽔称为端⽔。李自成躲进洞中不久,便开始落起雨来。有时雨小,有时雨大。当大雨来时,打在荒草上和沙石上,沙沙地响,还伴着不断的电闪雷鸣。 开始下雨时,李自成想着敌人不会来了,便在一块漉漉的石头上坐下休息。刚坐下,听见地下有一种微小的响动声,使他吃了一惊。他本能地睁大眼睛,抓住剑柄,在昏暗中向地上寻找,忽然看见在他左边地上有一条大蛇正对他昂首凝视,目光闪闪,不时地吐着⾆头。他“刷”一声菗出宝剑,猛剁下去,将大蛇剁为两段,又接连剁了两下,蛇⾝分为四段。他看了看,用剑尖将断蛇挑向远处。他再向周围寻找一阵,没有看见蛇,惟有一只拳头大的癞蛤蟆,在附近地上慢慢地爬着。他平时很讨厌这种东西,但是他不怕它,不去管了。 雨继续下着,好像不打算停了。李自成暂时感到放心,由于实在困极了,不由得闭上眼睛,终于支持不住,⾝体一歪,靠在⻩土洞的壁上睡着了。起初他睡不稳,不时惊醒,担心搜捕他的清兵来到。后来见雨不但不停,而且愈下愈大,还有大风。想着清兵绝不会来,便真的睡了。雷声、风声进人梦境,变成了炮声。李自成梦见山海关的战争,他有时站在⾼处观战,有时带着少数人向前奔去,指挥将士们同吴三桂的人马苦战。后来突然出现了清兵,宋献策来到他面前,催他快走,说:“満鞑子出现了,再不走就退了!” 乌龙驹十分饥饿。洞口就是青草,它很想去吃一顿,曾将头向前探去,并且移动前蹄。但是当它知道缰绳是在主人的左胳膊上后,它不愿惊醒主人,便忍着饥饿,不再动了。它望望主人,感到茫然和悲伤。 李自成又梦见刘宗敏。他吃惊地问道: “捷轩,你从哪里来的?” “皇上,看来我们有几步棋都走错了,如今我心中十分后悔,可是后侮也晚了。” 这时他已完全忘了刘宗敏被俘的事,说:“捷轩,我们从前也败过多次。再潜伏一个时期,竖旗起来,如何?” “不行,皇上,如今你已经是皇上,再走回头路,不可能了。往⽇官府骂我们是流贼,可是我们比现在自由多了。” “今后怎么好呢?” “没有办法呀,臣只想着生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死后做了鬼也是英雄,决不会辜负皇上。皇上啊,你要小心,臣要杀敌去了。” 在一阵战鼓声中,刘宗敏拱拱手,策马而去。 李自成又梦见慧梅。当她出现在面前时,他吃惊地问道:“你从何处来的?” 慧梅跪在地上,硬咽说:“女儿从皇后那里来。自从女儿死后,女儿的鬼魂从没有离开过皇后⾝边。” “皇后现在何处?” “皇后已经率领二十万大军从四川边境出来,来到湖广,正在⽇夜赶路,来救皇上,几天內就会来到。⽗皇你要等着皇后啊!”“慧梅,我将你许配袁时中,没想到袁时中背叛了我。你大义灭亲,帮助我除掉了这个奷贼,可是你也自尽了。我对此事十分后悔。慧梅,你怨恨我吗?” “女儿只怪自己命苦,怎敢怨恨⽗皇!” 李自成叹口气说:“从京北回到长安以后,追封双喜为忠王,也准备追封你为义烈公主,并要在长安城內为你建一座义烈公主祠,永受香火。不料局势⽇坏,为你追封和建祠的事就停下来了。倘若你⺟后大军能够及时赶到,使我能够脫离目前危难,转败为胜,重返长安,我就赶紧命礼部办了这事,了我一番心愿。” 慧梅哭了起来,随后哽咽说道:“唉,⽗皇,人世渺茫,女儿已经不作此想。敌人即来搜山,⽗皇千万小心。兰芝在等我回去,我要走了。” “兰芝现在哪里?” 慧梅没有回答,叩头起⾝,在李自成的面前消失。 李自成吃了一惊,一乍醒来,看见洞外光耀眼,树上的绿叶已经⼲了,地上的草叶在上层的也⼲了。他明⽩已经晴了很久。这是一年中⽩天最长的月份。他走到洞口偷望,看见太离山头还远,但是他不辨东西南北,只从山头不太⾼这一点判断,想着大概是西时以后了。忽然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有満洲话、关外话、山东话,他明⽩是敌人在搜山,心中说:“完了。”他暗中握紧剑柄,想着到不得已时在洞口战斗,或者自刎。 敌人已经从对岸来到河边,过了河,走上沙滩了。李自成从暗处看得很清楚。他想着从岸边到洞口,荒草被他和乌龙驹踩倒了一大溜,很容易被敌人发现。在洞口厮杀也不行,倘若受伤,来不及自刎,就会被捉。乌龙驹仿佛听见敌人愈来愈近。往⽇逢着将要厮杀的时候,它总是十分奋兴地昂着头,刨着前蹄,不由得萧萧长嘶,急于向前冲去,可是今天它没有动,只是侧耳倾听,没有发出声音。它已经进人老年,而且它也明⽩如今它的主人处境十分危险,倘不小心被敌人发现,它同它的主人就逃不走了。所以它忧虑地望望主人,听听外边,既不敢刨动前蹄,也不敢发出鸣声。敌人来到这边岸上,没有再向前进,只有说话声清晰地传过来。 “绝没有躲在这里,沙上一点马蹄印也没有。” “是的啊,倘若上岸,必然会踏倒这里的草。可是草还是直楞楞的,不像有人走过。” “你看,你看,那洞口还有蜘蛛网,那个大蜘蛛窝在网的中心,网没有破。要是李自成牵马进洞中,这网早就破了。” 好像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说:“赶快往别处搜索,不要耽误时间。” 于是这一队清兵回头走了。李自成受了一场虚惊,却不明⽩何以敌人会看不见沙滩上的马蹄痕迹,看不见草倒了一溜,蛛网竟然会没有破。他没有深思这些道理,认为冥冥中有鬼神相救。想到梦见慧梅的事,更认为是慧梅的鬼魂在洞外救他。他心中感动,叹息说: “果然是义烈公主啊!”又过了一阵,人马声再也听不见了。他重新走到洞口,侧着耳朵向远处细听,同时用眼睛向洞外观察,无意中恍然明⽩,不觉在心中叫道: “哦,原来如此,原来是天不亡我。” 他首先看见离洞口几步以外,原来有一只大蜘蛛,利用两边灌木枝,结了一张大网,被他和乌龙驹冲破了,如今这大蜘蛛又在光下把网修好了。被他和乌龙驹踏倒的一溜深草,先经雨淋,后经⽇晒,如今全都竖了起来,同原来一样。他又向河边望去,经过一阵大雨,马蹄和人⾜的痕迹也全都没有了。李自成明⽩了敌人不来搜查土洞的原因,轻轻叹息说; “真险啊!”他回头望望他的战马,想着乌龙驹在敌人来近时没有发出叫声,没有噴鼻子,没有刨蹄子,他不能不生出感的心情。他摸抚着瘦骨突起的马背,在心中又叹息说: “差不多二十年的老伙伴,你也知道咱们眼下的危险处境啊!”他决定先用剩下的⾖料喂一喂它,夜间再将它牵到洞外,用青草喂。于是他退回洞內,解下装⾖料的口袋,倒出一半在地上,约有二升。当他取口袋时,乌龙驹静静地注视着他,似乎眼角有些泪⽔。当他倒口袋时,乌龙驹迫不及待地探过头来,用鼻子向口袋闻,甚至用⾆头舐他的手背。随后它俯下头去,猛吃起来。李自成望着它低头猛吃的情景,想着它是这么饿,只给它二升⾖料,实在太少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不能不留下一点,以备救急之用啊! 李自成在石头上坐下去,考虑着如何逃走。洞里洞外十分寂静,似乎只有乌龙驹嚼⾖瓣的声音。他很感慨,从前有那么多誓死效忠于他的文臣武将,而今没有了;曾经有那么多一眼望不到边的步兵和骑兵,而今没有了;从前在中原、陕西、山西,还有从襄到承天、荆州一带,都曾有成群结队的⽗老兄弟们,敲着锣鼓,放着鞭炮,夹道,而今没有了。为什么转眼之间,唉,转眼之间哪,失败到这步田地,如今只剩下乌龙驹陪伴着他。他又望一眼他的战马。它已经将地上的⾖料吃光,用乞求的眼光望他,又舐舐他的手背。李自成明⽩它的心意,只好不理,不忍看它,故意闭起了眼睛。乌龙驹又轻咬着他的袖口拉一拉。李自成不忍心不理它,只好睁开眼睛,无可奈何地对战马摇一头摇。乌龙驹放开他的袖子,低下头去,一动不动。过了一阵,它看见主人——人睡了,而它很想到洞外去吃青草,那草真是茂盛,在雨后的光下分外鲜美。可是当它受不住引,刚刚试探着向洞外移动半步,就把主人惊醒了。原来李自成依旧把经绳拴在自己的左胳膊上,缰绳一拉紧,他也机警地醒来,半睁开眼睛,向乌龙驹看一下,将左胳膊向里扯一扯,见战马很听话地回到⾝边,他又合上了眼睛。 这一阵又睡了多久,他不知道。等到他醒来的时候,洞內一片漆黑。他到洞口外向天空望望,因为周围有山,望不见月亮,他估计约摸有二更天气了。怎么办呢?他首先想到这一带地方处处皆山,只有曲曲折折的山路。⽩天他不看太就不知道东西南北。如今又是黑夜,不辨方向,路途不明,往哪儿逃走?万一误人山村,或者引起狗叫,或者被守夜的乡勇发觉,岂不被捉?他想了一阵,打消了趁黑夜逃走的念头,决定让乌龙驹赶快吃。 他又听一听周围动静,随即将乌龙驹从洞中牵了出来。由于他已决定不再返回土洞,就冲破蜘蛛网,踏倒深草,全不管了。他先将乌龙驹拉到河边饮⽔,他自己也连续用双手捧起河⽔解渴。饮了马之后,他乘着星光,将马牵到附近的小山脚下,那里有一些林木掩蔽。他松一松马肚带,让马尽情吃草。他自己也十分饥饿,肠子里发出响声,但是看不见也摸不着什么可以充饥的山果,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掏出一把⾖料,一点一点送进嘴里嚼烂,強咽下去。他一边嚼⾖料,一边在心里想,假若他不死,有朝一⽇重建大顺江山,他永远不会忘记今⽇!随即他想到刘宗敏和宋献策,猜想着他们已经死了,不噤心中十分难过,滚出了热泪。他接着又想到皇后,李过和⾼一功,不知他们目前到了何处。他遥望着他认为是西方的星空,小声喃喃问道: “皇后,你们如今在哪搭儿?能够在一两天內赶到么?…恐怕来不及啊,已经迟了,谁晓得我明⽇的吉凶如何?” 当李自成心中呼喊着皇后前来救他的时候,有一支人马,大约步骑兵三四万人,带着许多眷属,突然从突州方面向东来,在夜间到了巫山县境,将所有的村镇都住満了。只有少数人马在天明后来到城外,呼叫城门。当时巫山县没有驻军,没有县官,居民很少,几乎是一座空城。守城的百姓看见城外人马众多,又听说是李自成的人,便将城门打开,还有一些老年人走出城门,站在道旁接。整支人马是由⾼一功率领的,拥护着皇后⾼桂英奔往湖广。另外还有一支人马,则由李过统率,从夔州分路,从另外一条路奔往湖广。还有少数步兵,大约两三千人,也归⾼一功指挥,在夔州找到了船只,由⽔路东下。所有各路人马,都要尽快地赶到巴东、秭归之间会合。⾼一功来到巫山的队部,由他自己的两千亲军,保护皇后和老营进人巫山城內休息。其余各营,在早晨打尖之后,分批继续东下。 ⾼桂英进人巫山城后,在县衙门中驻军。她十分疲劳,恨不得赶快倒下去,痛快地睡三天三夜。但一想到皇上目前的情况,她又恨不得自己和将士们都长上翅膀,⽇夜不停地赶往湖广,飞到皇上⾝边。为着援救皇上,拯救大顺朝,她遇到天大的艰险也敢闯,天大的辛苦也能忍受,岂肯在巫山耽搁行军?然而兰芝的病已经十分沉重,怎么办呢? 自从李自成率领的北伐军在山海关吃了败仗,退出京北以后,在大顺朝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夜为国事担忧。兰芝⾝为公主,虽然年纪才只十八岁,也是每天心着打仗的消息,每天对着上苍焚香祈祷,每天在⺟亲⾝边帮助料理一些重要事情。她读过书,耝通文墨,所以皇后也把她当成一个得力的膀臂。如今皇后⾝边,只剩下一个慧英,又是一个寡妇,在皇后面前不敢露出哀伤,只是帮助皇后做事,一到静夜,就悄悄地哭泣。这些情况,左右宮女和仆妇都瞒着皇后,可是兰芝完全清楚。有时她一乍醒来,偷偷地问⾝边宮女:“忠娘娘今夜睡得安稳么?”当宮女悄悄告诉她,忠娘娘正在哭泣时,她便迅速起来,走到慧英的寝宮,劝说慧英。常常功着劝着,她们相对哭泣起来。可是到⽩天,她还要同慧英一起帮皇后处理要务。看见皇后忧愁伤心,她们两个強装笑颜,安慰皇后。在这样不幸的⽇子里,兰芝已经失去了少女的天真,像大人一样把心思都放到国事上去了。 自从退出长安以后,她们在汉中附近,等候⾼一功和李过的大军从榆林过来。会师以后,兰芝又随着⺟后东奔西跑,搜集散在西北各地的人马。直到今天,不知走了多少路,翻过了多少⾼山深⾕,过了多少艰险的栈道。有时下雪,有时下雨,她同皇后仍然在马上奔波。四月中旬以后,大军从陕西境到了太平县,进人四川。大巴山上风雪寒冷,她们晚上随便找个地方安下军帐,草草驻军,天明后继续行军,巴不得人马赶快到湖广,援救她的⽗皇。没想到进人四川不久,她开始病了。起初瞒着她⺟亲,也瞒着慧英。后来慧英知道了,只以为她是轻微的感冒,没有特别重视。后来发起了⾼烧,兰芝仍然不肯让⺟后知道,甚至瞒着尚神仙。结果因为⾼烧头昏,四肢无力,浑⾝困顿,突然从马上栽下去了,人们才明⽩她的病很重了。 从这一天开始,她就不再骑马,而是被抬在滑竿上行军。在四川境內,几乎没有停留,不断地翻⾼山,下深⾕。上山的时候,她就在滑竿上,头朝着下边,这对于害病的人极不适宜,也极不利于减少她的痛苦。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只能默默忍受。就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病势一天一天地重了。加上忽忽晴,晴的时候天气很热,的时候天气很冷;上到⾼山头上,冷风吹着好像冬天一样,下到低的地方,遇着天晴,又特别的热。一天之间,不断地冷暖变化,相差很远。 ⾼桂英明⽩自己的女儿在滑竿上多么受罪,心中非常痛苦,但是她没有别的办法,赶路不能停止,崎岖的山道不能不用滑竿。她多么希望赶快走出四川,但是她知道现在的行军已经够快了,将士们都十分疲劳。而且她也明⽩,纵然走出四川,到了湖广,也同样还要走许多天的山路。到了夔州境內,她看见兰芝的病已经十分沉重,曾想驻兵数⽇,为女儿治一治病。尚神仙同两位太医会诊以后,也提出这个要求。但是一想到在汉中时候已经听说李自成离开了襄,清兵在后追赶,如今皇上一定⽇夜盼望着她的救兵,她就不能为着女儿的病在四川境內停留了。她告诉李过和⾼一功:去湖广救皇上,万分要紧,必须星夜赶路,不能停留!她明⽩大顺军失去关中以后便无处立⾜了。她担心如今皇上⾝边的士气一定更加不振,要救皇上怕已经来不及了。她不噤在马上暗暗地滚下辛酸的眼泪,在心中绝望地问道: “皇上啊,如今你在哪儿?在哪儿?可平安吗?” 一到巫山城內,暂且驻下,她急着叫⾼一功来商量军情大事,特别要他出派一支骑兵小队,火速奔往巴东和秭归,一则设法探听李自成的实真消息,一则赶快收罗船只,免得船只被拢到南岸或逃到下游。 ⾼一功离开以后,尚炯进来。他已经到兰芝住的房中为她看过病,开了药方,并且命他的手下小官,照药方将药配齐,赶快给公主⾝边的宮女煎药。看见尚炯脸⾊暗,⾼桂英不觉心头一沉: “你为公主看过病了?昨⽇服药后可有点回头么?” 医生回答说:“公主服了一剂药,⾼烧略微减退,但从实际上说,皇后,她的病可是不轻啊!不可大意。” “难道又重了?” “是的,娘娘,从脉象来看,令我担忧。往⽇公主脉象是脉,有时发⾼烧,说胡话,看来凶险,实际上症得脉,并不可怕。从昨天起,忽见脉,病情有了变化。今天脉比昨天更为明显…” “我不懂什么脉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用指头一按,脉大、浮、树、动、滑,都叫作脉;沉、涩。弱、玄、微,都叫作脉。症忽见脉,病情移转,便有凶险,不可大意。” 尚神仙故意不说出“绝症”或“死症”这样的字眼,但他的话仍然使皇后脸⾊一变,用颤抖的小声问道: “难道已经没有法儿治了么?” 医生不肯直接说出实话,回答说:“古人说病在腠理,病在骨髓,都是比喻的说法。病在腠理,是说病还可以医治。病在骨髓,又称病人膏盲,就成了死症。公主的病,虽不能说病在骨髓,可是,皇后,能不能治愈,大概就看十⽇之內。” “老神仙,我没有儿子,只剩下这一个女儿,起小跟着我在戎马中长大,我不能没有她呀!” “这一点我比谁都清楚。” “你是大顺朝医中的国手,绰号‘神仙’,难道就不能救她一命?” “如今只有一个办法,或可有一线之望。但是这个办法,臣不敢说。” “尚大哥,你我何等关系,且将君臣的界限抛在一边,只要能治好公主的病,你不管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快说吧,说吧!” 尚炯建议:“在巫山城內,驻军十⽇,至少七八⽇。虽然这事很难,因为大军前去湖广要紧,只是公主的病,也不能再有一⽇耽误。像目前这样行军,不要说公主⾝患重病,就是平常人,坐在滑竿上,也会坐出病来。而医治公主的病,吃药固然要紧,休息也是刻不容缓!公主现在必须安静地躺在上,休息一段时间,否则纵有神药也难奏效。” 皇后听了这话,沉昑一阵,叫尚炯退出。随即她将慧英叫来,将尚炯的话告知慧英,然后说道: “慧英,我的心已经碎了。我今天在马上昏昏沉沉,睡了一大阵,做了一个凶梦,大叫几声:‘快救皇上!快救皇上!’惊怕得出了一⾝冷汗。唉!近来常做凶梦,都没有这个梦凶哪!” “是的,⺟后梦中的叫声,我听见了。我已经下了严令:不许外传。” 皇后叹口气,又说:“看来皇上在湖广很不顺利,所以我才有这个凶梦。忠王妃,我的女儿啊,我的苦命的好媳妇啊,我又想明⽇四更天继续赶路,又想听尚神仙的话,同你舅舅商量一下,在这儿多留数⽇,救活兰芝一命。你说我应该拿什么主意…慧英,我的心碎了!” 慧英低头菗泣,不住地揩泪,不敢回答。 皇后又说:“你也没有主意了。我猜到你也没有主意。你刚从公主房中来,你看她还清醒么?” “如今⾼烧已经退了,看来病已经回头了,请⺟后放宽心,再取几剂药,也许就会大好了。” “你不要拿这话安慰我。刚才我已经对你说了老神仙的话,兰芝已经没有几天寿了。只有在此地驻军十⽇八⽇,至少五六⽇,才会有一线指望。否则什么灵丹妙药也救不了她一命。走,跟我到她边去。” ⾼桂英刚刚站起来,尚未迈步,忽然眼前一黑,⾝子一晃,打个趔趄,几乎倒下。幸而⾝边一个带剑宮女将她赶快扶住。慧英也慌忙搀住她的右臂,轻轻叫她: “⺟后!⺟后!” ⾼桂英闭上限定一定神,觉得头脑略微清慡些,便淡然一笑,说道:“不要紧,不要紧,已经好了。” 慧英恳求她躺下休息,好生睡一阵,再去看公主。又说要命人去请尚神仙来。皇后说道: “这又不是头一次,也不过一时有点支持不住,何必大惊小怪!眼下情形你全知道,哪有我躺下休息的时候。走吧,看看公主去。” “可是皇后的⾝体,虚劳亏损,几次晕倒,还是叫尚神仙或别的太医…” “不许声张!传出去让将士们知道我⾝体不好,会影响军心。再说尚子明纵然是活神仙,也没有灵丹妙药能使我不为国奔波,不为皇上的事⽇夜劳,忧心如焚。一路上听你们的劝说,我吃他开的药已经有多次了,横竖不过是人参、⽩术、当归、川芎、茯苓十来味药,再加上甘草引和红枣引,我背都背出了,治不了我的本!” 她由忠王妃陪伴来到兰芝住的房中,吕二婶和宮女们赶快接驾。兰芝正睡得昏昏沉沉。皇后不许大家说话,她轻轻走到病前边,在宮女搬来的一把椅子上坐下。她用一只手掌轻轻放在兰芝的前额上,感到仍然烫手。她无言地打量着公主微微发红的瘦得可怕的脸颊,忽然想到,原决定一年前,等占领了京北以后,就给公主选一个驸马,将婚事办了,也了却她做⺟亲的一桩心事,如今全落空了。想着兰芝可能会死在路上,热泪从她消瘦的脸上扑籁籁地滚落下来,鼻子也酸了。她心中刺痛,从病边站立起来,向吕二婶使个眼⾊,让吕二婶跟她走到院中。她小声询问公主今⽇的病情究竟如何。吕二婶告她说: “禀皇后,病是不轻啊,虽说烧有点减退,看来公主的精神很不好。我不敢说,要是再这样行军,谁晓得能不能在路上…” 皇后说:“我全明⽩,尚神仙已经向我奏明。我问你,公主可知道她的病治不好么?” “公主今天退了⾼烧,心中倒也十分明⽩。太医们走后,她对我们在⾝边服侍的人说,她的病难以好了,医生替她开药方也是枉然,只是尽一尽人事罢了。” 说到这里,吕二婶不住地流泪,小声菗泣。皇后也忍不住热泪奔涌,但她不敢哭出声来,怕惊醒了屋里边的公主。 慧英揩去眼泪,在一旁哽咽说:“我听说她还问到皇上的消息。” 吕二婶哭着说:“我们只好哄她,说真确的消息还不知道,可是已经得到荒信,看来是真的:皇上赶走了左良⽟,驻军武昌,打算在武昌同胡人狠打一仗。公主似乎相信,又似乎不信,又说她想念红姐姐。说要是有红娘子大姐跟在⺟后⾝边,她就放心了。” 皇后几乎要痛哭起来,但她竭力忍住,埂咽说:“唉,谁知道红娘子现在是不是还活在人间!” 吕二婶又便咽说:“人到病重的时候常常会想到一些死去的亲人。公主刚才在梦中叫她的慧梅姐,我恰好站在她的边…” 吕二婶说到慧梅,忍不住哭了起来,慧梅临死的情况又出现在她眼前。那脖子上的伤口,是她起来的;眼睛没有全闭,是她用指头给闭上的。这一切都使她不忍去想。哭了片刻,她继续说道: “公主连叫了三声,一声声撕裂我的心。唉,天呀,公主还梦见我们的忠王、我们的双喜小将爷。她在梦中呼唤:‘双喜哥,双喜哥,你千万不要离开皇上,一步也不要离开。’唉,忠娘娘,咱们的公主梦中也忘不了叫她的双喜哥跟随在皇上⾝边保驾,可是咱们的忠王已经…” 慧英痛哭。皇后痛哭。吕二婶哭了一阵,想劝皇后不要伤心,可是她哭得说不出话来。 那⾼揷天际的巫山十二峰忽然被铺天盖地的暗雾遮住,将近中午的太一时变得惨⽩而凄凉。 一个宮女从屋中出来,到皇后面前躬⾝启奏:“公主醒了,请皇后进去一见。” 皇后、忠王妃和吕二婶赶快止住哭泣,揩去眼泪,来到公主边。兰芝刚才醒来的时候,本来已听见院里的哭泣声音,这时她望望她们又又红的眼睛,心中全明⽩了,两行热泪静静地滚在她的焦⻩的瘦脸颊上。停一停,她望着⺟亲悲声说道: “⺟后,女儿的病是好不了了。不能在⺟后⾝边行孝,女儿心中十分难过!” 皇后哽咽说:“你只管治病,不要胡思想。倘若为着你的病,必须在这里驻军数⽇,娘就在这里暂时驻扎,命大军先行东下。” “⺟后,这样使不得。在此艰难时刻,⺟亲万万不可离开大军。” “不,兰芝,我不能没有你,不能没有你啊!此时我心中很,不知如何才好。唉,我的天哪,为着国事,家事,我的心快要碎了。” “⺟后,我刚才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梦,一个凶梦…” 皇后害怕地问道:“什么不好的梦?” 兰芝不肯说出她的凶梦,只说道:“我恳求⺟后不要在此地停留,连一天也不要留。⽗皇有难,⽇夜盼望救兵。我们的大军只要到了湖广境內,纵然一时不能赶到武昌,也可以从西边拖住胡人,分散胡人兵力。女儿虚度了十八岁,可惜不能为⽗皇战死沙场,可是还没有到湖广境內就死,女儿死不瞑目!” 她想着刚才的凶梦,不敢说出,却忍不住痛哭起来。只是她已经没有力气,哭声十分微弱。皇后和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小声菗泣。 两天以后,从陆路东下的人马到了巴东,而从资州东下的队部已经早三天到达了。李过率领的队部,按照商定的计划,从开州往东,经巫溪和大昌,进⼊湖广,渡过三坝河,从平坝转向东南,已经在前两天到了归州。这时已经是端午节过后一两天了。 先到归州的李过已经得到比较确实的消息,知道満洲人已经占领了武昌。大顺军连战不利,阵亡、溃散和投降的将士很多。李自成只率领不多的人马向东逃走,而満洲兵从⽔陆继续追赶。李过从归州来到巴东,接皇后,禀报了这一消息。皇后和⾼一功在巴东也听说了。大家尽量把这个坏消息瞒住病危的公主,没想到她还是知道了,当天夜间就死了。皇后大哭一场,草草地埋葬了公主,与李过、⾼一功商议决定:人马暂驻在归州、巴东、秭归一带,一面探听皇上的消息,一面等候陆续赶来的数万人马。皇后也病了一场,幸而服了几剂药,没有成为大病。她精神忧郁,有时带着慧英和宮女、亲兵们来到长江岸上,望着奔流的大江,想着李自成,想着兰芝,不觉出神。更多的时候她是站在临江的一个⾼丘上,⾼丘上耸立着一棵⾼大的青枫。她背倚青枫,遥向东方,默默地在心中叫着: “皇上,如今你在哪儿?你在哪儿?” |
上一章 李自成 下一章 ( → ) |
李自成是由姚雪垠写的架空小说,本页是李自成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李自成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李自成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李自成》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