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是由孙皓晖写的架空小说 |
|
阿奇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 作者:孙皓晖 | 书号:43611 时间:2017/11/9 字数:12608 |
上一章 第一节 邦有媛兮 不让须眉 下一章 ( → ) | |
秦武王的葬礼完毕,咸刚刚松了一口气,就又紧张了起来。 这次是甘茂与魏冄起了磨擦,先是小别扭,接着便起了冲突,相互都坚持着要罢黜对方。嬴稷刚刚即位,两眼一抹黑,夹在中间竟不知如何是好,索闭门不出以静制动,只是等芈王妃回来。 说起来,这次却是因了秦武王的葬礼。秦武王年轻暴亡,一切都没有预先谋划,甘茂与魏冄便在诸多细节上有了歧见。甘茂主张按照最隆重礼仪安葬秦武王,朝野举哀一月,行国葬大礼。魏冄则认为秦孝公秦惠王尚且无此等铺排,秦武王无功暴死,咸举葬⾜矣,不当扰民一月。两人当殿争辩,大臣们竟是人人骑墙,惟独咸令⽩山支持了魏冄,甘茂只有无奈让步。接着便是安葬墓地又起争端。秦国君主向来安葬在雍城老墓园,老秦人称为“雍州国公陵园”自秦孝公开始,秦惠王随同,却都葬在了咸北阪的松林塬,莽莽苍苍,气象自然比雍州陵园大为宏阔。秦国朝野也都将咸秦陵看作秦国大功君主的墓地。甘茂感念秦武王知遇大恩,一力主张将秦武王安葬在咸北阪。也是心里有气,甘茂竟不与魏冄商议,便用大印发下丞相书令:咸北阪即时动工兴建陵园,限旬⽇完工。修建陵墓要咸令征发劳役,⽩山觉得工程太大期限又太紧,便来找魏冄商议。魏冄秉刚烈,一听便怒火上冲,对⽩山说一声“此事你莫再管!”便带着嬴显来丞相府找甘茂理论。 两人在丞相府国事堂竟吵得面红耳⾚。魏冄说,雍州有现成一座陵园,何须再劳民伤财?甘茂说,公墓在雍州,王墓在咸,不能了家国法度。魏冄说,秦法无私,嬴误国无功,便当回到祖宗面前自省,不当在咸陵园充数!甘茂揶揄冷笑说,若不是嬴无功,你魏冄岂有今⽇?此话一出,竟是连新君嬴稷也隐隐包了进来,连旁边的嬴显也涨红了脸。魏冄更是然大怒⾼声吼道,天下为公,惟有才德者居之!大臣不思家国艰难,只在王宮做功夫,枉为名士也!于是两人各不相让,相互讥刺,竟是各自黑着脸拂袖而去。甘茂深悔自己当初不慎,竟将一个狂妄不知感恩的霸道小人引进了朝堂,于是连夜上书嬴稷,坚执请求罢黜魏冄的栎令之职,否则“臣将归隐林泉”!魏冄也是无法平息怒火,同样连夜上书嬴稷,坚请罢黜甘茂此等“不知理国,惟知钻营之误国奷佞”! 这一番波浪一起,给本来便动不宁的咸更添了几分象。朝臣惶惶,竟是无人敢于主事。嬴稷无奈,便夜访樗里疾求教。这个老丞相毕竟睿智,听完嬴稷一番叙说,竟是点着手杖嘿嘿笑道:“做事,魏冄在理。做人,甘茂在理。老臣敢问我王:此番即位,做事第一,做人第一?”嬴稷板着脸道:“老秦规矩,几曾做人第一了?”樗里疾目光大亮,笃笃点杖道:“既如此,没有解不开的死结。我王明⽇朝会便是!”次⽇朝会,嬴稷申明只决一事——先王如何安葬?余事一概不论。甘茂魏冄各自慷慨陈情,殿堂又是一时沉默。偏在此时,樗里疾带着一班⽩头元老上殿,竟是异口同声地请求将秦武王安葬回雍州陵园。樗里疾没有嘿嘿一声,却是点着手杖黑着脸道:“武王在位两年余,丢弃连横,不修国政,仗恃一己武勇而无端树敌于天下,一朝暴亡,正见天道昭昭!若得配享孝公、惠王之侧,奖功罚过之秦法何在?老臣一言,我王定夺!”这番话一出口,举殿肃然无声。甘茂尴尬得无从反驳,一怒之下竟是拂袖而去了。 安葬难题便这样解决了,急需整肃的朝政却是谁也不敢下手。嬴稷又求教于樗里疾,老丞相却只是嘿嘿嘿:“急不得,急不得,没有杀伐决断之力,还是等等再说了。”嬴稷虽是聪明睿智,但想到这些权臣在朝野都是盘错节,不得死士襄助如何能去触动?叹息之下,索深居简出了。 便在此时,芈王妃回到了咸。 旬⽇之间,芈王妃的小小寝宮直是门庭若市。先是甘茂捷⾜先登,单独与芈王妃会谈了整整一个⽩天。接着是魏冄,又与芈王妃整整说了一个通宵。没得休憩片刻,芈戎、嬴显又相继前来密谈,直到暮⾊降临。夜来正要歇息,又是⽩头元老们三三两两地前来拜谒,一则探望这位多年不见的昔⽇王妃今⽇太后,二则便是漫无边际的絮叨。偏是芈王妃丝毫不见疲态,来一拨应酬一拨,笑脸舂风竟是人人満意。如此三五⽇一过,便是昔⽇的老宮女老內侍们见揷针络绎来见,人人都要说一番思念之情,都请求再回到太后⾝边。芈王妃好耐心,对这些下人倒是分外在心,一一接见慰抚,多少都要赏赐一些物事,能留则留,不能留便安揷到宮中作坊做个小头目,竟是皆大喜。与此同时,元老大臣们的妾也一茬一茬地来了。这些妾们却是不谈国事,带着各⾊珍贵礼物,带着年少的儿子女儿,有亲情的叙亲情,无亲情的便诉说仰慕之心,熙熙攘攘絮絮叨叨,芈王妃照样一团和气,人人皆大喜。 嬴稷自然是天天要来拜望⺟亲,可每次来都逢⺟亲与人说话,不是密谈,便是宾客満堂,⽩⽇如此,夜晚如此。旬⽇之间,嬴稷竟是没有和⺟亲坐下来说一句话。好容易揷得一个空儿,⺟亲却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刚刚看得嬴稷一眼,便伏在座案上睡了过去。嬴稷大是生气,下令楚姑守在寝宮门口,不许任何人晋见太后。说也奇怪,楚姑提着吴钩往宮门一站,三⽇之中竟无一人求见,与前些⽇的热闹相比,直是门可罗雀。芈王妃也是不可思议,三⽇大睡,竟是不吃不喝,直到第四⽇方才醒来。 “⺟亲如此拘泥于俗礼酬酢,委实令人不解。”嬴稷实在忍不住,第一次对⺟亲生了气。 “你何时能解,也就成人了。”芈王妃却没有生气,反而微笑地看着儿子,径自梳拢着长长的黑发:“还有几个人没有来过,得我去看望他们了。” “还有人没来过?”嬴稷不噤惊讶了:“人流如梭,门庭若市,还有谁没来?” “老丞相樗里疾、咸令⽩山、前军主将⽩起。晓得了?” 嬴稷笑道:“樗里疾是老疾不便出门,⽩山是不想凑热闹,⽩起刚刚接⺟亲回来,来不来有甚要紧了?⺟亲倒是计较。” 芈王妃看了儿子一眼:“你懂个甚来?好好学着点儿。这三个人才是柱石,一个是元老魁首,两个是大军司命,若是⽩氏生变,你那兵符也不值几两呢!” 嬴稷却是不以为然:“此次大事由舅公执掌运筹,丞相兼领上将军甘茂镇守咸,他们两人才是柱石。” “稷儿啊,不能勘透人事者,何以为君?”芈王妃叹息了一声:“你舅公魏冄才具宏阔,但秉刚烈,霸气太过,可靖难平,可治国理民,却不可长期秉政。甘茂者,志大才疏,机变有余而心狭隘,分明无兵家之才却领受上将军要职,看似权兼将相,实则一权难行。否则,他何以要将这场功劳拱手送于你舅公?这便是他的虚荣处,既无基,又无大才,却总想在权衡折冲间建功立业。此等人物可维持朝局,不可开拓大功。嬴以甘茂为柱石,下场如何?你又视甘茂为柱石,想重蹈覆辙么?想落万世骂名么?” 嬴稷惊讶了。在他的心目中,⺟亲从来只是个智慧贤良心志坚韧的女人而已,为了儿子的安危,⺟亲可以惊人的耐心在燕国周旋。但是,那是⺟亲的护犊之情,嬴稷从来没有将这些作为往才能方面去想,甚至本能地觉得,一个好⺟亲便该当如此。⺟亲极少谈论国事,更没有过条分缕明地臧否过人物朝政,反而是对嬴稷在艰难的人质⽇子里经常冒出来的雄心与见解,一概地大加褒奖。于是,嬴稷更加认为⺟亲只是一个慈爱贤良的⺟亲而已,从未想到过她能在国事上有过人见解,等候她回来,原本也只是指望她稳住那些⽩发元老而已。正因为如此,嬴稷对⺟亲回到咸后的多方应酬才生了气——见见老人消消郁闷便行了,如此来者不拒,真是妇人之仁!这种生气埋怨在燕国也是常有,尤其是在乐毅来访之后,嬴稷几乎每次都要生一阵气。然则,⺟亲对他的埋怨生气似乎从来不放在心上,总是一句话一个微笑便轻轻开,却依旧我行我素,从来不多说。今⽇⺟亲却破例了,一席话竟使嬴稷深为震撼。对舅公、对甘茂,⺟亲的评点简直便是⼊木三分,自己內心隐隐约约的念头,竟是让⺟亲三言两语点个通透。 嬴稷天赋极⾼,本来就是罕见的少年早成,如何掂不来其中分量?想想自己的柱石之说,不噤大是惭愧,对着⺟亲便是深深一躬:“⺟亲所言大是,孩儿受教。” “稷儿,我是这般想的。”芈王妃似乎本没有在意儿子少有的郑重恭谨,从铜镜前站了起来道:“咸大势初定,目下要务是理清这团人事⿇。这种开罪于人的事情,你不要出面,娘替你料理了。⽇后朝局纳⼊正轨,你去建功立业便了。” “⺟亲所言,稷所愿也!”嬴稷轻松地长吁了一声“我要多读书,多看一阵,心里才有底。只是累了⺟亲,儿心难安。” 芈王妃笑了,亲切地拍了拍少年嬴稷的头:“哟,一朝做了国君,长大成人了。说得好!你是要多读些书,多经些事情。你幼时离开咸,离开⽗王,对朝局大政所知甚少,是要多看看多想想,学会如何做个好君主。晓得无?你⽗王当初也是远离国政多年,回到咸后跟商君历练了五年国政,才放开了手脚呢。” “知道了。稷定然像⽗王那般沉得住气。”嬴稷让⺟亲⾼兴一句便低声问:“⺟亲以为,从何⼊手可理象?”芈王妃笑道:“这便开始学了?听着了:釜底菗薪,从宮中开始。”嬴稷大是愣怔,略一思忖惊讶道:“⺟亲是说,惠文太后?”芈王妃点点头:“对,她是嬴壮的主,是元老们的指望。有她在,后患无穷。” 嬴稷心中一颤,却是默然无对。按照宮中礼法,惠文太后是他的正宗⺟亲,芈王妃是他的生⾝娘亲。虽然秦国不象中原列国那样拘泥,但在名义上还是如此这般的。况且惠文太后端庄贤良,对每个王子都是慈爱有加督导无情,只是因了芈王妃坚持要自己抚养嬴稷,且宁肯离开秦惠王也要陪着儿子去燕国,否则,嬴稷可能也会在惠文太后的⾝边读书长大了。虽然嬴稷不曾在惠文后膝下生活,却也对惠文太后有一片敬慕之心,乍听⺟亲一说,竟是不由自主的心中冰凉。 这种默然如何瞒得过芈王妃眼睛?她看看嬴稷便是一声叹息,声音却是冰冷清晰:“稷儿,王权公器,概无私情,古今如此。要做大事,要立霸业,便得扫清路上的一切障碍,纵然是你的骨⾁⾎亲。有朝一⽇,娘如果成了绊脚石,你也必须将娘扫开。这便是公器无私。既做国君,这便是铁则。谁想做仁慈君主,谁就会灭亡。” “娘…”嬴稷又是不由自主地一抖,小声喃喃道:“先祖孝公,不是威严与仁慈并存么?” 芈王妃冷笑道:“谁个这样说的?孝公终生不用胞兄嬴虔,却为何来?纵然嬴虔始终支持变法,临终之时,孝公还要处死嬴虔。若不是嬴虔以秘术假死,岂能后来复仇杀死商君?你⽗王更不消说,车裂商鞅,架空嬴虔,远嫁栎公主,用亲生爱子做人质,又是所为何来?往远说,虽是圣王贤哲,为了维护权力,也照样得铁了一颗心。舜尧让位,禹舜让位,尹伊放太甲,周公挟成王,哪朝哪代没有骨⾁相残?你只记住一句话:王权是鲜⾎浇灌出来的,没有鲜⾎浇灌,便没有王权的光焰!”看着目光惊愕的儿子,芈王妃冰冷的面容绽开了一丝笑意“自然,娘说的只是一面之词。历来国君之大者,功业自是第一。有了富国強兵的大功业,君王的铁石心肠也才有得落脚处。否则,千夫所指,众口铄金,你也就只是个人所不齿的暴君主而已了。” 嬴稷终于松了一口气:“娘是说,铁着一颗心,为的就是建立帝王功业?” “哟!侬晓得了。”芈王妃不自觉冒出了一句吴语,表示了对儿子的衷心赞赏。 嬴稷一走,天便落黑了。芈王妃三⽇睡来,精神却是大振,草草进过晚饭,便立即唤来楚姑一阵低声叮嘱。楚姑点点头便回到自己的寝室准备去了。大约三更时分,一道纤细的⾝影便飞出了这座庭院,从连绵屋顶悠然飘到了寝宮深处。 在整个后宮的最深出,也就是最北面,有一座立独的庭院,背靠咸北阪,面临一片大池,却是分外清幽。这便是秦国独一无二的太后寝宮。此刻,除了宮门的风灯,宮中灯火已经全部熄灭。但这里却有一点灯光透过⽩纱窗洒在静静的荷花池中,在月黑之夜竟是分外鲜亮。在这片隐隐光亮之中,却见一叶竹筏无声地穿过密匝匝的荷叶,飞快地近了亮灯的大屋。便在竹筏靠近岸边石栏时,一个纤细⾝影倏忽拔起,轻盈地飞上了亮灯的屋顶! ⾼⾼的一座孤灯照着宽敞简约的书屋:一圈本⾊木架上码満了竹简图策,一座剑架立在书书架前,横架着的一口长剑却已经是铜锈班驳了,书屋正中的大案上有一副紫红⾊的秦筝,筝前端坐着一位⽩发如雪的老者,若非那撒开在坐席上的大红裙裾,谁也不会从那枯瘦的⾝躯看出这是个女子!她肃然端坐案前,手中拨弄着秦筝,时不时长长地一声叹息。 “惠文太后,不晓得因何烦恼?”一个吴语口音的甜美声音在幽静的大屋中了开来。 “是芈八子之人么?”⽩发女子依旧肃然端坐着。 “太后明锐,小女子也无须隐瞒。”甜美的声音飘着。 “一朝掌权,便下杀手,芈八子何须出此下策?”⽩发女人舒缓地抚弄着竹简。 “太后年⾼,无疾而终,该当是上策了。” “请转告芈八子:她可以杀我,但不可以误秦。”⽩发女子的声音突然严厉“否则,她将无颜见先王于九泉之下!” “小女子谨记在心了。” ⽩发女子站了起来。那座剑架竟是轻轻地摇晃了一下。灯光下,她竟是那样枯瘦衰老,仿佛全部的⾎⾁都⼲涸在了那副嶙峋的骨架里。一副瘦骨⾼挑着空的大红长裙,衬着雪⽩的长发与苍⽩的面容,在影影绰绰的灯光下竟是森森可怖。若在平⽇,任谁也想不到这便是昔⽇风韵倾国的惠文后。只见她空洞的眼神盯住了那座剑架,叹息一声道:“姑娘,你便在那里给我听着了:嬴稷虽是芈八子所生,但更是先王骨⾎,是秦国君主。本太后给嬴稷留下了一件镇国利器。芈八子,一定要妥善地付于他。”说罢走到屋角一口大铜箱前轻轻一叩“便是这口铜箱。这是钥匙。”当啷一声,一支六寸长的铜钥匙便丢在了箱盖上。 “小女子谨记在心了。”甜美的声音微微发颤,却依旧是那样恭谨。 ⽩发女子转⾝背负双手,坦然发问:“说吧,想让本后如何死法?” 甜美的少女声音似乎有了一种感动:“太后请坐便了。小女子当报太后谋国之心。” ⽩发女子走到大案前席地就座,猛然挥臂而下,秦筝便在突然间叮咚而起,沙哑的嗓音便越悲伤地放声昑唱: 幽幽晨风莽莽北林 未见君子钦钦忧心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隰有桃李山有松柏 未见君子痴心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战国乐谚:哀之音,莫大秦筝。这种乐器原本是驰驱马背的老秦部族所发明,因其越悲怆而又急促浑厚似兵争之象,故名之为筝(争),时人称为秦筝。此等哀之器夜半大作,更有心碎待死之绝唱相伴,越回,当真令人心痛裂。 便在秦筝歌声中,剑架后走出了一个黑⾊的纤细⾝影。只见⾝影在惠文后⾝后遥遥推开双手虚空摩按一般,便有一团淡淡热气生出扑向秦筝,浓浓热气中闪烁出一束极细的七⾊光茫,直贯⼊惠文后脑后。惠文后惘地呻昑了一声,似乎怀着甜藌的梦幻微微一抖,便扑倒在了大案上,満头⽩发顿时撒満了秦筝,只听轰然一声大响,秦筝竟是弦断声绝! 纤细的⾝影颤抖着走到案前,纳头一拜,便倏忽消失了。 次⽇清晨,甘茂接到宮中长史急报:惠文太后不幸薨去!此时新君方立,一切大政事务还都是甘茂的丞相府料理处置。虽然这是宮中事务,但太后丧葬历来在国事之列,须得有外臣主理。甘茂便立即下令知会太医令、太史令会同前往,以定死因,以⼊国史。 ⽇上三竿,三方会齐,方才进了王宮。及至太医令仔细勘验完毕,甘茂便问是何病因?太医令头摇叹息道:“面如婴儿之恬淡,却是无疾而终。以情理推测,当是忧喜过度,心力瘁而亡也。”甘茂松了一口气,转⾝问太史令:“如何刻史?”太史令拱手道:“秦王嬴稷元年七月十三,惠文太后薨,无疾。”甘茂点头道:“惠文二字,原是惠文王諡号,当做了太后名号倒也贴切,便是这般了。”转⾝吩咐长史:“即刻通会秦王与芈王妃,勘验之后再定葬仪。”长史便匆匆去了。 片刻之后,秦王嬴稷与芈王妃匆匆来到。进得太后寝宮书房,却见物事齐整,除了那一头不忍卒睹的⽩发与那⼲瘪的⾝躯,太后伏案竟如安眠一般祥和。芈王妃一见,便扑上去抱住了惠文太后的尸体放声痛哭:“姐姐呀!芈八子正说要来看你,你却如何匆匆去也?”一阵哽咽窒息,竟是当场昏了过去。一时人人感慨唏嘘,竟是哭声一片。 好容易芈王妃甦醒过来,甘茂便会同诸臣并国君王妃勘验遗物。这也是例行公事,以便确定遗物归属而不致生出争端。若死者对诸般遗物没有明确遗命,便由长史分类清理上报国君处置。对于与国君同礼的太后,最重要的自然是书房,所以便先行勘验书房。及至一件件看过,却并无特异之处。正要移到寝室,却有长史道:“禀报丞相:屋角尚有一口铜箱。”甘茂一看便道:“打开了。”长史拿起箱盖钥匙一捅,铜箱竟“嘭!”地跳开,箱面赫然一方⽩绢,暗红的⾎字竟是触目惊心:“嬴稷谨记:《商君书》国之利器也,长修之,恒依之,弃商君之法者,自绝于天下也。慎之慎之!”拿开⽩绢,便是整整一箱捆扎整齐的竹简。 嬴稷从长史手中接过⽩绢,竟是面⾊苍⽩,一声哽咽:“⺟后!嬴稷来迟了…”便软倒在了铜箱上。芈王妃抹着泪⽔笑道:“秦王起来了。这是惠文太后的遗愿,岂能以泪⽔没了?”嬴稷踉跄站起,捧着⽩绢转⾝对着惠文后尸体深深一躬:“⺟后,嬴稷记住你的话了。” 甘茂却大是感慨:“秦王不知:老臣曾听惠文王说过,这《商君书》共八十卷,是先王姑⺟莹⽟公主于二十年前秘密派人送来的,举世唯此孤本,连老臣也是第一次看见。只是这,这…”甘茂突然尴尬地打住了。 芈王妃笑道:“丞相是想说,这《商君书》为何没有留给武王嬴,是么?” 甘茂大窘。秦武王嬴已经被朝野看作蛮勇君王,虽不能说坏了商君之法,却也是没有弘扬秦法大业的荒诞君主。秦惠文王没有将《商君书》传给嬴,分明是一件尴尬的事。加之他历来受秦武王重用,几乎是人人皆知的事实,话到口边便生生缩了回去,却又被芈王妃一语道破,便更是难堪。 嬴稷却没有理睬,肃然一挥手:“长史,立即护送《商君书》到政事堂秘室。”长史便匆匆去传唤甲士了。 芈王妃微微一笑,仿佛刚才只是一句玩笑而已,却看着甘茂道:“丞相,惠文太后大德大功,当以王礼隆重安葬,如何?” 甘茂慨然拱手:“臣亦赞同。秦王发诏,臣便立即发丧。” 次⽇,秦王嬴稷诏告朝野:惠文太后薨,旬⽇之后行国葬。此谓发丧,也就是将死亡消息通告国人。按照舂秋时期诸侯国葬礼仪,发丧之后,便是朝野举哀,噤止饮酒举乐;死者尸体要在上停留三⽇,而后⼊殓进棺;进棺之后再停留五⽇,称为殡;殡后再停留五个月,而后再送葬⼊土。这一整套葬礼走下来,几乎便是整整半年,还不说葬礼之后的守孝长短。“在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整整半年之內,生者天天都要痛哭无数次,任你多么重要的事体也得停下。惟其如此,到了战国时期,这种耗时耗财摧残生者⾝体的葬礼已经大大简化,各国都是据实而行,不拘长短。 便说目下正在盛夏酷暑之⽇,纵有大冰镇之,尸体灵柩又能停留得几⽇?甘茂便当机立断,将停尸三⽇改为一⽇,再加太医令勘验证实死者确实不能复生,方才⼊殓进棺。其所以如此,便在于这丧礼环节中“停尸三⽇”是关键,其他环节的庒缩往往容易被人接受,停尸⽇期的庒缩则往往会招来朝野指责。其中原由,便在这“停尸三⽇”来源于古老的对起死回生的祈盼。 古人以为:人死之后,魂灵尚在飘,孝子亲属的哀哀痛哭,往往能使死者还魂再生。事实上,也曾经有过这种死而复生的故事。于是,停尸三⽇以祈祷死者还魂再生,便由祈盼变成了葬礼必须遵守的环节。《礼记·问丧》备细解说了这种原由:“死三⽇而后敛者,何也?曰:孝子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复生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而后敛者,以俟其生矣!三⽇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衰矣。家室之计,⾐服之具,亦可以成矣。亲戚之远者,亦可以至矣。是故圣人为之决断,以三⽇为之礼制也。” 甘茂却是精明,同时将太医令对惠文太后的勘验诊断与太史令的刻史断语,专发了一道丞相文告于各官署郡县。秦王嬴稷行亲子大礼,⿇⾐重孝,辞政守尸,哀哀之情令朝臣下泪。芈王妃也是一领孝衫,亲自看着女巫为惠文太后⼊殓,并亲手将秦国王室最珍贵的一件雪⽩貂裘放进了棺椁,⽩头元老们无不为之动容。旬⽇之后,咸再次举行国葬大礼,惠文太后被安葬在北阪秦惠文王的山陵一侧,这件事终于便告结束了。 国葬一毕,嬴稷除去重孝,便一头埋进书房揣摩《商君书》去了。回咸半年,他实实在在地觉得自己的器局才具大是欠缺,不说人事难以勘透雾,便是国事,也断不出利害本,若有几次大错失,这王位也就未必坐得稳当。这是战国大争之世,外战频仍,內争迭出,几个大错下来,不是外战亡国,便是內争失政,要想建功立业做真霸主,便得自己精刚刚一⾝是铁!否则,这天下第一強国的王冠不是枷锁,便是坟墓了。与其此时⽑手⽑脚地坐在王座上发号施令,何如潜心打造自己?从⺟亲回来后对咸朝政的评判料理看,⺟亲完全有魄力坐镇国政,自己急吼吼上前,非但不⾜以服众,且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焉。想得明⽩,嬴稷便深居简出,除了礼仪需要,便是整⽇的在书房与典籍库里徜徉。 芈王妃却是大大地忙了起来。惠文太后安葬之后,樗里疾等一班老臣上书,请尊芈王妃为惠太后,名号自然也从的是秦惠王了。甘茂闻讯,却是别出心裁地上书,请为太后另立名号,以示大秦新政之发端!此举得魏冄芈戎嬴显⽩山⽩起等一班新锐呼应,又经秦王嬴稷首肯,便进芈王妃为太后,定名号为“宣”宣者,大⽟也(璧大六寸为宣),布新也,合起来便是“大⽟布新”之意。于是,芈王妃便成了宣太后。 名号既定,宮中之患已了,宣太后便放开了手脚。她先秘密探访了老丞相樗里疾,定安了一班元老重臣,再探访了咸令⽩山,竟与⽩山密谈了整整两个时辰。过了两⽇,宣太后一辆缁车竟是直奔蓝田大营,在已经回到军营的前军主将⽩起的大帐里盘桓到天亮。回到咸,宣太后召来魏冄、芈戎与嬴显三人议事。魏冄一看全是芈氏族人,不噤便皱眉道:“当此非常之期,老姐姐召来家人在宮中聚商,不怕物议么?” 宣太后冷冷道:“但为国事,何惧物议?这里没有姐姐,只有太后,侬晓得了?” 芈戎怕魏冄生硬,打圆场笑道:“太后有事便说了,左右我等听命便是。” 宣太后点着手中那支碧绿的竹杖:“我先说得明⽩,芈氏⼊秦二十余年,今⽇始有小成。能否成得气候?便在我等事秦之心。” 芈戎点头道:“我等芈氏与楚国王室之芈氏相去甚远,在楚国已经没有基牵连,自然是以秦为家为国,太后何虑之有?” “话虽如此,却也未必。”宣太后板着脸道:“只怕手中有了些许权力,便要胡张扬了。” 魏冄目光一闪慨然道:“太后所虑者,魏冄而已。我今⽇立誓:但有不轨,任凭处置!” “单单立誓不行,我要与你们三人约法三章。”宣太后郑重地站了起来,每说一句竹杖便是重重一点“其一,不得与楚国王室有任何来往。其二,不得与秦国王室任何人为敌。其三,但处公事,不得相互徇情枉法。你三人想想,若做不到,便当下说话!”竟是辞⾊凌厉,与平⽇的満面舂风大不相同。 一直没有说话的嬴显吭哧着道:“只是这,这第二条难办。儿臣纵然容让,王室有人却硬是与我纠,如何计较得清楚了?”他是宣太后从楚国接来的儿子,本姓芈,⼊秦而改姓嬴,虽是小心谨慎,却也多有王室弟子热嘲冷讽说他是“隔山王子”有此顾虑,原也平常。 宣太后却是冷笑道:“只要你心在功业,是非自有公断,何来个不好计较?原是你心中出鬼!”竟是丝毫地不留情面。嬴显还想辩驳,却终究是没有开口。 “太后之言,是为至理。魏冄遵从!”最是桀骜不驯的魏冄竟然率先认同。 “芈戎遵从!” “儿臣听命。”嬴显虽然心有顾忌,还是明朗地表示了认可。 “这便好。”宣太后笃的一点竹杖:“我芈氏一族,也将刻进大秦国史!” 三⽇之后,咸举行了新君即位后的第一次盛大朝会,秦王嬴稷与宣太后并坐⾼⾼王座,主旨却只有一个:论功行赏,理清朝局。秦王当殿颁布诏书:擢升魏冄为丞相,恢复樗里疾右丞相之职,二人总领国政;封芈戎为华君,兼领蓝田将军;嬴显为泾君,领咸令;⽩山为栎君,兼领栎令;⽩起为左更,兼领前将军。诏书宣读完毕,竟是举殿呼一片生气。 颁布诏书之后,宣太后说话了,虽然是満脸带笑,话却是扎实得掷地有声:“我有两句话说:历来新君即位,都要大赦罪犯,都要満朝加爵。但我大秦从商君变法起,便废除了这两个旧规矩。这规矩废得好!国法如山,虽君王而不能移。耕战晋爵,虽王族而无滥封。功劳爵位是要自己挣的,不是凭改朝换代混的。方才擢升之臣,职是实职,爵,却都是虚爵,没有封地。因由何在?便是他们功劳还不够。‘无功之爵,加⾝犹聇!’这话是⽩起说的。大秦爵位二十等,依⽩起之大功,左更前将军才第十二等,谁不说小?可⽩起历来是无战功拒晋职爵,连左更都连辞了三次。这便是大秦臣工的楷模!因了⽩起风范,我已经事前对方才擢升之臣言明:任职半年,无功即行罢黜。大争之世,无功便是错!晓得了?人都说‘主少国疑,少做事,混功劳’。错也!谁指望在老⾝这双老眼下翻云覆雨,混个⾼爵,你便来试试!” 一席话落点,举殿肃然无声。宣太后却是谁也不看,点着竹杖笃笃去了。 最惊讶的还是甘茂,他确实愣怔了。丞相没有他,上将军呢?似乎还挂着个虚名,但仔细一想,有了⽩起这个左更前将军,他这个上将军还不明是个摆设?何时拿掉,已经只是个早晚了。回到府中,甘茂愤懑之极,觉得自己总算也是楚人,宣太后如此做法未免太过无情,当初假如不是自己稳住秦国局面,而是与嬴壮同谋,岂有宣太后⺟子今⽇?然则,这便是权力官场,讲究的只是实力与利害,自己又能如何?多年来,自己一心只在宮廷经营,既没有朝臣人望与庶民基,又没有军中实力,虽说是权兼将相,可从来都没有统摄过国政一⽇,一朝被半罢黜半冷落,竟是没有一个实力人物为自己说话。如此秦国,难道还要耗在这里么?郁闷在心,甘茂了政务便称病在家了。 过得几⽇,忽然传来一个惊人消息:齐国要起兵灭宋!甘茂心思灵动,立即上书秦王,请求出使齐国。甘茂自然知道主政的是宣太后,但他已经从宣太后的作为中看出:宣太后不会公开主政,一切国事都还是以秦王的名义处置;虽然是上书秦王,但首肯此事,还得宣太后。 果然,上书次⽇,宣太后便在东偏殿召见了甘茂。宣太后亲切地慰抚了甘茂,絮絮叨叨地说了许多歉意的话,竟是容不得甘茂诉说。自然,也是甘茂不想多说。他知道,越是诉说,便越是讨人嫌。末了宣太后笑着切⼊了正题:“齐国灭宋,与我井⽔不犯河⽔,上将军出使,这国书却是如何写法了?”竟是一副全然不谙邦的样子。 甘茂心中却是明⽩,正⾊拱手道:“齐国灭宋,看似与我井河无犯,实则大大相关。齐本強国,若再灭宋,国土人口骤增,顿时独大中原而无可抗衡。其时野心膨,也必然成为合纵抗秦之中坚,秦国连横当大受挫折。万一有差,秦国被再次锁于函⾕关之內,岂非前功尽弃?惟其如此,臣以斡旋齐宋冲突为名,实则寻求遏制齐国之策。太后以为然否?” 宣太后点头笑道:“是个事儿,也没那么厉害。想去便去了,走走转转开开心也好。” “敢问太后:上将军印暂何处为好?丞相府还是前将军?” “放我这里吧,也免了他们与你聒噪。” 甘茂便这样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宣太后的允准,心中却是空的更觉得人情萧瑟。及至到丞相府理办国书,署理公务的却是老丞相樗里疾。这个须发已经雪⽩脸却依旧黝黑的老臣子坐在大案前竟没有起⾝,只是嘿嘿一笑:“尊驾不愧文武全才,这回又要做纵横家了,老夫实在佩服也。”说着伸出长长的手杖,一点对面的书案“尊驾久为长史,公案老吏了,自己动手吧。老夫却是出不得手了,书吏动笔,只怕未必⼊尊驾法眼呢。”叨叨几句,竟使甘茂不好推脫,便也不再多说,坐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羊⽪大纸,略一思忖便挥毫疾书,不消片刻,国书便已拟就。甘茂看看老态十⾜完全没有起⾝意思的樗里疾,捧起羊⽪纸起⾝放到他面前笑道:“老丞相看过了。”樗里疾嘿嘿笑道:“看甚来?用印。”便有一名年轻的掌印吏捧来一方铜匣打开,在羊⽪纸的留空处盖下了鲜红的文方印。 甘茂笑道:“多谢老丞相。我便进宮盖王印去了。”樗里疾嘿嘿笑道:“左右是公事,尊驾歇息便是,让后生们多跑跑腿了。”甘茂自然知道,这原本便是丞相府的事务——特使一旦奉命,一应文书皆由丞相府之行人署理办。他自己其所以想亲自进宮,实际上是想见秦王一面,看能否在最后时刻改变自己心中的那个决策。此刻见樗里疾如此嘿嘿嘿便将这桩公事揽了过去,却是不知这头老狐的虚实,想想也不能妄动,便也笑道:“好!我便陪老丞相说番闲话了。” 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几句,甘茂突然问道:“老丞相识得孟尝君否?”樗里疾嘿嘿笑道:“你说孟尝君?此等贵公子,老夫却如何识得了?”甘茂又道:“老丞相以为,目下齐国何人当道?”樗里疾又是嘿嘿道:“齐国齐国,自然是齐王当道,用问么?”甘茂头摇道:“只怕未必,齐王田地乃新君,能左右孟尝君田文、上将军田轸、上卿苏代一⼲权臣乎?”樗里疾恍然笑道:“尊驾所言极是,⼊齐必得从此三人着手了。”甘茂不噤哈哈大笑。 片刻之间,掌印吏返回,甘茂便带着国书并一应关防文书走了。 甘茂刚走,魏冄便匆匆回到了丞相府来找樗里疾。魏冄说了一个重要消息:边地斥候密报,甘茂小家眷已经于三⽇前出了咸,正随楚国商人的车队南出武关!魏冄之意:立即禀报太后,命蓝田大营出派一支铁骑追回。樗里疾却摇头摇笑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了。”魏冄急道:“甘茂多年将相,若通连外国,秦国岂不尽失机密?”樗里疾嘿嘿笑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太后原是有意放甘茂一马的。此中深意,⽇后便知了。”魏冄思忖一番,似乎也揣摩出了其中道理,便不再提说此事了。 暮⾊时分,甘茂的特使车马出了咸,太升起时便出了函⾕关,向东面的齐国辚辚去了。 |
上一章 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 下一章 ( → ) |
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是由孙皓晖写的架空小说,本页是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最新章节,阿奇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章节文本,提供给网友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免费读及下载服务,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朋友推荐呦! |